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稳定除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723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稳定除冰装置,包括底板、支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除冰钻头、从动滚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底板顶部;除冰钻头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冰刀,第一电机与除冰钻头活动连接;第一主动轮和从动滚轮通过两端轴部和轴承分别与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侧部活动连接;第一支架一端以及第二支架的一端分别对应设置两个舌板,两个舌板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与一长条状直板一端活动连接,直板另一端设置有轴承,并通过轴承与第二主动轮活动连接;第一主动轮位于电缆上方,与电缆上表面接触;第二主动轮位于电缆以及第一主动轮的下方,与电缆下表面接触;避免除冰装置在电缆上打滑,提高电缆自动除冰的效果。除冰的效果。除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稳定除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维护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稳定除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电缆是电力输送的最普遍的方式,高压电缆从内到外的组成部分包括:导体、绝缘、内护层、填充料(铠装)、外绝缘;高压电缆裸露在室外的部分经常会由于暴雪、霜冻等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而损坏。在我国北部地区,冬季电电缆会因为温度的降低结冰。若没有及时除冰,电缆结冰体积过大,会导致输电线断裂或者铁塔倒塌。在遭受灾害时,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供电中断事故通常都是较严重的,因其修复工程庞大、周期延续长、破坏面积较广等对电网的运行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不便。在遭受结冰灾害的环境下,人工除冰显得效率低下且危险系数高,费时费力。
[0003]CN108110714A公开了了一种高压电缆除冰装置,包括框架、电控箱、配重箱、行走轮、除冰器,所述行走轮为两个并且外缘带有半圆凹槽,其中凹槽卡住电缆,所述除冰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一竖向滑槽,所述竖向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架,所述滑架上枢接下除冰轮,所述固定板右侧且位于所述竖向滑槽的上方设有上除冰轮,所述上除冰轮和下除冰轮相互匹配,所述上除冰轮和下除冰轮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上除冰轮和下除冰轮中至少有一个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固定板左侧表面上固定有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滑架。保证了除冰的电力工人的人身安全,且其简单、实用的装置特点,更有利于野外高空除冰作业。但是在电缆结冰后行走轮很容易打滑,导致电缆除冰装置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稳定除冰装置,避免除冰装置在电缆上打滑,进一步提高电缆自动除冰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稳定除冰装置,包括底板、支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除冰钻头、从动滚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支架包括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都固定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并以所述底板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底板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下方;所述除冰钻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冰刀,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除冰钻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从动滚轮通过两端轴部和轴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的侧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分别对应设置两个长条状的舌板,两个所述舌板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与一长条状直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直板的另一端设置有轴承,并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主动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位于电缆的上方,与电缆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主动轮位于所述电缆以及所述第一主动轮的下方,与所述电缆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电机通过齿条与所述第二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
二主动轮通过齿条与所述第一主动轮传动连接。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主动轮包括外表面向内部凹陷的第一U型滚轮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U型滚轮两侧的第一传动轮、一个限位凸台以及位于中心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U型滚轮与两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轮之间,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限位凸台之间的第一传动轴外表面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二主动轮包括外表面向内部凹陷的第二U型滚轮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U型滚轮两侧的第二传动轮、两个限位凸台以及位于中心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直板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U型滚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所述第二传动轮和所述限位凸台之间的第二传动轴外表面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三传动轮、限位凸台以及位于中心的第三传动轴,分别位于第二电机的两侧,所述第三传动轮和所述限位凸台之间的第三传动轴外表面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三传动轴上的锯齿通过圆环形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外侧上的锯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内侧上的锯齿通过圆环形的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外表面上的锯齿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内侧设置有锯齿。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采用弹性材料。
[0008]可选的,所述除冰钻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钻头、第二钻头和第三钻头;所述第一钻头、所述第二钻头和所述第三钻头分别为圆台形状,呈阶梯状排列,大小依次变大;所述第一钻头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钻头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钻头的底部与所述第三钻头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三钻头的底部与第一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钻头、所述第二钻头和所述第三钻头的侧部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冰刀,所述冰刀的布置方向与所述除冰钻头的轴向方向相对应,并且高度沿着所述第一钻头到所述第三钻头的方向线性增加;所述第一钻头的顶部为圆锥状,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纹路。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三钻头侧部冰刀的最高点距离电缆表面的最低点2mm

10mm。
[0010]可选的,所述从动滚轮包括外表面向内部凹陷的第三U型滚轮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三U型滚轮两侧中心的第四传动轴;所述从动滚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前后顶部之间,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第四传动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的轴承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圆弧侧表面对应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锯齿,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圆弧侧表面互相啮合。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U型滚轮和所述第二U型滚轮的滚动外表面呈U型,大小与电缆外表面相对应,采用防滑材质并设置有防滑纹路,与电缆外表面配合。
[0013]可选的,所述除冰钻头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钻头活动连接,位置设置在电缆两侧。
[0014]可选的,所述底板对应所述除冰钻头下方的位置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横截面大小与所述除冰钻头的横截面大小相对应。
[0015]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第一主动轮位于电缆上方并配合位于电缆下方的第二主动轮挤压电缆表层,提高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与电缆之间的紧密性,从而提高摩擦力,防止除冰装置打滑,除冰装置在电缆上稳定的运动,电缆上的主要冰层由除冰钻头外表面
上的冰刀除去,电缆上还会残留除冰钻头未去除的薄冰层,再通过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之间的紧密挤压滚动可以去除最后的这点薄冰层,除冰效果很高。第二主动轮可以通过直板沿舌板的螺栓为圆心转动调整与电缆之间的角度再通过螺母紧固,方便安装除冰装置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调整完角度后再使用对应长度的齿条配合即可完成第二电机的传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缆稳定除冰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缆稳定除冰装置的另一方向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以及电缆配合的竖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第一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第二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稳定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除冰钻头、从动滚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支架包括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都固定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并以所述底板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底板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下方;所述除冰钻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冰刀,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除冰钻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从动滚轮通过两端轴部和轴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的侧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分别对应设置两个长条状的舌板,两个所述舌板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与一长条状直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直板的另一端设置有轴承,并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主动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位于电缆的上方,与电缆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主动轮位于所述电缆以及所述第一主动轮的下方,与所述电缆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电机通过齿条与所述第二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齿条与所述第一主动轮传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稳定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包括外表面向内部凹陷的第一U型滚轮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U型滚轮两侧的第一传动轮、一个限位凸台以及位于中心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U型滚轮与两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轮之间,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限位凸台之间的第一传动轴外表面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二主动轮包括外表面向内部凹陷的第二U型滚轮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U型滚轮两侧的第二传动轮、两个限位凸台以及位于中心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直板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U型滚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所述第二传动轮和所述限位凸台之间的第二传动轴外表面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三传动轮、限位凸台以及位于中心的第三传动轴,分别位于第二电机的两侧,所述第三传动轮和所述限位凸台之间的第三传动轴外表面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三传动轴上的锯齿通过圆环形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外侧上的锯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内侧上的锯齿通过圆环形的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外表面上的锯齿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内侧设置有锯齿。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威曹立冬邱林鹏王飞张庸范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杞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