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食管癌对抗ERBB3抗体治疗的应答的方法和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307694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预测食管癌对使用ERBB3抑制剂(例如抗ERBB3抗体)的治疗是敏感或抗性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通过测量至少一种选自SDC、PTGES、NCF2、NOXA1、CARD6、GNAZ的标志物在肿瘤样品中的RNA水平或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进行预测。达进行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测食管癌对抗ERBB3抗体治疗的应答的方法和试剂盒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6月22日、申请号为201710485107.3、专利技术名称为“预测食管癌对抗ERBB3抗体治疗的应答的方法和试剂盒”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的领域涉及肿瘤的临床分子诊断。

技术介绍

[0003]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对一些肿瘤患者有效的,但是在其他患者中则是无效的。这是因为肿瘤之间存在基因变化,甚至在同一患者的不同肿瘤中也能观察到。就靶向治疗而言,患者的应答更是各不相同。因此,当没有合适的方法来预测哪些患者将受益于哪种药品时,不能实现靶向治疗的全部潜力。根据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术语“生物标志物”定义为“可客观测量的特征,并且该特征被评价为正常的生物对致病过程、或者对治疗干预的药理学应答的指示剂”(Biomarkers Definitions Working Group,2001,Clin.Pharmacol.Ther.69:89

95)。
[0004]事先鉴定哪些患者最可能对给定药品显示临床应答能够加速新药品的研发。同时,这也会显著减小临床试验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成本。目前,诸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分子影像学之类的技术能够快速、敏感且可信赖地检测特定的基因突变、具体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他分子生物标志物。尽管有多种技术可以用来表征肿瘤的分子,但由于已知的癌症生物标志物很少,所以很大程度上癌症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仍未实现。例如,近来的综述文章表明:非常需要加速研发生物标志物及它们的用途,以改善癌症的诊断和治疗(Cho,2007,Molecular Cancer6:25)。
[0005]另一篇近来关于癌症生物标志物的综述文章则指出:目前的挑战是发现癌症生物标志物。尽管在临床上已经成功在多种类型肿瘤(例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胃肠道间质瘤、肺癌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使用分子靶向试剂,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策略来评价患者对靶向试剂的应答,这些分子靶向试剂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问题主要在于不能使用分子定义的癌症来选择进行临床试验的患者以评估新药品。因此需要生物标志物,其可信赖地鉴定最可能受益于特定试剂的那些患者(Sawyers,2008,Nature452:548

552,at548)。
[0006]诸如上述的文献表明,需要发现临床用途的生物标志物和基于此类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方法。
[0007]已知三种不同类型的癌症生物标志物:(1)预后性生物标志物;(2)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及(3)药效动力学(PD)生物标志物。预后性生物标志物用于根据侵袭性(即,生长和/或转移的速率、以及对治疗的不反应)将癌症分类,例如实体肿瘤。这有时被称为“好效果”肿瘤,以区别“坏效果”肿瘤。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特定患者将受益于使用特定药品治疗的可能性。例如,患有乳癌的患者,其ERBB2(HER2)基因被扩增,可能受益于使用曲妥单抗的治疗,然而不具有ERBB2基因扩增的患者可能不受益于使用曲妥单抗的治疗。在患者服用药品时,PD生物标志物表明药品对其分子靶标的作用。因此,PD生物标志物通常在新药
品临床研发的早期阶段用于指导剂量水平和给药频率。就癌症生物标志物的讨论而言,可以参见Sawyers,2008,Nature452:548

552。
[0008]由EGFR或HER2驱动的肿瘤通常响应于使用EGFR或HER2的抑制剂的处理,但是这些肿瘤总是产生对这些抑制剂的抗性。产生对抗EGFR或抗HER2治疗的抗性的机制之一是ERBB3(也称为HER3)信号传递的活化。例如参见Engelman等,2006,Clin.Cancer Res.12:4372;Ritter等,2007,Clin.Cancer Res.13:4909;Sergina等,2007,Nature445:437。此外,NRG1诱导的HER2

ERBB3异源二聚体的活化还与对EGFR抑制剂的抗性有关(Zhou等,2006,Cancer Cell10:39)。因此,ERBB3在药品抗性的研发中起到重要作用,并通过与EGFR和HER2形成的异源二聚体而涉及肿瘤的抑制和保持。由于ERBB3缺乏激酶活性,所以ERBB3抑制剂的研发已经受到关注,特别是抗ERBB3抗体。
[0009]与其他类型的靶向治疗相同,一些但不是全部的肿瘤都响应于抗ERBB3的治疗。因此,需要基于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鉴定其中肿瘤可能(或可能不)对使用ERBB3抑制剂(例如抗ERBB3抗体)的治疗产生应答的患者。
[0010]近来,已经发现神经调节蛋白

1(NRG1)的表达与肿瘤对使用ERBB3抑制剂(例如抗ERBB3抗体)治疗的敏感性相关。作为ERBB3的一个主要配体,NRG1能够促进ERBB3与其他ERBB家族成员的异二聚体化,从而激活多种细胞内信号通路。Meetze等报道,抗ERBB3抗体引起的肿瘤生长抑制(TGI)与ERBB3的表达水平并不相关,而是与NRG1的表达水平显著相关,即当肿瘤样品中的NRG1表达水平等于或高于某一阈值时,所述肿瘤可能对使用抗ERBB3抗体的处理产生应答。因此NRG1有望作为预测肿瘤对使用ERBB3抑制剂(例如抗ERBB3抗体)治疗是否产生应答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参见CN103959065A和Sergina等,2015,Clin Cancer Res;21(5),1106

1113)。
[0011]然而,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食管癌异种移植模型中,尽管NRG1表达水平低的模型总是对抗ERBB3抗体不敏感,但NRG1表达水平高的模型却可能对抗ERBB3抗体处理产生应答或不产生应答(参见实施例2),表明单独使用NRG1作为生物标志物来预测食管癌是否对使用ERBB3抗体的处理产生应答不是非常有效。
[0012]因此,需要提供其他生物标志物,当单独使用或与NRG1一起使用时,其能够准确预测食管癌是否对使用ERBB3抗体的处理产生应答。
[0013]专利技术简述
[0014]本专利技术部分基于这样的发现:在由食管癌得到的组织样品中,SDC2、PTGES、NCF2、NOXA1、CARD6、GNAZ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对使用ERBB3抗体处理的敏感性相关。令人惊讶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这种相关性非常强,使得上述六个生物标志物SDC2、PTGES、NCF2、NOXA1、CARD6和GNAZ中的每一个单独的表达水平均足以用于预测食管癌对使用ERBB3抗体的处理是敏感的或是抗性的。本专利技术人进一步发现,上述生物标志物的组合使用(即,使用两个或更多个生物标志物)将进一步提高预测食管癌对使用ERBB3抗体的处理的敏感性的有效性。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预测食管癌对ERBB3抑制剂(例如抗ERBB3抗体)处理是敏感或抗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测量食管癌样品中选自SDC2、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NO:15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CDR
L2
,以及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CDR
L3
。5.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ERBB3抗体是选自包含以下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和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的抗体:(a)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以及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b)SEQ ID NO:17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以及SEQ ID NO:18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c)SEQ ID NO:27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以及SEQ ID NO:28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d)SEQ ID NO:36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以及SEQ ID NO:37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e)SEQ ID NO:43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以及SEQ ID NO:44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f)SEQ ID NO:53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以及SEQ ID NO:54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或(g)SEQ ID NO:59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以及SEQ ID NO:60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6.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ERBB3抗体是选自包含以下免疫球蛋白重链和免疫球蛋白轻链的抗体:(a)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以及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b)SEQ ID NO:19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以及SEQ ID NO:20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c)SEQ ID NO:29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以及SEQ ID NO:30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d)SEQ ID NO:38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以及SEQ ID NO:39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e)SEQ ID NO:45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以及SEQ ID NO:46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f)SEQ ID NO:55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以及SEQ ID NO:56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或(g)SEQ ID NO:61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以及SEQ ID NO:62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7.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ERBB3抗体包括:(i)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其包括:包括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H1
,包括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H2
,以及包括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H3
;以及(ii)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其包括:包括SEQ ID NO:4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L1
,包括SEQ ID NO:5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L2
,以及包括SEQ ID NO:6的氨基酸序列的CDR
L3
。8.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抗ERBB3抗体包括: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所
ID NO:48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CDR
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群胡怀忠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康成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