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可逆相转换的非金属水溶态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7804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可逆相转换的非金属水溶态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聚氰胺和碱性物质混合均匀;(2)将(1)中的混合物加热至250至600℃并保持1h至5h,冷却至室温;(3)将(2)中得到的固体溶解在超纯水中,经透析袋在超纯水中透析后,透析袋内的液体经干燥得到所述吸附剂。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原材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简单,无需二次活化等步骤。吸附材料具有其它吸附材料所不具备的可逆相转化功能。并且大大提高了吸附微界面传质速率,增强与水中所吸附分子、离子间的界面作用。并且吸附材料制备过程中无需任何金属离子,具有环境友好的特性。境友好的特性。境友好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逆相转换的非金属水溶态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文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水污染治理的方法,尤其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基于可逆相转换的非金属溶解态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含高毒、有害、难降解物质的各类废水不断向自然水体中排放,从而对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基于物理性分离的吸附技术是去除水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最常用方法。目前,基于活性炭、沸石、分子筛、树脂等多孔固体的吸附剂被广泛用于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尽管如此,吸附容量不足、选择性差和再生困难仍是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新型吸附材料开发,探寻水中有害物质去除的新原理、新方法,是该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突破方向。
[0003]不难发现,现有的吸附净水过程是建立在水中污染物分子、离子在固体吸附剂表面的聚集累计得以实施的,该液/固多相界面过程无疑受到吸附质在水中扩散、传质等水溶性过程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低浓度污染物而言,如何实现固体吸附剂与可溶性吸附质间的强界面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态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聚氰胺和碱性物质混合均匀;(2)将(1)中的混合物加热至250至600℃并保持1h至5h,冷却至室温;(3)将(2)中得到的固体溶解在超纯水中,经透析袋在超纯水中透析后,透析袋内的液体经干燥得到所述吸附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三聚氰胺与所述碱性物质的摩尔比为0.3至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加热的升温速率为1℃/min至10℃/min;优选地,所述加热的升温速率为5℃/min至10℃/min;优选地,所述加热温度为33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为3500至12000;可选地,所述超纯水与所述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60至70):1;优选地,所述透析的时间为2至4天。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碱性物质选自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水溶态重金属吸附剂,所述水溶态重金属吸附剂为石墨相氮化碳。7.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相氮化碳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中,向所述重金属废水中加入所述石墨相氮化碳,使得所述重金属被所述石墨相氮化碳吸附;可选地,在重金属废水中加入阳离子,回收吸附有所述重金属的所述石墨相氮化碳,使得所述石墨相氮化碳析出;可选地,所述阳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华春安晓强刘会娟曲久辉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