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稻种植
,具体为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从种子发芽到谷粒成熟全生育期中,经过生根、长叶、分孽、穗分化、孕穗、开花、灌浆到成熟,每一个生育期对外界条件即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养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只有掌握它的生长规律,不断提高水稻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其中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对种子进行浸种与催芽,其中把清选好的种子浸入咪酰胺溶液中浸种,每天搅拌一次。要求是应达到累计积温100度,即水温10度浸种10天,水温15度浸种7天,水温20度浸种5天,才能吸足水分,种子才能保证芽齐、芽壮。否则极易造成不出芽就加温,结果造成烧种现象,使种子失去发芽能力,把浸好的种子用50度的温水提温,放在30厘米厚的稻草上用塑料布后包好,上面盖上棉被,温度控制在30
‑
32度。经常翻动,保证温度均匀,大约36小时或48小时,有80%的种子露出白尖时即为破胸。破胸后把温度降到25度进行催芽。当80%的种子芽长3毫米,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包括中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体(1)的上表面与上壳体(2)的下表面焊接,所述中壳体(1)的下表面与下壳体(3)的上表面焊接,所述中壳体(1)的内壁与滑筒(4)的表面搭接,所述滑筒(4)的内壁卡接有网兜(5),所述网兜(5)的上表面与定位环(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筒(4)的内壁与固定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的上表面通过螺纹套卡接在蜗杆(8)的表面,所述蜗杆(8)的顶端与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6)的内壁与导料筒(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料筒(11)的底端与积水盘(1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积水盘(12)的下表面与闭水环(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闭水环(13)的入水口卡接在中壳体(1)的表面,所述下壳体(3)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板(15),所述密封板(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催芽盘(14),所述下壳体(3)内壁的下表面与集水盒(20)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集水盒(20)内壁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二排水管(23),所述中壳体(1)的内壁卡接有入水管(21)和第一排水管(22),所述中壳体(1)的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岭,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楚创高科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