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系统用新型干式套管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790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用新型干式套管,在主绝缘管内腔与载流导电杆部件之间设有半导体屏蔽层,在主绝缘管外壁上设有浸渍环氧树脂的碳纤维并形成地电位屏蔽电极,安装法兰设于地电位屏蔽电极的外侧,在地电位屏蔽电极的端部安装半导体橡胶,硅橡胶伞套与半导体橡胶一起固化在主绝缘管外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采用多级主绝缘管串联,套管最高电压可至550kV或更高,电流等级可以从几安培到几万安培,可以用于交流电力系统,也可用于直流电力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可作为变压器、电抗器、GIS或SF6气体开关等高压电器出线用。相较于传统套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用在变压器上,无爆炸起火风险。无爆炸起火风险。无爆炸起火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用新型干式套管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用新型干式套管。
[0002]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系统中40.5kV及以下电压等级采用瓷充油结构;对于更高电压等级的套管,为改善外绝缘表面的电场分布,一般采用电容式结构。
[0003]图8为瓷充油结构,在靠近法兰800处的瓷套表面涂一层导电或低阻值材料,与法兰800一起形成一个地电位电极,改善了该处的电场分布,可以做到起晕电压超过50kV。
[0004]图9为电容式套管结构,一般采用铝箔作为电容屏内置于主绝缘芯子中。
[0005]对于更高电压等级超过40.5kV的套管,必须采用电容均压才能保证产品安全运行,目前采用三种形式:1)油纸电容式套管,其电容芯子采用电缆纸缠绕,多层电容屏放置于纸层中间,经真空干燥后浸渍变压器油的工艺;2)胶浸纸(RIP)干式套管,其电容芯子采用皱纹纸绕制,多层电容屏放置于纸层中间,经长时间真空干燥后浸渍树脂;3)玻璃钢套管,其电容芯子采用玻璃纤维纱浸渍环氧树脂,后在大气中缠绕多层电容屏,由于缠绕过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芯体难免会引入杂质、气泡、水分等。
[0006]以上三类采用电容屏结构的套管,其制造工艺复杂性和制造成本均较高。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用新型干式套管。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多级主绝缘管串联,套管最高电压可至550kV或更高,电流等级可以从几安培到几万安培,可以用于交流电力系统,也可用于直流电力系统。本专利技术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可作为变压器、电抗器、GIS或SF6气体开关等高压电器出线用。相较于传统套管,本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变压器无爆炸起火风险。
[0008]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电力系统用新型干式套管,包括主绝缘管、半导体屏蔽层、半导体橡胶、硅橡胶伞套、载流导电杆部件和安装法兰,所述载流导电杆部件穿设于主绝缘管内,在主绝缘管内腔与载流导电杆部件之间设有半导体屏蔽层,在主绝缘管外壁上设有浸渍环氧树脂的碳纤维并形成地电位屏蔽电极,安装法兰设于地电位屏蔽电极的外侧,在地电位屏蔽电极的端部安装半导体橡胶,硅橡胶伞套与半导体橡胶一起固化在主绝缘管外壁上。
[0009]在主绝缘管的外壁的安装法兰附近附着地电位屏蔽电极主部,并在地电位屏蔽电极主部空气侧的端部安装半硫化状半导体橡胶。将此状态下主绝缘芯子装入模具,表面喷涂偶联剂,注射或模压硅橡胶,最终形成硅橡胶伞套包裹屏蔽电极主部和半导体橡胶的无物理界面、无气隙的绝缘部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绝缘管的材质为拉挤玻璃钢或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或聚四氟乙烯。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载流导电杆部件的材质为铜材或铝材。
[0012]进一步地,在地电位屏蔽电极空气侧的端部安装半硫化状的半导体橡胶,注射或模压硅橡胶伞套后,半硫化状的半导体橡胶与硅橡胶伞套一起固化在主绝缘管外壁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地电位屏蔽电极的内部设有内衬骨架。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内衬骨架为铝合金,与半导体材料浇铸固化并形成地电位屏蔽电极。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主绝缘芯可采用拉挤绝缘管,电气性能可靠,效率高,成本低;其结构简单,无加工余物,环保,其地电位电极可以直接与安装法兰短接接地;2)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在屏蔽电极外再缠绕一层绝缘,通过电容测量抽头引出,作为局放、介损、电容量测试取信号用。
[0016]3)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绝缘管的绝缘耐受能力,同时解决了地电位屏蔽电极的端部场强集中问题。增加了外屏蔽端部半导体橡胶或带有内衬骨架的地电位屏蔽电极,可以降低外屏蔽端部场强;橡胶内嵌于硅橡胶固体绝缘材料中,可以大幅提高上端部的起晕场强。
[0017]4)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多级主绝缘管串联,套管最高电压可至550kV或更高;通过改变载流导体,电流等级可以从几安培到几万安培,可以用于交流电力系统,也可用于直流电力系统。
[0018]5)本专利技术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可作为变压器、电抗器、GIS或SF6气体开关等高压电器出线用。
[0019]6)相较传统套管,该类型套管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变压器无爆炸起火风险。
[0020]附图说明:图 1 为单屏蔽结构。
[0021]图2为端部屏蔽电极。
[0022]图3为带测量端子双屏蔽结构。
[0023]图4为主绝缘地电位屏蔽主电极。
[0024]图5为主绝缘管内部高压电极绝缘结构。
[0025]图6为126kV套管示意图。
[0026]图7为10kV套管示意图。
[0027]图8为现有技术中瓷充油套管示意图。
[0028]图9为现有技术中电容式套管示意图。
[00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0]实施例一如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系统用新型干式套管,包括主绝缘管1、高压屏蔽电极2、地电位屏蔽电极3、半导体橡胶4、硅橡胶伞套5、载流导电杆部件6和安装法兰7。
[0031]主绝缘管1的内腔与载流导电杆部件6之间含有半导体屏蔽层2,在主绝缘管1外壁上有浸渍环氧树脂的碳纤维形成地电位屏蔽电极3,在地电位屏蔽电极上端部设置半硫化状半导体橡胶4,注射或模压硅橡胶伞套5后,半硫化状半导体橡胶4与硅橡胶伞套一起固化在主绝缘管1外壁上。
[0032]在主绝缘管1的外壁的安装法兰7附近附着地电位屏蔽电极3,并在地电位屏蔽电极3空气侧的端部安装半硫化状半导体橡胶4。将此状态下主绝缘芯子装入模具,表面喷涂偶联剂,注射或模压硅橡胶,最终形成硅橡胶伞套包裹屏蔽电极主部3和半导体橡胶4的无物理界面、无气隙的绝缘部件。
[0033]主绝缘管1是由高耐电强度绝缘管制成,其材质为拉挤玻璃钢,也可环氧树脂、聚氨酯或聚四氟乙烯等材质。
[0034]载流导电杆部件6,其材料可为铜材、铝材,满足能够穿设在主绝缘管1内,并留有间隙,间隙内填充半导体材料或碳纤维材料,形成绝缘管的高压屏蔽电极2。
[0035]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对应用于110kV及以上的电压等级,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地电位屏蔽电极3结构,即该屏蔽电极中间有一铝合金内衬骨架,整体采用半导体材料浇铸固化而成,该结构类似于高压电缆终端的应力锥,可以更好地优化该处的电场分布。
[0036]半导体材料可以为浸渍环氧树脂碳纤维,也可以为半导体树脂、半导体橡胶或其它具有粘接性能、固化特性的低阻值材料。
[0037]实施例三对于绝缘结构采用双级(或多级)串接,如图3所示,即主绝缘由电容1.1和主绝缘管1.2两级电容串联而成,接地电极可采用实施例二公开的地电位屏蔽电极3结构,通过每级电容均匀分压,金属定位圈9作为绝缘管固定用,这样产品最高电压可至500kV或更高。
[0038]在采用双级(或多级)串接的绝缘结构,在安装法兰7上增加一类似于传统电容套管的测量端子装置8,主绝缘管1.2不直接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用新型干式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绝缘管(1)、半导体屏蔽层(2)、半导体橡胶(4)、硅橡胶伞套(5)、载流导电杆部件(6)和安装法兰(7),所述载流导电杆部件(6)穿设于主绝缘管(1)内,在主绝缘管(1)内腔与载流导电杆部件(6)之间设有半导体屏蔽层(2),在主绝缘管(1)外壁上设有浸渍环氧树脂的碳纤维并形成地电位屏蔽电极(3),安装法兰(7)设于地电位屏蔽电极(3)的外侧,在地电位屏蔽电极(3)的端部安装半导体橡胶(4),硅橡胶伞套(5)与半导体橡胶(4)一起固化在主绝缘管(1)外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用新型干式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育号汪新泉丁世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达高压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