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780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减震组件、机器人头部和调节组件,机器人主体的底端内壁上固定有减震组件,机器人主体的顶端外部安装有机器人头部,机器人头部与机器人主体之间的内壁上固定有调节组件;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槽、升降盘、耳块、转动轴、剪叉、连接板和弹簧,机器人主体的底端内壁上开设有减震槽;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减震装置,可以在碰撞时对机械人底部进行减震操作,避免教育机械人的内部零件遭到损坏,提高安全效果,有利于机械人的长期使用;还采用了调节装置,可以对机械人头部进行活动调节,可以在教育时活动头部,提高教育的趣味性,提高了对孩童的教育效果。提高了对孩童的教育效果。提高了对孩童的教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人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教育机器人的设计、分析、应用和操作;机器人包括多关节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从小学到研究生课程教授教育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还可用于激发和促进其他通常是基础性主题的教学,例如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或工程设计;但现有的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在使用时一般没有设置减震装置,导致与小孩子接触时,通常会发生碰撞,若没有减震装置进行保护,可以会使教育机械人的内部零件遭到损坏,不利于机械人的长期使用,而且机械人头部一般不具有活动调节效果,导致与小孩接触时,不能头部观看孩子,较为死板,缺乏趣味性,降低了对孩童的教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可以在碰撞时对机械人底部进行减震操作,避免教育机械人的内部零件遭到损坏,提高安全效果,有利于机械人的长期使用,而且可以对机械人头部进行活动调节,可以在教育时活动头部,提高教育的趣味性,提高了对孩童的教育效果。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减震组件、机器人头部和调节组件,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端内壁上固定有减震组件,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端外部安装有机器人头部,所述机器人头部与机器人主体之间的内壁上固定有调节组件;
[0006]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槽、升降盘、耳块、转动轴、剪叉、连接板和弹簧,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端内壁上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升降盘,所述升降盘与减震槽的一侧内壁上分别焊接固定有耳块,所述耳块之间的内部安装有剪叉,所述剪叉的两侧末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耳块的内部,所述耳块的之间的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有弹簧。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调节球、滑槽、电机、螺纹杆、移动调节块、螺纹孔和调节槽,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调节球,所述机器人头部的底端外壁上对应调节球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机器人主体位于支撑杆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移动调节块,且移动调节块的顶端外壁上接触于机器人头部的底端外壁上,所述滑槽的一侧内壁上镶嵌安装有电机,所述滑槽的另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螺纹杆的内部,所述移动调节块的一侧内部对应螺纹杆开设有螺纹孔。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盘的底端外壁上分布安装有万向轮,且
万向轮呈圆形排列。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一侧内壁上对称安装有机械手臂。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形状为弧形。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为一种伺服电机。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了减震装置,可以在碰撞时对机械人底部进行减震操作,避免教育机械人的内部零件遭到损坏,提高安全效果,有利于机械人的长期使用;
[0013]还采用了调节装置,可以对机械人头部进行活动调节,可以在教育时活动头部,提高教育的趣味性,提高了对孩童的教育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减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机器人主体;2、减震组件;3、机器人头部;4、调节组件;5、万向轮;6、机械手臂;21、减震槽;22、升降盘;23、耳块;24、转动轴;25、剪叉;26、连接板;27、弹簧;41、支撑杆;42、调节球;43、滑槽;44、电机;45、螺纹杆;46、移动调节块;47、螺纹孔;48、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1、减震组件2、机器人头部3和调节组件4,机器人主体1的底端内壁上固定有减震组件2,机器人主体1的顶端外部安装有机器人头部3,机器人头部3与机器人主体1之间的内壁上固定有调节组件4;减震组件2包括减震槽21、升降盘22、耳块23、转动轴24、剪叉25、连接板26和弹簧27,机器人主体1的底端内壁上开设有减震槽21,减震槽21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升降盘22,升降盘22与减震槽21的一侧内壁上分别焊接固定有耳块23,耳块23之间的内部安装有剪叉25,剪叉25的两侧末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4,且转动轴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耳块23的内部,耳块23的之间的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有连接板26,连接板26之间的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有弹簧27;
[0022]调节组件4包括支撑杆41、调节球42、滑槽43、电机44、螺纹杆45、移动调节块46、螺纹孔47和调节槽48,机器人主体1的顶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杆41,支撑杆41的顶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调节球42,机器人头部3的底端外壁上对应调节球42开设有调节槽48,机器人主体1位于支撑杆41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滑槽43,滑槽43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移动调节块46,且移动调节块46的顶端外壁上接触于机器人头部3的底端外壁上,滑槽43的一侧内
壁上镶嵌安装有电机44,滑槽43的另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5,且电机44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螺纹杆45的内部,移动调节块46的一侧内部对应螺纹杆45开设有螺纹孔47,启动电机44使螺纹杆45进行往复转动,然后通过螺纹孔47的作用下,使移动调节块46沿着滑槽43进行往复移动,从而支撑挤压机器人头部3,此时通过机器人头部3上的调节槽48沿着支撑杆41上的调节球42进行前后晃动,可以对机器人头部3进行活动调节,可以在教育时活动机器人头部3,提高教育的趣味性,提高了对孩童的教育效果;
[0023]升降盘22的底端外壁上分布安装有万向轮5,且万向轮5呈圆形排列,方便机器人主体1可以自动移动,提高机器人主体1的移动效率;
[0024]机器人主体1的一侧内壁上对称安装有机械手臂6,可以摆动机械手臂6,提高机器人主体1的趣味性;
[0025]连接板26的形状为弧形,可以使弹簧27分布在减震槽21内部,使得减震效果增加;
[0026]电机44为一种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1)、减震组件(2)、机器人头部(3)和调节组件(4),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底端内壁上固定有减震组件(2),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顶端外部安装有机器人头部(3),所述机器人头部(3)与机器人主体(1)之间的内壁上固定有调节组件(4);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减震槽(21)、升降盘(22)、耳块(23)、转动轴(24)、剪叉(25)、连接板(26)和弹簧(27),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底端内壁上开设有减震槽(21),所述减震槽(21)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升降盘(22),所述升降盘(22)与减震槽(21)的一侧内壁上分别焊接固定有耳块(23),所述耳块(23)之间的内部安装有剪叉(25),所述剪叉(25)的两侧末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4),且转动轴(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耳块(23)的内部,所述耳块(23)的之间的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有连接板(26),所述连接板(26)之间的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有弹簧(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支撑杆(41)、调节球(42)、滑槽(43)、电机(44)、螺纹杆(45)、移动调节块(46)、螺纹孔(47)和调节槽(4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闯李丽颖王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