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配件加工的内壁抛光研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24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燃机配件加工的内壁抛光研磨设备,涉及内燃机配件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研磨抛光装置需要根据内燃机配件圆柱形孔洞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研磨头组件且对非正圆柱形的孔洞内壁的研磨抛光效果较差的问题。内燃机配件加工的内壁抛光研磨设备,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底板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面上。该装置在使用时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内燃机配件圆柱形孔洞的内壁进行抛光研磨,且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能够适应对不同内径大小的孔洞内壁进行研磨抛光,特别是非正圆柱形孔洞内壁的研磨抛光,从而实现一机多用,适应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配件加工的内壁抛光研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内燃机配件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内燃机配件加工的内壁抛光研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内燃机时一种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汽车上的发动机就属于内燃机,内燃机在加工时需要对内燃机的相应配件(如缸筒、缸套等)的内壁进行研磨抛光,减轻内燃机装配使用后的摩擦损耗,提高内燃机的耐用性。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910818577.6的专利中,公开了精密研磨抛光装置,其包括底座、用于保持工件的保持架、研磨盘和抛光盘,研磨盘设置于底座上,抛光盘被吊置研磨盘上方,保持架被架设在研磨盘上,保持架上设置有滚柱以使得被放置在研磨盘上的工件在研磨盘上能够形成自转,抛光盘进一步被设置为使得其旋转轴线和工件的自转轴线相互偏离一定距离,同时抛光盘至少接触工件的一部分。通过研磨盘、抛光盘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和旋转加工方式的设置,提高研磨抛光的精密度和加工效率。
[0004]目前对内燃机配件圆柱形孔洞的内壁进行抛光时,主要是通过相应夹具将配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研磨抛光装置对内燃机配件圆柱形孔洞的内壁进行抛光,现有研磨抛光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内燃机配件圆柱形孔洞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研磨头组件,比较麻烦,步骤繁琐,适应性较差,且对非正圆柱形的孔洞内壁的研磨抛光效果较差,需要更改数控数据,上手难度较高,实用性较差。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内燃机配件加工的内壁抛光研磨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内燃机配件加工的内壁抛光研磨设备,以解决现有研磨抛光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内燃机配件圆柱形孔洞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研磨头组件,比较麻烦,步骤繁琐,适应性较差,且对非正圆柱形的孔洞内壁的研磨抛光效果较差,需要更改数控数据,上手难度较高,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内燃机配件加工的内壁抛光研磨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内燃机配件加工的内壁抛光研磨设备,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由固定底板、支撑立柱和功能横杆组成,所述固定底板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面上,且固定底板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工夹具,所述支撑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底板的侧面,功能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立柱顶端的侧面,且功能横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研磨抛光组件;所述研磨抛光组件包括有纵向位移机构、纵向联动机构和驱动机构和自适应研磨
抛光机构;所述纵向联动机构包括有联动安装杆和定位块,所述联动安装杆插接在功能横杆杆体一端的内部,且定位块固定连接在联动安装杆杆体的底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和驱动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联动安装杆的杆体顶部,且驱动杆的杆体转动连接在联动安装杆的杆体内部,驱动电机的转轴底部固定连接在驱动杆的顶端,且驱动杆的杆体穿过定位块的内部;所述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包括有支撑杆和张紧杆,所述支撑杆和张紧杆分别插接在定位块相邻的两个侧面内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还包括有:定位滚轮,定位滚轮在支撑杆和张紧杆一端的底部、驱动杆的底部均设有一个,驱动杆与底部定位滚轮之间固定连接,且支撑杆和张紧杆底部的定位滚轮转动连接在支撑杆和张紧杆杆体一端的底部;研磨抛光带,研磨抛光带安装在三个定位滚轮的外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张紧杆的杆体一端设有“U”形的定位杆,且支撑杆的杆体内部设有长条形的定位槽,定位杆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驱动杆穿过定位杆的“U”形杆体,且支撑杆位于定位杆的杆体外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张紧杆位于定位杆的中部位置设有复位控制杆,且复位控制杆抵在定位块的侧面,复位控制杆的杆体外部套接有张紧顶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和支撑杆的侧面均设有弹簧筒,且支撑杆的弹簧筒插接在定位块的弹簧筒内部,弹簧筒内部设有适应顶簧,且适应顶簧的弹力大于张紧顶簧的弹力。
[0012]进一步的,所述纵向位移机构包括有:位移电机,位移电机固定安装在功能横杆的顶部;控制筒,控制筒转动连接在功能横杆杆体一端的顶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筒筒体外侧的中部设有位移齿轮,且位移电机转轴底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位移齿轮与主动齿轮的轮齿咬合传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联动安装杆的杆体外部设有四个传动凹槽,且相邻传动凹槽之间的夹角角度为九十度,控制筒的筒体内部设有“十”字形分布的传动凸条,且传动凸条插接在传动凹槽的内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联动安装杆杆体外部设有螺纹,且功能横杆杆体一端的内部设有联动螺纹孔,联动安装杆通过杆体螺纹拧接在联动螺纹孔的内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在使用时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内燃机配件圆柱形孔洞的内壁进行抛光研磨,且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能够适应对不同内径大小的孔洞内壁进行研磨抛光,特别是非正圆柱形孔洞内壁的研磨抛光,从而实现一机多用,适应性强,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还能够在纵向位移机构和纵向联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实现对内燃机配件圆柱形孔洞内壁的上下循环自转打磨,使用方便,工作效率提高30%,该装置移动和抛光研磨两套系统互相独立,能够单独控制,使用更为灵活,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0017]2、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能够适应不同内径大小的孔洞内壁进行研磨抛光,当自适
应研磨抛光机构处于复位状态时,适应顶簧的弹力大于张紧顶簧,此时研磨抛光带能够撑紧在三个定位滚轮的外部,且张紧杆在复位控制杆的限位作用下不会与驱动杆底部的定位滚轮接触,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研磨抛光带转动,当需要对内燃机配件的圆柱形孔洞内壁进行打磨时,只需向内挤压支撑杆时支撑杆向内移动,改变支撑杆的抛光外径,且张紧杆在张紧顶簧的作用下始终将研磨抛光带张紧,使得研磨抛光带不会打滑,此时通过纵向位移机构和纵向联动机构的作用下下移进内燃机配件的孔洞内壁内部松手即可,此时支撑杆即可在适应顶簧的作用下紧密的抵在内燃机配件的孔洞内壁通过研磨抛光带进行打磨抛光操作,使用方便灵活,且支撑杆也可在适应顶簧的作用下能够对非正圆柱形孔洞内壁进行稳定的研磨抛光,在对非正圆柱形孔洞内壁打磨时支撑杆也能够将研磨抛光带稳定、实时的抵在孔洞的内壁进行研磨抛光,适应性强,一机多用,无需使用其余研磨抛光配件。
[0018]3、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还能够在纵向位移机构和纵向联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实现对内燃机配件圆柱形孔洞内壁的上下循环自转打磨,当位移电机转动时主动齿轮能够通过位移齿轮带动控制筒转动,控制筒在转动时传动凸条通过传动凹槽带动联动安装杆转动,联动安装杆杆体的螺纹在联动螺纹孔的作用下即可带动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上下移动,且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也能够通过定位块跟随联动安装杆转动,从而对内燃机配件圆柱形内壁的内壁上下循环自转移动进行研磨抛光,抛光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0019]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燃机配件加工的内壁抛光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所述固定组件(1)由固定底板(101)、支撑立柱(102)和功能横杆(103)组成,所述固定底板(10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面上,且固定底板(101)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工夹具,所述支撑立柱(10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底板(101)的侧面,功能横杆(1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立柱(102)顶端的侧面,且功能横杆(103)的另一端安装有研磨抛光组件;所述研磨抛光组件包括有纵向位移机构(2)、纵向联动机构(3)和驱动机构(4)和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5);所述纵向联动机构(3)包括有联动安装杆(301)和定位块(302),所述联动安装杆(301)插接在功能横杆(103)杆体一端的内部,且定位块(302)固定连接在联动安装杆(301)杆体的底部;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有驱动电机(401)和驱动杆(402),所述驱动电机(401)固定安装在联动安装杆(301)的杆体顶部,且驱动杆(402)的杆体转动连接在联动安装杆(301)的杆体内部,驱动电机(401)的转轴底部固定连接在驱动杆(402)的顶端,且驱动杆(402)的杆体穿过定位块(302)的内部;所述自适应研磨抛光机构(5)包括有支撑杆(501)和张紧杆(502),所述支撑杆(501)和张紧杆(502)分别插接在定位块(302)相邻的两个侧面内部;所述张紧杆(502)的杆体一端设有“U”形的定位杆(5021),且支撑杆(501)的杆体内部设有长条形的定位槽(5011),定位杆(5021)插接在定位槽(5011)的内部,驱动杆(402)穿过定位杆(5021)的“U”形杆体,且支撑杆(501)位于定位杆(5021)的杆体外侧;所述张紧杆(502)位于定位杆(5021)的中部位置设有复位控制杆(5022),且复位控制杆(5022)抵在定位块(302)的侧面,复位控制杆(5022)的杆体外部套接有张紧顶簧(50221);所述定位块(302)和支撑杆(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静静季华楠王双府庾春林张武忠邢灵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星维海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