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17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42
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第一锁紧机构、导电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第一锁紧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锁杆,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一传动部构造于驱动锁杆发生位移;导电机构构造为锁体内电器件的流通电路;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第二传动部,第二传动部构造于无电状态下驱动第一传动部带动锁杆发生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传动部带动第一传动部进行开锁,以应对长时间使用后井盖锁亏电的状态,通过人工机械的方式进行开锁,有效防止了电子锁由于亏电自动锁死或者无法打开的状态,而市政管道多为大批量、标准性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两种开锁方式均操作简单,操作工人易于学习,大大减少了工人学习的时间和操作的时间,进而提升了操作效率。进而提升了操作效率。进而提升了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井盖锁
,尤其是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

技术介绍

[0002]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即便是农村,也在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在大力发展城镇、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下水管道为重中之重,尤其是近些年气候变暖,洪涝灾害频发,单位面积内有效的疏通类下水管道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我国下水管道的井盖多为传统类机械安装,但是随着下水管道数量的增加、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和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井盖机械锁多通过电子系统控制,以达到更高的安全性,但是现有的电子类井盖锁出现故障后操作工人难以打开,所以,根据此状况,需设计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第一锁紧机构、导电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
[0007]第一锁紧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锁杆,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一传动部构造于驱动锁杆发生位移;
[0008]导电机构构造为锁体内电器件的流通电路;
[0009]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第二传动部,第二传动部构造于无电状态下驱动第一传动部带动锁杆发生位移;通过设置第二传动部带动第一传动部进行开锁,以应对长时间使用后井盖锁亏电、无电的状态,通过人工机械的方式进行开锁,有效防止了电子锁由于亏电自动锁死或者无法打开的状态,而市政管道多为大批量、标准性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两种开锁方式均操作简单,操作工人易于学习,大大减少了工人学习的时间和操作的时间,进而提升了操作效率。
[0010]优选的,第二传动部和第一传动部之间具有闭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传动部和第一传动部相互驱动,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之间断接,且分离状态时第二传动部构造于断离导电机构的电路,还包括有激活机构,激活机构构造于切换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之间的两种状态,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之间的两种状态可以保证每一个传动部的有效运行,且在正常情况下第二传动部并不干扰第一传动部的工作,此时为正常电子锁状态,而通过激活机构控制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在两种状态之间有效切换,且在激活机构未打开的情况下,智慧锁体内的电子系统处于断电状态,无法控制电机,且切断了第二传动部和第一传动部之间的连接,使得整个锁体更加安全,不会
由于程序问题导致锁杆移动,进而可以防止打开井盖,有效防止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0011]优选的,还包括有预警机构,预警机构包括第一预警部和第二预警部,第一预警部构造于连接第一传动部的传动部件以产生震频,第二预警部构造于连接第二传动部的传动部件以产生震频,通过预警机构可以获得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正常传动时的频率,进而在某个部分损坏时,获取不同频率,由此快速确定损坏位置,进行精准维修,大大减少了检修时间。
[0012]优选的,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和直线轴承,第一传动部包括齿轮组,齿轮组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锁杆穿过直线轴承和壳体且与其滑动连接,锁杆上设有齿槽,齿槽与齿轮组的齿槽适配。
[0013]优选的,第二传动部包括传动杆、强制咬合齿轮、弹性件和限位件,传动杆上设有与强制咬合齿轮适配的齿槽且两者啮合,传动杆上还设有与第一传动部齿轮组适配的齿槽,且在闭合状态时,传动杆与齿轮组的齿轮啮合,弹性件构造于使得传动杆与齿轮组脱离啮合,限位件构造于限制传动杆在分离状态的位移,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强制咬合齿轮的位置上下对应。
[0014]优选的,激活机构包括与壳体转动连接的锁件,壳体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锁件的位置上下对应,锁件上设有锁孔,锁件上设有激活棒,激活棒的一端能够与传动杆抵接且驱动传动杆与齿轮组啮合。
[0015]优选的,第一预警部包括第四齿轮和第一拨片,第四齿轮与齿轮组啮合,第四齿轮代替齿轮组与传动杆啮合,第一拨片位于第四齿轮的齿槽之间,第二预警部包括第五齿轮和第二拨片,第五齿轮与传动杆啮合,第二拨片位于第四齿轮的齿槽之间,第五齿轮和强制咬合齿轮分别位于传动杆行进方向的两端,且第五齿轮临近强制咬合齿轮设置。
[0016]优选的,导电机构包括保护壳和位于其内部的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可形变,传动杆构造于使微动开关发生形变。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人工机械的方式进行开锁,有效防止了电子锁由于亏电自动锁死或者无法打开的状态,而市政管道多为大批量、标准性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两种开锁方式均操作简单,操作工人易于学习,大大减少了工人学习的时间和操作的时间,进而提升了操作效率。
[0019]2、本专利技术中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之间的两种状态可以保证每一个传动部的有效运行,且在正常情况下第二传动部并不干扰第一传动部的工作,此时为正常电子锁状态,而通过激活机构控制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在两种状态之间有效切换,且在激活机构未打开的情况下,智慧锁体内的电子系统处于断电状态,无法控制电机,且切断了第二传动部和第一传动部之间的连接,使得整个锁体更加安全,不会由于程序问题导致锁杆移动,进而可以防止打开井盖,有效防止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0020]3、本专利技术通过预警机构可以获得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正常传动时的频率,进而在某个部分损坏时,获取不同频率,由此快速确定损坏位置,进行精准维修,大大减少了检修时间。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盖板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部分结构轴侧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部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壳体;11、盒体;12、盖板;121、第一开口;122、第二开口;2、第一锁紧机构;21、驱动组件;211、第一齿轮;212、第三齿轮;213、第一转轴;214、直线轴承;22、锁杆;3、第二锁紧机构;31、传动杆;32、强制咬合齿轮;33、弹性件;34、限位件;341、限位杆;342、卡槽;4、导电机构;41、保护壳;42、微动开关;421、L型杆;422、第二滚轮;5、激活机构;51、锁件;511、锁孔;52、激活棒;6、预警机构;61、第一预警部;611、第四齿轮;612、第一拨片;62、第二预警部;621、第五齿轮;622、第二拨片;71、滑动轨道;72、轨道转轴;73、轨道齿轮;81、第一固定轴;82、第一固定块;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第一锁紧机构(2)、导电机构(4)和第二锁紧机构(3);第一锁紧机构(2)包括驱动组件(21)和锁杆(22),驱动组件(21)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一传动部构造于驱动锁杆(22)发生位移;导电机构(4)构造为锁体内电器件的流通电路;第二锁紧机构(3)包括第二传动部,第二传动部构造于无电状态下驱动第一传动部带动锁杆(22)发生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部和第一传动部之间具有闭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传动部和第一传动部相互驱动,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之间断接,且分离状态时第二传动部构造于断离导电机构(4)的电路,还包括有激活机构(5),激活机构(5)构造于切换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之间的两种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预警机构(6),预警机构(6)包括第一预警部(61)和第二预警部(62),第一预警部(61)构造于连接第一传动部的传动部件以产生震频,第二预警部(62)构造于连接第二传动部的传动部件以产生震频。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21)还包括电机和直线轴承(214),第一传动部包括齿轮组,齿轮组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锁杆(22)穿过直线轴承(214)和壳体(1)且与其滑动连接,锁杆(22)上设有齿槽,齿槽与齿轮组的齿槽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井盖管控智慧锁体,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部包括传动杆(31)、强制咬合齿轮(32)、弹性件(33)和限位件(34),传动杆(31)上设有与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斌傅泽南付浩凡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通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