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刺性能的纺织结构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495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刺性能的纺织结构材料,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纺织结构材料的编织工艺中纺织结构材料的编织方向根据线圈结构图自下而上进行编织;所述纺织结构材料由多个鳞片结构单元相互连接而成;所述鳞片结构单元包括连接部分和鳞片主体部分,鳞片主体部分中上部分为长方形结构,下部分为弧形结构;连接部分分为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均以纱线成圈的方式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平面结构防刺织物组织点暴露过多和增强处理后织物整体发硬不适于穿戴的问题,同时改善塔接式防刺装备鳞片易脱落、易形成防刺漏洞的现象,以提高织物的防刺性能及穿戴灵活性,并有效降低防刺织物的重量和叠加层数。和叠加层数。和叠加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刺性能的纺织结构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刺性能的纺织结构材料,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0002]刀具刺伤是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日益严峻的形势促使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个体防刺装备的研究力度。具有鳞片结构防刺装备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集中在3D打印鳞片、树脂鳞片、可弯折的金属、岩石等材质的薄片塔接等生物鳞片结构和形状的模拟上,同时通过粗纤维、铆钉、金属丝等进行连接,这种防刺装备重量高,可弯折性差,在使用过程中易挫断连接材料,造成鳞片脱落,形成防刺漏洞。
[0003]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发展促进了柔性防刺装备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防刺服多由30~50层的平面结构织物复合而成,重量高、尤其灵活性差,限制了穿着者的使用积极性。在织物结构方面,多以机织布、无纬布以及经编间隔织物、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等平面纺织结构为主,直接用鳞片纺织结构做防刺材料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以鳞片结构织物进行复合增强处理的实例也非常罕见。
[0004]相比于塔接式和平面纺织结构材料,鳞片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刺性能的纺织结构材料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织工艺中纺织结构材料的编织方向根据线圈结构图自下而上进行编织;所述纺织结构材料由多个鳞片结构单元相互连接而成;所述鳞片结构单元包括连接部分和鳞片主体部分,鳞片主体部分的上部分为长方形结构,下部分为弧形结构;连接部分分为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均以纱线成圈的方式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织工艺中纺织结构材料起底后先进行连接部分的编织,后进行鳞片主体部分的编织,此后形成循环;纺织结构材料起底部分在编织到边缘部分前一行时不脱圈,此后进行纺织结构材料两边边缘部分的编织,至此,纺织结构材料的连接部分编织完成;连接部分编织完成后进行鳞片主体部分的编织,这一部分单独编织,仅在相邻横向连接处与连接部分未脱圈的一排线圈有连接,一直到鳞片主体部分编织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结构材料中鳞片主体部分编织完成后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即重新编织连接部分,并与上一个循环连接部分未脱圈的线圈相穿套,即第一个循环未脱圈的线圈和下一个循环的未脱圈线圈以部分集圈的方式进行完全连接,由于鳞片主体部分高度的存在,相邻两个纵向连接部分通过线圈连接后纺织结构材料会收紧,从而使鳞片织物相互覆盖折叠。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丕波刘青蒋高明吴光军郑培晓陈超余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