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674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山丹野胡萝卜也叫山丹黄参,包括如下步骤:S1.胚芽发育:将山丹野胡萝卜种子依次进行冷却、第一次温水浸泡和放置;S2.打破休眠:将经过步骤S1所述放置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进行第二次温水浸泡;S3.抱芽:对经过步骤S2处理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进行湿砂催芽,得到抱芽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本发明专利技术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包括胚芽发育、打破休眠和抱芽等步骤,通过对每个步骤的条件进行限定使得山丹野胡萝卜种子胚芽能够更好地进行休眠发育,能够获得很高的发芽率,催芽过程不会发生霉变,山丹野胡萝卜产量提高。丹野胡萝卜产量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山丹野胡萝卜又名山丹黄参,是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植物界,伞形科,迷果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祁连山海拔2900米以上的区域。根茎采挖后可做菜、炖汤等;发酵后可制成酒、黄参醋,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富含膳食纤维、3种维生素、17种氨基酸、还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钙、镁、铁、铜、钾、钠、磷)及黄参皂苷和蛋白质等,食用历史长达千年之久,一直以野生为主,因现代农业高速发展,受到农药、化肥侵害,野生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的数量不断减少。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人们采用了许多人工驯化种子方法,其中就有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野生种子驯化技术。但是现有的驯化方法中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选种一般通过风机进行提出重量较轻的种子,但是这种选种方式仍会遗留部分不易发芽的种子,种子的成活率低,并且现有的种子产量低。黄参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发芽极为困难,即使种子成熟,但其胚的发育仍然不完全,需要经过催芽才能发芽成长,然而目前的催芽方法的发芽率较低,而且催芽过程中种子发霉严重。
[0003]综上所述,如何研发一种新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并提高产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以解决现有催芽方法存在的发芽率较低,而且催芽过程中种子发霉严重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胚芽发育:将山丹野胡萝卜种子依次进行冷却、第一次温水浸泡和放置;S2.打破休眠:将经过步骤S1所述放置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进行第二次温水浸泡;S3.抱芽:对经过步骤S2处理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进行湿砂催芽,得到抱芽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
[0007]进一步地,所述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还包括步骤S3后的步骤S4播种:将步骤S3得到的所述抱芽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依次播种在苗床上、覆盖细土并在荫蔽条件下生长。
[0008]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冷却在0℃下进行15—20天,所述第一次温水浸泡在3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所述放置在0℃下放置5天。
[0009]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第二次温水浸泡在3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
[0010]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湿砂催芽在30℃下进行。
[0011]进一步地,步骤S3中,进行所述湿砂催芽至山丹野胡萝卜种子裂口率达80%以上。
[0012]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在将步骤S3得到的所述抱芽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播种在苗床上时按照300

500粒/

的密度播种。
[0013]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覆盖细土时所覆盖的细土厚度为2~3


[0014]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荫蔽条件的荫蔽度至少为70%、温度为20~25℃以及湿度为90~95%。
[0015]进一步地,所述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还包括步骤S1之前的选种步骤和预处理步骤。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包括胚芽发育、打破休眠和抱芽等步骤,通过对每个步骤的条件进行限定使得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胚芽能够更好地进行休眠发育,能够获得很高的发芽率,催芽过程不会发生霉变,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产量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S1.胚芽发育:将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依次进行冷却、第一次温水浸泡和放置;
[0022]S2.打破休眠:将经过步骤S1所述放置后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进行第二次温水浸泡;
[0023]S3.抱芽:对经过步骤S2处理后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进行湿砂催芽,得到抱芽后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
[0024]在本实施例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驯化方法中,步骤S1的胚芽发育通过人工方式促进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进入休眠状态,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保持足够时长的休眠状态才能使种子胚芽发育完善,胚芽发育完善是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能够更好地发芽的基础。步骤S2中通过再次进行第二次温水浸泡将休眠状态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成功“唤醒”。经过步骤S3的湿砂催芽得到的抱芽后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的种子裂口率可以达80%以上。
[0025]通过本实施例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驯化方法,在对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进行驯化的过程中,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胚芽发育良好,发芽率高,催芽过程中种子不会发生发霉变。
[0026]实施例2
[0027]如实施例1所述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所述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驯化方法还包括步骤S3后的步骤S4播种:
[0028]将步骤S3得到的所述抱芽后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依次播种在苗床上、覆盖细土并在荫蔽条件下生长。
[0029]按照本实施例的步骤S4的播种方法将所述抱芽后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
子首先播种在苗床上,然后覆盖细土,使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第一年在地面下的根茎长出,第二年春天时地面上的枝条、叶子长出,开花结种子后即可收集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
[0030]经过本实施例的播种方法对步骤S3得到的所述抱芽后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进行播种后,能获得很高的发芽率,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能够很好地发芽和生长。
[0031]实施例3
[0032]如实施例1所述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在步骤S1中:
[0033]所述冷却在0℃下进行15—20天,所述第一次温水浸泡在3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所述放置在0℃下放置5天。
[0034]本实施例对步骤S1中冷却的温度和时间、第一次温水浸泡的温度和时间以及放置的温度和时间进行了限定。在本实施例限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冷却、第一次温水浸泡以及放置,能够使待驯化的山丹野胡萝卜(山丹黄参)种子更好地进入休眠状态,种子胚芽发育更加完善,能够获得更高的发芽率。
[0035]实施例4
[0036]如实施例1所述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在步骤S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胚芽发育:将山丹野胡萝卜种子依次进行冷却、第一次温水浸泡和放置;S2.打破休眠:将经过步骤S1所述放置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进行第二次温水浸泡;S3.抱芽:对经过步骤S2处理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进行湿砂催芽,得到抱芽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还包括步骤S3后的步骤S4播种:将步骤S3得到的所述抱芽后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依次播种在苗床上、覆盖细土并在荫蔽条件下生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冷却在0℃下进行15—20天,所述第一次温水浸泡在3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所述放置在0℃下放置5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第二次温水浸泡在3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丹野胡萝卜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恒鑫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雅涛鑫业智慧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