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433MHZ及4G通信转发控制系统的网关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433MHZ及4G通信转发控制系统的网关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目前现有的网关装置大多是以WIFI、ZigBee组网转发,进行数据信息交互,其WIFI通信是短距离、稳定性相对性较差,连接较多节点后会影响无线稳定性和速度下降,其ZigBee是低数据速率、短距离通信。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433MHZ及4G通信转发控制系统的网关装置。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433MHZ及4G通信转发控制系统的网关装置,能够降低传输过程中的干扰以提高传输性能,解决通信距离短、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基于433MHZ及4G通信转发控制系统的网关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MCU1、中央处理器MCU2、无线传输模块、GPS模块、4G模块和RS232串口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MCU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433MHZ及4G通信转发控制系统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MCU1、中央处理器MCU2、无线传输模块、GPS模块、4G模块和RS232串口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MCU1和所述中央处理器MCU2均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所述GPS模块、所述4G模块和所述RS232串口模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433MHZ及4G通信转发控制系统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MCU1包括主芯片U4,所述主芯片U4的第1脚连接有3.3伏供电端;所述主芯片U4的第5脚并联连接第一晶体振荡器Y1的一端和第六电容C6的一端,所述主芯片U4的第6脚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晶体振荡器Y1的另一端和第七电容C7的一端,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主芯片U4的第8脚并联连接接地端和第八电容C8的一端,所述主芯片U4的第9脚与所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后连接3.3伏供电端;所述主芯片U4的第24脚并联连接3.3伏供电端和第十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芯片U4的第23脚连接后接地;所述主芯片U4的第36脚并联连接3.3伏供电端和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所述主芯片U4的第35脚与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主芯片U4的第48脚并联连接有3.3伏供电端和第九电容C9的一端,所述主芯片U4的第44脚、第47脚和所述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所述主芯片U4的顶端第43脚连接GPS模块U5第1脚,控制GPS模块工作;所述主芯片U4还连接有第一插接件P1,所述第一插接件P1的第1脚和第2脚连接3.3伏供电端,所述第一插接件P1的第7脚连接所述主芯片U4的第34脚,第9脚连接所述主芯片U4的第37脚,第4脚、第6脚、第8脚、第10脚连接后接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433MHZ及4G通信转发控制系统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MCU2包括主芯片U6,所述主芯片U6的第1脚连接有3.3伏供电端;所述主芯片U6的第5脚并联连接有第一晶体振荡器Y2的一端和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所述主芯片U6的第6脚并联连接有第一晶体振荡器Y2的另一端和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主芯片U6的第8脚并联连接有接地端和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所述主芯片U4的第9脚与所述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后连接3.3伏供电端;所述主芯片U6的第24脚并联连接有3.3伏供电端和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芯片U4的第23脚连接后接地;所述主芯片U6的第36脚并联连接有3.3伏供电端和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所述主芯片U6的第35脚与所述第十八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主芯片U6的第48脚并联连接有3.3伏供电端和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所述主芯片U6的顶端第44脚、第47脚和所述第十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邓,李强,陈伟,魏雪祥,黄莉,毛友财,彭小洪,于江,何静,罗斌,袁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创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