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小型水利溢洪道闸门浮推泄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74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小型水利溢洪道闸门浮推泄水器,包括堤坝,堤坝的内部开有蓄水池,蓄水池的一侧开有进水孔,蓄水池内设有浮体,浮体与闸门一一对应,且浮体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闸门连接,从而在溢洪道的水位上升并进入蓄水池后,浮体向上浮动,带动闸门沿滑槽向上移动,以打开泄流通道泄水;蓄水池内还设有排水组件,排水组件能够依据溢洪道的水位将蓄水池内的水排出,从而在溢洪道的水位下降后,排出蓄水池内的水,进而浮体向下浮动,带动闸门沿滑槽向下移动,以关闭泄流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依据溢洪道的水位情况,使浮体向上或向下浮动,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实现闸门的自动启闭。实现闸门的自动启闭。实现闸门的自动启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小型水利溢洪道闸门浮推泄水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中小型水利溢洪道闸门浮推泄水器。

技术介绍

[0002]闸门是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流通道的控制设施,它是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水工建筑物闸门按门型分类共有数十余种,应用最多的门型约有10余种。其中平面钢闸门及弧形钢闸门应用非常广泛,按其结构形式通常分为平面闸门、弧形闸门以及自动翻板闸门,有的水闸还采用钢丝网水泥壳体闸门和立拱闸门,这些闸门都各有优缺点。
[0003]泄洪道控制闸门采用的是简单的杠杆控制原理,需要人工持续观察并操作,但由于部分中小型水利建筑缺乏人员管理,相对而言比较落后,人工操作容易疏失或故障而酿成大祸,当前使用较多的是一种水力自控翻板闸门,这是一种利用水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上游水位和流速的变化使闸门绕水平轴转动,以此来实现闸门的自动启闭,但是使用中容易卡杂物,而且不易清理,经常被杂物撞击而损坏,修复困难,液压启闭系统造价高,维护难度大,存在频繁摆动、“拍打”等不稳定现象,更增加水闸门故障的风险。
>[0004]浮体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小型水利溢洪道闸门浮推泄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堤坝(1),堤坝(1)的底部呈并排分布有多条泄流通道(4),堤坝(1)的外侧壁对应每条泄流通道(4)的位置均开有滑槽(3),泄流通道(4)的出水口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滑槽(3)内,滑槽(3)内滑动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闸门(2),以将泄流通道(4)打开或关闭;堤坝(1)的内部开有蓄水池(11),蓄水池(11)的一侧开有进水孔(10),蓄水池(11)内设有浮体(14),浮体(14)与闸门(2)一一对应,且浮体(14)通过第一传动组件(5)与闸门(2)连接,从而在溢洪道的水位上升并进入蓄水池(11)后,浮体(14)向上浮动,带动闸门(2)沿滑槽(3)向上移动,以打开泄流通道(4)泄水;蓄水池(11)内还设有排水组件,排水组件能够依据溢洪道的水位将蓄水池(11)内的水排出,从而在溢洪道的水位下降后,排出蓄水池(11)内的水,进而浮体(14)向下浮动,带动闸门(2)沿滑槽(3)向下移动,以关闭泄流通道(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小型水利溢洪道闸门浮推泄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包括设在浮体(14)上的第一齿条杆(504),第一齿条杆(504)与设在堤坝(1)顶部的第一齿轮(503)啮合,第一齿轮(503)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502),第二齿轮(502)上啮合有第二齿条杆(501),第二齿条杆(501)的底端与闸门(2)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小型水利溢洪道闸门浮推泄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1)内位于浮体(14)四周的位置设有限位柱(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小型水利溢洪道闸门浮推泄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堤坝(1)顶部的转杆(6)、设在浮体(14)上的橡胶柱(15)以及设在蓄水池(11)底部的排水孔(12),转杆(6)的一端开有供橡胶柱(15)进入的接口,使得橡胶柱(15)能够通过接口与转杆(6)连接,转杆(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组件(9)与封水盖(904)连接;第二传动组件(9)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竖杆(901)、L形的第二竖杆(902)以及封水盖(904),第一竖杆(901)的顶端与转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相田陈紫涵许泽帆李敏范天雨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