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07668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针对现有农作物杀菌剂单独使用效果不好,联用时不同的杀菌剂间又可能产生拮抗,不一定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叶菌唑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杀菌剂
,具体涉及一种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叶菌唑,又名羟菌唑,是一种新型、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叶菌唑田间施用对谷类作物壳针孢、链孢霉和柄锈菌植病有卓越效果,其作用机理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C

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虽然作用机理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活性谱差别较大。同传统杀菌剂相比,剂量极低而防治谷类植病却很广。因此,叶菌唑通常被用来防治小麦壳针孢、穗镰刀菌、叶锈病、条锈病、白粉病、颖枯病;大麦矮形锈病、白粉病、喙孢属;黑麦喙孢属、叶锈病;燕麦冠锈病,一小黑麦(小麦与黑麦杂交)叶锈病、壳针孢等。但是,单菌叶菌唑杀菌谱比较窄,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弱。
[0003]吡唑醚菌酯,化学名称为N

[2

[[1

(4

氯苯基)吡唑
‑3‑
基]氧甲基]苯基]‑
N

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化学式为C19H18N3O4Cl。它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
[0004]但单剂吡唑醚菌酯杀菌谱比较宽,虽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防治效果优异,但对小麦叶锈病、条锈病的防治效果较弱。
[0005]由此可见,在农作物杀菌时,单独使用叶菌唑或吡唑醚菌酯的效果都不尽理想,还有待提高杀菌效果,目前,还未见有是否可将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联用,如何联用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农作物杀菌剂单独使用效果不好,联用时不同的杀菌剂间又可能产生拮抗,不一定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组成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叶菌唑1

50份,吡唑醚菌酯1

60份,辅料20

98份。
[0009]优选的,上述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组成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叶菌唑1

30份,吡唑醚菌酯1

30份,辅料20

98份。
[0010]其中,上述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为悬浮剂,所述的辅料包括:纯净水、乳化剂、黄原胶和苯甲酸钠。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辅料中,纯净水:乳化剂:黄原胶:苯甲酸钠的重量比为30

80:6

10:0.5

1:0.5

1。进一步的,所述的乳化剂为OP

10、烷基苯磺酸钠或蛋白质中的至少一种。
[0012]进一步的,上述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为可分散油悬浮剂,所述的辅料包括:甲酯化植物油、乳化剂和有机膨润土。
[0013]进一步的,所述辅料中,甲酯化植物油:乳化剂:有机膨润土的重量比为30

80:10

15:1

2。进一步的,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脂肪胺盐或乙醇铵盐中的至少一种。
[0014]其中,所述的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中,原料的粒径为2

5um。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纯净水、乳化剂、黄原胶和苯甲酸钠加入叶菌唑、吡唑醚菌酯中,分散、剪切,加入研磨机中精磨,研磨至粒径为2

5um即可;
[0017]或将甲酯化植物油、乳化剂和有机膨润土加入叶菌唑、吡唑醚菌酯中,分散、剪切,加入研磨机中精磨,研磨至粒径为2

5um即可。
[0018]其中,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研磨时温度为<40℃。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禾谷类植物、瓜果或蔬菜中的白粉病、赤霉病、网斑病、根腐病、褐斑病、褐轮斑病、灰霉病、叶斑病、茶饼病的用途。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筛选出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时,能够起到显著的协同增效的作用。联用情况下,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可以用于防治发生在禾谷类、瓜果或蔬菜作物上的赤霉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褐斑病、褐轮斑病、灰霉病、叶斑病、茶饼病等真菌病害,效果好于单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叶菌唑系以茎叶处理达到防治病害目的,它不会由茎叶部向谷粒处渗透。其具有较广的杀菌谱,兼具内吸、保护及治疗作用。它的作用机理虽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活性谱则差别较大,持效期5~6周。虽然叶菌唑的杀菌作用强,但单独使用时,对小麦赤霉病等的防治能力还很弱,有待提高。
[0023]目前,有多种叶菌唑与其他杀菌剂的组合物,以提高叶菌唑的使用范围与杀菌效果,但还未见到有与吡唑醚菌酯一起使用的杀菌组合物。
[0024]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酣类杀菌剂,本专利技术经过大量的筛选实验后发现,两者联用,能够提高吡唑醚菌酯的杀菌效果,扩大杀菌谱,减少用量,减少重复用药的人工成本和机械成本。特别的,当叶菌唑为1

30份,吡唑醚菌酯为1

30份,辅料为20

98份时,该组合杀菌剂的杀菌效果最好。
[0025]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病菌不易产生抗性,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按一定的比例复配,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褐斑病、褐轮斑病、灰霉病、叶斑病、茶饼病等真菌病害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各单剂的用药量,降低农药成本,且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
性要求。
[0026]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所述范围内。
[0027]实施例1

8制备本专利技术的杀菌剂并用于小麦的杀菌
[0028]杀菌剂的组成如下表1所示。
[0029]表1不同杀菌剂的组成
[0030][0031][0032]实施例1

4的杀菌剂辅料组成为:纯净水50kg,烷基苯磺酸钠10kg,黄原胶1kg,苯甲酸钠1kg。
[0033]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叶菌唑1

50份,吡唑醚菌酯1

60份,辅料20

9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叶菌唑1

30份,吡唑醚菌酯1

30份,辅料20

9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为悬浮剂,所述的辅料包括:纯净水、乳化剂、黄原胶和苯甲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中,纯净水:乳化剂:黄原胶:苯甲酸钠的重量比为30

80:6

10:0.5

1:0.5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为可分散油悬浮剂,所述的辅料包括:甲酯化植物油、乳化剂和有机膨润土。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传玉赵明鑫蒋玉山王伟胜
申请(专利权)人:韩农黑龙江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