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粉体气相物理剥离方法及所生产的石墨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粉体气相物理剥离方法及所生产的石墨烯。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晶体,由碳原子按照六边形进行排布,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碳分子,其结构非常稳定;随着所连接的碳原子数量不断增多,这个二维的碳分子平面不断扩大,分子也不断变大。单层石墨烯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即0.335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的20万分之一的厚度,1毫米厚的石墨中将近有150万层左右的石墨烯。石墨烯是已知的最薄的一种材料,并且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超强的导电性和强度等优点。上述优点的存在是其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0003]但是现有技术能工业化生产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氧化还原法和CVD(化学气相沉积法)来实现,氧化还原法生产较简单,但是容易带来废液污染,所生产的石墨烯或存在结构缺陷;
[0004]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制成大面积、连续的、透明、高电导率的少层石墨烯薄膜,主要用于光伏器件的阳极,并得到高达1.71%能量转换效率;与用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粉体气相物理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高纯度的鳞片状石墨作为生产石墨烯的原料,将鳞片状石墨与球磨剥离介质混合送入到球磨机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油酸酰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球磨剥离,剥离结束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通过气流分级分离出球磨剥离后的石墨烯薄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粉体气相物理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剥离介质为不锈钢钢球、不锈钢钢粉和铝镁硅合金粉的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粉体气相物理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钢球为304不锈钢钢球;所述不锈钢钢粉的形状为球型;所述铝镁硅合金粉的形状为球型;不锈钢钢球的直径为0.3
‑
10mm,不锈钢钢球的重量在球磨剥离介质中的占比为3
‑
50%;不锈钢钢粉的D50平均粒径范围为5
‑
150μm,不锈钢钢粉的重量在球磨剥离介质中的占比为15
‑
90%;铝镁硅合金粉的D50平均粒径范围为7
‑
70μm,铝镁硅合金粉的重量在球磨剥离介质中的占比为10
‑
80%;所述铝镁硅合金粉中铝质量占比为40
‑
90%,镁质量占比为10
‑
60%,硅质量占比为3
‑
20%;所述鳞片状石墨的平均粒径D50为1
‑
50μm,D100<20
‑
100μm,杂质含量≤0.1%,鳞片状石墨的重量为球磨剥离介质的7%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粉体气相物理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钢球的直径为0.4
‑
1.0mm;不锈钢钢球的重量在球磨剥离介质中的占比为5
‑
45%;不锈钢钢粉的D50平均粒径范围为10
‑
100μm,不锈钢钢粉的重量在球磨剥离介质中的占比为20
‑
85%;铝镁硅合金粉的D50平均粒径范围为10
‑
50μm,铝镁硅合金粉的重量在球磨剥离介质中的占比为20
‑
60%;所述铝镁硅合金粉中铝质量占比为50
‑
80%,镁质量占比为20
‑
50%,硅质量占比为5
‑
15%;所述鳞片状石墨的平均粒径D50为2
‑
3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习发,李武辉,杨正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晨智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