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缓冲机构和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83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气缓冲机构和加湿器,进气缓冲机构包括主壳体、进气减速管和进气罩,进气减速管竖直向上延伸,其顶部具有一用于出气的侧向破口以及将管体内气流导向至侧向破口的弧形导向壁;进气罩具有罩住进气减速管的罩盖以及位于雾化槽上方的中空筒段,罩盖内的剩余空间形成回流段,中空筒段的下端开口对应雾化槽以作为出雾通道的进雾口,中空筒段在背离罩盖的侧端开设有侧向开口,该侧向开口作为出雾通道的进气口,进气罩的底部还向上凹陷有连通回流段的过渡段,过渡段经中空筒段的侧端绕至对应中空筒段的侧向开口的一侧以连通中空筒段的侧向开口。能够有效解决香薰气体和雾气混合较差、噪音较大和震动较大的缺陷。陷。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气缓冲机构和加湿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加湿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气缓冲机构和具有该进气缓冲机构的加湿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带香熏盒结构的加湿器,大致分成三种,分别是:1.将精油滴入加湿器内置香熏盒内,透过精油的挥发,将香薰气体与雾气进行混合,吹出加湿器,但精油挥发速度慢,消费者感受香熏效果更是不明显。2.精油瓶装入加湿器,透过气泵将挥发后的精油气体打入加湿器进行混合,香熏体验较好,但是香薰气体和喷出的雾气混合较差,且噪音及震动较大,体验不佳。3.直接将精油滴入加湿器水箱,但因精油拒腐蚀性,对材质及元器件要求高,故障率高,难以克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中的第二种方式进行增加其香薰功能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进气缓冲机构和具有该进气缓冲机构的加湿器。能够有效解决香薰气体和雾气混合较差、噪音较大和震动较大的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进气缓冲机构,包括形成有雾化槽的主壳体以及设置在主壳体内的进气减速管和进气罩,所述进气减速管竖直向上延伸,其底部作为进气口,所述进气减速管的顶部具有一用于出气的侧向破口以及将管体内气流导向至侧向破口的弧形导向壁;所述进气罩具有罩住所述进气减速管的罩盖以及位于雾化槽上方的中空筒段,罩盖内的剩余空间形成回流段,以使从进气减速管的侧向破口流出的气流向下回流,所述中空筒段的下端开口对应所述雾化槽以作为出雾通道的进雾口,所述中空筒段在背离罩盖的侧端开设有侧向开口,该侧向开口作为出雾通道的进气口,所述进气罩的底部还向上凹陷有连通回流段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经中空筒段的侧端绕至对应中空筒段的侧向开口的一侧以连通中空筒段的侧向开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减速管是由主壳体一体延伸而成,所述进气减速管的进气口位于主壳体的底部。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气雾混合仓,所述气雾混合仓盖于进气罩上,且形成有连通中空筒段的上端开口的气雾混合管,拼接的中空筒段和气雾混合管共同形成出雾通道。
[0008]一种加湿器,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进气缓冲机构。
[0009]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可将带有香薰气体的气流接入进气减速管的进气口,过程中,进气减速管内的气流向上流动再在弧形导向壁的导向作用下从侧向破口吹出,能够有效的对气流进行减速,而后在回流段内向下流动;实现上下往返,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气流的缓冲通道,结构紧凑;从回流段流出的气流会再经过渡段的导向缓冲后再反向进入中空筒段的侧向开口,再
一次的对气流进行减速缓冲;气流减速效果好。如此,通过进气缓冲机构进行缓冲减速的气流能够与雾气进行较长时间的充分混合,香薰效果更好。同时,减速缓冲气流能够有效降低噪音,减少震动;稳定性更好,用户体验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附图说明
[0011]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进气缓冲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2]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进气缓冲机构的剖视图一;
[0013]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进气缓冲机构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14]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进气缓冲机构的剖视图二;
[0015]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进气缓冲机构的主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进气缓冲机构的进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进气缓冲机构的进气罩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19]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气缓冲机构,包括形成有雾化槽111的主壳体11以及设置在主壳体11内的进气减速管12和进气罩13,所述进气减速管12竖直向上延伸,其底部作为进气口,所述进气减速管12的顶部具有一用于出气的侧向破口121以及将管体内气流导向至侧向破口121的弧形导向壁122。使用时,可将带有香薰气体的气流接入进气减速管12的进气口,过程中,进气减速管12内的气流向上流动再在弧形导向壁122的导向作用下从侧向破口121吹出,能够有效的对气流进行减速。
[0021]所述进气罩13具有罩住所述进气减速管12的罩盖131以及位于雾化槽111上方的中空筒段132,罩盖131内的剩余空间形成回流段1311,即罩盖131的空间大于进气减速管12,罩盖罩131住进气减速管12后,还具有空出的剩余空间,该剩余空间即为回流段1311;以使从进气减速管12的侧向破口121流出的气流向下回流。实现上下往返,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气流的缓冲通道,结构紧凑。
[0022]所述中空筒段132的下端开口1321对应所述雾化槽111以作为出雾通道100的进雾口,所述中空筒段132在背离罩盖131的侧端开设有侧向开口1323,该侧向开口1323作为出雾通道100的进气口,所述进气罩13的底部还向上凹陷有连通回流段1311的过渡段133,所述过渡段133经中空筒段132的侧端绕至对应中空筒段132的侧向开口1323的一侧以连通中空筒段132的侧向开口1323。从回流段1311流出的气流会再经过渡段133的导向缓冲后再反向进入中空筒段132的侧向开口1323,再一次的对气流进行减速缓冲;气流减速效果好。
[0023]如此,通过进气缓冲机构进行缓冲减速的气流能够与雾气进行较长时间的充分混合,香薰效果更好。同时,减速缓冲气流能够有效降低噪音,减少震动;稳定性更好,用户体验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0024]所述进气减速管12是由主壳体11一体延伸而成,制备时,可通过模具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成型简单、效率快。所述进气减速管12的进气口位于主壳体11的底部,如图4所示,鼓风机20可以是设置在主壳体11的底部,之后可直接连接进气减速管12的进气口。方便布局装配。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进气减速管12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后续通过装配的方式进行相对应的连接。
[0025]具体的,还包括气雾混合仓14,所述气雾混合仓14盖于进气罩13上,且形成有连通中空筒段132的上端开口1322的气雾混合管141,拼接的中空筒段132和气雾混合管141共同形成出雾通道100。水雾和带有精油挥发气体的气流分别经中空筒段132的下端开口1321和侧向开口1323进入出雾通道100内,并在气雾混合管141的位置进行充分混合;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002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加湿器,具有上述所述的进气缓冲机构。
[0027]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雾化槽的主壳体以及设置在主壳体内的进气减速管和进气罩,所述进气减速管竖直向上延伸,其底部作为进气口,所述进气减速管的顶部具有一用于出气的侧向破口以及将管体内气流导向至侧向破口的弧形导向壁;所述进气罩具有罩住所述进气减速管的罩盖以及位于雾化槽上方的中空筒段,罩盖内的剩余空间形成回流段,以使从进气减速管的侧向破口流出的气流向下回流,所述中空筒段的下端开口对应所述雾化槽以作为出雾通道的进雾口,所述中空筒段在背离罩盖的侧端开设有侧向开口,该侧向开口作为出雾通道的进气口,所述进气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博锋黄军平尹大蓥庄辉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唯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