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兰专利>正文

一种下水道的检测排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682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水道的检测排险系统,其包括:井盖组件,包括外框以及设于外框内侧的井盖主体;排气装置,包括第一导气筒、第二导气筒、第一支架、电机、扇叶、燃烧仓和吸收组件,导向装置,包括导管件和导向筒;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支架、超声波测距件和气体传感器;排水装置,包括储水箱、支架组件和格栅板;连接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支架的滑轮以及绕设于滑轮的拉绳;控制装置,设置于第一导气筒或者第二导气筒上,并与电机、点火器、超声波测距件和气体传感器电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检测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当浓度超标时能够将下水道和井道的气体抽出,对可燃性气体进行燃烧处理,并吸收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道的检测排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检测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水道的检测排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下水道的内部环境通常较差,其内部存在污水、杂物和诸多种类的微生物,使得下水道中会存在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下水道中的气体异味很大,且部分的气体还属于可燃性气体,当其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到明火或者高温极易产生爆燃,导致产生一些安全事故。此外,下水道一般布置有井道,井道的顶部布设置有井盖,井盖上具有排水孔,这种井盖在降水量大的时候不能将积水及时排出,导致水位升高造成内涝,若要增大排水量则需要人工将井盖掀开,露出井道,但是掀开井盖的操作不够方便,且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较大,进而使得积水的排出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水道的检测排险系统,能够检测并处理下水道中的可燃性气体,并能够在发生积水时自动调节增大排水量,减少城市内涝。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下水道的检测排险系统,其包括:井盖组件,包括外框以及设于外框内侧的井盖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道的检测排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组件,包括外框以及设于外框内侧的井盖主体,所述井盖主体上开设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安装孔、第一排水孔和第二安装孔;排气装置,包括第一导气筒、第二导气筒、第一支架、电机、扇叶、燃烧仓和吸收组件,所述第一导气筒位于第二导气筒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气筒的底部插设于第一安装孔,顶部具有一收口段,外侧具有延伸至井盖主体上方的第一安装板,所述收口段伸入至第二导气筒的内腔,以在收口段的外侧壁与第二导气筒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引射通道,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第一导气筒内,所述电机设置于第一支架上,并连接有转轴,所述扇叶设置为两个并分设于第二导气筒的内腔和第一导气筒的内腔,两所述扇叶均连接转轴,燃烧仓设置于第二导气筒的顶部,并于内侧设置有点火器,所述吸收组件连接燃烧仓;导向装置,包括导管件和导向筒,所述导管件竖向布置于第一导气筒的底部内侧,并于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安装板和连通导管件内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竖向布置,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井盖主体通过第一螺栓相连接,所述导向筒插设于第二安装孔;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支架、超声波测距件和气体传感器,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第一支架的下方,并滑动设置于导管件上,所述超声波测距件和气体传感器均设置于第二支架底部;排水装置,包括储水箱、支架组件和格栅板,所述储水箱插设于第一排水孔,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具有漏水孔,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分设于储水箱两侧的第一导架和第二导架,所述第一导架滑动套设于导管件,并具有穿设于导向槽的导向部,所述第二导架滑动套设于导向筒,所述格栅板固定设置于储水箱的顶部;连接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支架的滑轮以及绕设于滑轮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架,另一端伸入导管件内并连接导向部;控制装置,设置于第一导气筒或者第二导气筒上,并与电机、点火器、超声波测距件和气体传感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兰李萌
申请(专利权)人:代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