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760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4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冷循环装置(100)中,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在第一循环方向和与第一循环方向相反的第二循环方向之间进行切换。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4)、第二热交换器(8)、第三热交换器(6)、第四热交换器(7)、第一膨胀阀(5A)及第二膨胀阀(5B)。第一循环方向是按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4)、第一膨胀阀(5A)、第三热交换器(6)、第四热交换器(7)、第二膨胀阀(5B)及第二热交换器(8)的顺序循环的循环方向。在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为第一循环方向的情况下,在第四热交换器(7)中,来自第三热交换器(6)的制冷剂与来自第二热交换器(8)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为第二循环方向的情况下,在第三热交换器(6)中,来自第四热交换器(7)的制冷剂与来自第一热交换器(4)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4)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4)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循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在第一循环方向和与第一循环方向相反的第二循环方向之间进行切换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在第一循环方向和与第一循环方向相反的第二循环方向之间进行切换的制冷循环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第605814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空气调节装置:室内机及室外机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膨胀阀,这两个膨胀阀经由延长配管连接。在该空气调节装置中,在制热运转的期间,被室内机的膨胀阀减压而成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延长配管中流动,在制冷运转的期间,被室外机的膨胀阀减压而成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延长配管中流动。即,在该空气调节装置中,在制热运转及制冷运转中的任一运转中,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湿蒸气)均在延长配管中流动。由于湿蒸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的密度小,因此,能够削减在该空气调节装置中循环的制冷剂量。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581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在制热运转及制冷运转中的任一运转中,液体制冷剂均会流入一方的膨胀阀,被该膨胀阀减压的制冷剂成为湿蒸气并流入另一方的膨胀阀。在如该空气调节装置那样切换制冷剂的循环方向的制冷循环装置中,需要设想在两个膨胀阀的任一个中均流入液体制冷剂及湿蒸气这双方。
[0008]在需要一边维持流入膨胀阀的制冷剂与从该膨胀阀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差一边确保一定的制冷剂流量的情况下,流入膨胀阀的制冷剂的密度越小,则需要使膨胀阀的流量系数(Cv值)越大。因此,需要使流入湿蒸气的膨胀阀的Cv值的最大值大于仅流入液体制冷剂的膨胀阀的Cv值的最大值。
[0009]在设想液体制冷剂及湿蒸气这双方作为流入的制冷剂的情况下,Cv值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变大,因此,与膨胀阀的开度的操作量的最小值对应的Cv值的变化量(分辨率)变大。即,膨胀阀的控制性下降,实际的制冷剂流量与期望的制冷剂流量之差变大。由于通过制冷剂流量的调节来调节制冷循环装置的能力,因此,由于膨胀阀的控制性的下降,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性下降。
[0010]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抑制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性的下降。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在第一循环方向和与第一循环方向相反的第二循环方向之间进行切换。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第四热交换器、第一膨胀阀及第二膨胀阀。第一循环方向是按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第一膨胀阀、第三热交换器、第四热交换器、第二膨胀阀及第二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的循环方向。在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为第一循环方向的情况下,在第四热交换器中,来自第三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与来自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为第二循环方向的情况下,在第三热交换器中,来自第四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与来自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01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循环装置,在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为第一循环方向的情况下,在第四热交换器中,来自第三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与来自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且在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为第二循环方向的情况下,在第三热交换器中,来自第四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与来自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能够抑制控制性的下降。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一并示出作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例的空调机的功能结构及制冷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16]图2是一并示出图1的空调机的功能结构及制热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17]图3是示出图1及图2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0018]图4是一并示出比较例的空调机的功能结构及制冷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19]图5是一并示出图4的空调机的功能结构及制热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20]图6是示出在图1及图2的空调机及图4及图5的空调机中使用的膨胀阀5的内部构造的一例的图。
[0021]图7是将图6的膨胀阀的前端部及阀座的附近放大的图。
[0022]图8是示出膨胀阀的开度与Cv值的关系的图。
[0023]图9是示出在图1的空调机中循环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的P

h线图。
[0024]图10是示出在图2的空调机中循环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的P

h线图。
[0025]图11是一并示出作为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例的空调机的功能结构及制冷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26]图12是一并示出图11的空调机的功能结构及制热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27]图13是一并示出作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例的空调机的功能结构及制冷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28]图14是一并示出图13的空调机的功能结构及制热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原则上不重复其说明。
[0030]实施方式1.
[0031]图1是一并示出作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例的空调机100的功能结构及
制冷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如图1所示,空调机100具备室外机110和室内机120。室外机110和室内机120分别通过延长配管ep1及ep2连接。空调机100对配置有室内机120的室内空间进行空气调节。
[0032]室外机110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切换部3(第一切换部)、热交换器4(第一热交换器)、膨胀阀5A(第一膨胀阀)、内部热交换器6(第三热交换器)及控制装置10。室内机120包括内部热交换器7(第四热交换器)、膨胀阀5B(第二膨胀阀)、热交换器8(第二热交换器)及切换部9(第二切换部)。膨胀阀5A及5B具有相同的构造。控制装置10既可以包含于室内机120,也可以与室外机110及室内机120独立地设置。
[0033]在制冷运转中,制冷剂沿压缩机1、四通阀2、热交换器4、膨胀阀5A、内部热交换器6、内部热交换器7、膨胀阀5B、热交换器8及四通阀2的循环方向(第一循环方向)循环。从室外机110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延长配管ep1流入室内机120。从室内机120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延长配管ep2流入室外机110。在制冷运转中,热交换器4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热交换器8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0034]切换部3包括止回阀31(第一止回阀)及止回阀32(第二止回阀)。内部热交换器6连接在止回阀31的输出端口与止回阀32的输入端口之间。止回阀31的输出端口与热交换器4连接。在制冷运转中,止回阀31的输入端口经由四通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在第一循环方向和与所述第一循环方向相反的第二循环方向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第四热交换器;第一膨胀阀;以及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一循环方向是按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三热交换器、所述第四热交换器、所述第二膨胀阀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的循环方向,在所述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为所述第一循环方向的情况下,在所述第四热交换器中,来自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所述制冷剂与来自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所述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为所述第二循环方向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中,来自所述第四热交换器的所述制冷剂与来自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第一切换部及第二切换部,在所述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为所述第一循环方向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切换部将来自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制冷剂不经由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地引导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切换部将来自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制冷剂经由所述第四热交换器地引导到所述压缩机,在所述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为所述第二循环方向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切换部将来自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制冷剂不经由所述第四热交换器地引导到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切换部将来自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制冷剂经由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地引导到所述压缩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切换部包括第一止回阀及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三热交换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止回阀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止回阀的输入端口之间,所述第一止回阀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第二切换部包括第三止回阀及第四止回阀,所述第四热交换器连接在所述第三止回阀的输入端口与所述第四止回阀的输出端口之间,所述第三止回阀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及所述第四止回阀的输入端口连接,在所述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为所述第一循环方向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止回阀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口连通,在所述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岛孔明涌田尚季田代雄亮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