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弹射型飞机起落架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791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离式弹射型飞机起落架建模仿真方法,所述建模方法包括:确定建模的假设条件,所述假设条件包括:飞机视为刚体、只考虑纵向运动、忽略俯仰造成的缓冲器倾斜;建立加载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根据加载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得到加载过程的飞机状态;建立弹射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根据弹射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得到弹射过程的飞机状态。下部分质量方程得到弹射过程的飞机状态。下部分质量方程得到弹射过程的飞机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式弹射型飞机起落架建模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飞机结构仿真
,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弹射型飞机起落架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弹射起飞具有滑跑距离短、工作效率高、抗侧风及舰船自身摇晃等外界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为满足现代飞机对着舰的需求。目前弹射起飞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舰载机起飞方式。弹射起飞主要依靠飞机前起落架突伸建立迎角。起落架建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整个飞机各系统设计及飞行员飞行模拟训练。
[0003]目前,现有起落架模型大都把整个起落架作为一个刚性整体,采用整体建模的方法,未考虑起落架内部结构的运动,仅仅给出外部简单的力和力矩外特性。这就带来了刚体假设的弊端,没有给出内部部件在动态特性上的影响。在陆基起飞仿真中,由于精度要求不高,往往影响不大。而在舰载机弹射起飞仿真中,飞机的姿态建立除了平尾舵面预置外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于起落架在飞机脱离弹射器时的突伸作用,其模拟的真实性直接决定了弹射起飞的过程如何设计、舵面如何配置等一系列关键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分离式弹射型飞机起落架建模仿真方法,以解决或减轻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式弹射型飞机起落架建模仿真方法,包括:
[0006]确定建模的假设条件,所述假设条件包括:飞机视为刚体、只考虑纵向运动、忽略俯仰造成的缓冲器倾斜;
[0007]建立加载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根据加载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得到加载过程的飞机状态;
[0008]建立弹射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根据弹射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得到弹射过程的飞机状态。
[0009]进一步的,加载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为:
[0010][0011]式中:
[0012]T
cata
为弹射杆力;
[0013]T
hold
为牵制杆力;
[0014]θ
cata
为弹射杆与地面夹角;
[0015]θ
hold
为牵制杆与地面夹角;
[0016]N
n
为前轮支反力;
[0017]N
m
为主轮支反力;
[0018]M
f
为机体质量;
[0019]g为加速度;
[0020]L
n
为主起到重心水平距离;
[0021]L
m
为前起到重心水平距离;
[0022]t为稳定距;
[0023]H
f
为机体重心高度;
[0024]H
cata
为弹射杆挂点自由状态距地面高度。
[0025]进一步的,加载过程的前轮簧下质量方程为:
[0026]式中:
[0027]F
n1
,F
n2
分别为活塞相关局部受力;
[0028]R
yn
为由前轮空气弹簧力和摩擦力构成的内部力
[0029]M
n
为前起簧下质量
[0030]H
n1
为簧下质量自由状态距地面高度
[0031]H
n2
为活塞筒下端自由状态距地面高度
[0032]H
n3
为活塞自由状态距地面高度
[0033]S
n
为前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
[0034]进一步的,加载过程的主轮簧下质量方程为:
[0035]式中:
[0036]F
m1
,F
m2
为活塞相关局部受力;
[0037]R
yn
为由主轮空气弹簧力和摩擦力构成的内部力;
[0038]M
m
为前起簧下质量
[0039]H
m1
为簧下质量自由状态距地面高度
[0040]H
m2
为活塞筒下端自由状态距地面高度
[0041]H
m3
为活塞自由状态距地面高度
[0042]S
m
为前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
[0043]进一步的,加载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为:
[0044][0045]式中:
[0046]P为发动机推力;
[0047]α为迎角,

α为迎角变化量;
[0048]为发动机安装角;
[0049]C
x
为阻力系数;
[0050]C
y
为升力系数;
[0051]ρ为空气密度;
[0052]S为机翼面积;
[0053]V
fx
为飞机重心水平速度;
[0054]V
fy
为飞机重心垂直速度;
[0055]ω
fz
为飞机角速度。
[0056]进一步的,加载过程的前轮簧下质量方程为:
[0057][0058]式中:
[0059]y
f
,y
n
分别为机体、前起簧下质量重心位移。
[0060]进一步的,加载过程的主轮簧下质量方程为:
[0061][0062]式中:
[0063]y
m
为主起簧下质量。
[0064]本申请的方法在弹射型起落架建模过程中将起落架与机身固联部分和簧下质量分别考虑,解决了弹射起飞过程中内部受力复杂、外部力模拟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弹射起飞过程的精准模拟,为各系统设计、全机全系统建模仿真及飞行员训练奠定了坚实基础。
附图说明
[006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0066]图1为本申请建模方法中的机体受力分析示意图。
[0067]图2为本申请建模方法中的前起落架簧下质量受力图。
[0068]图3为本申请建模方法中的主起落架簧下质量受力图。
[0069]图4为本申请建模方法中的起落架部分参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0]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7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起落架模型无法准确模拟弹射起飞过程中内部力的问题,申请提出了一种分离式弹射型飞机起落架的建模方法,将起落架与机身固联部分和簧下质
量分别考虑,解决了弹射起飞过程中内部受力复杂、外部力模拟不准确的问题。
[0072]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出的分离式弹射型飞机起落架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弹射型飞机起落架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方法包括:确定建模的假设条件,所述假设条件包括:飞机视为刚体、只考虑纵向运动、忽略俯仰造成的缓冲器倾斜;建立加载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根据加载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得到加载过程的飞机状态;建立弹射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根据弹射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前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及主轮簧下部分质量方程得到弹射过程的飞机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弹射型飞机起落架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加载过程的整机受力方程为:式中:T
cata
为弹射杆力;T
hold
为牵制杆力;θ
cata
为弹射杆与地面夹角;θ
hold
为牵制杆与地面夹角;N
n
为前轮支反力;N
m
为主轮支反力;M
f
为机体质量;g为加速度;L
n
为主起到重心水平距离;L
m
为前起到重心水平距离;t为稳定距;H
f
为机体重心高度;H
cata
为弹射杆挂点自由状态距地面高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弹射型飞机起落架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加载过程的前轮簧下质量方程为:
式中:F
n1
,F
n2
分别为活塞相关局部受力;R
yn
为由前轮空气弹簧力和摩擦力构成的内部力M
n
为前起簧下质量H
n1
为簧下质量自由状态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兴杨宁云浩邵铮邱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