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物池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648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生物池反应系统。该反应系统利用自动液位检测和反冲相互结合的结构来处理载体过滤栅网堵塞问题,并通过多道拦截结构来降低特效载体流失;该反应系统在反应池底部设置排泥槽并通过两侧池底倾斜面将污泥集中到排泥槽排出,提高了排泥效率;该反应系统在过滤层内设置多个曝气模块以解决曝气不均的问题并通过刮平模块平整载体层的表面;该反应系统利用多个溢流池加速反冲洗水中杂质的沉淀并通过排泥槽快速排出。杂质的沉淀并通过排泥槽快速排出。杂质的沉淀并通过排泥槽快速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生物池反应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废水处理
,涉及ABR结构的改进,尤其是一种高效生物池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ABR(Advanced Biological Reactor)高效生物反应器是一种世界最新型的用于去除污水中极难降解的有机物的好氧生物反应器,主要去除指标为COD,同时对高盐等污染物有极强的耐受性,适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其出色的效率和产水质量,顺应污水提标提质提效要求,得以在中石化范围内推广。ABR具有如下特点:超快速的启动,培养驯化7~10天即可通生产水;极佳的稳定性,耐高盐、耐杀菌、抗冲击;超低运维费用,特效菌群不需定期补加,高效载体补充量低于2%/年,紧凑化的布局,无氧化、吸附单元,占地面积小。
[0003]随着ABR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反应池1出水端9设置有长方形的载体过滤栅网3,但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载体过滤栅网堵塞的情况,现有技术中需要工作人员经常性的巡检,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有时候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污水溢流到排水池5内,使排水中污染物增加。2.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生物池反应系统,包括反应池、排水池和产水池,在反应池出水端设置有载体过滤栅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过滤栅网处设置有液位检测模块,在排水池处设置有反冲模块;所述液位检测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反冲模块的控制端和反应池进水端的进水阀控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池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池内设置有拦截滤网,所述产水池的进水端设置有拦截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池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池内设置有支撑板、进水管、排泥管和过滤层,反应池池底设置有排泥槽,所述排泥槽一侧或两侧的池底为倾斜面,排泥槽一端的反应池的池壁上设置有排泥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池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多个滤砖,该多个滤砖上端面设置所述过滤层,多个滤砖设置在反应池底部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梁上,纵向排列的多个滤砖底面的凹槽相互连通并形成通道,多个通道内设置有曝气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池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曝气模块呈矩阵形状排列的设置在支撑板上方的过滤层中,反应池设置的进气总管向多个曝气模块供气,所述反应池设置有用于平整载体层表面的刮平模块;反应池一侧设置有多个进气分管,每个进气分管均分别与所述矩阵形状中的每列曝气模块连通,每个进气分管的一端均与反应池一侧设置的进气总管连通,每个进气分管的另一端均与同侧的反应池池壁保留间隙;反应池另一侧设置有多个进气分管,反应池另一侧的多个进气分管与反应池一侧的多个进气分管相互交错设置,反应池另一侧的多个进气分管的另一端均与反应池另一侧设置的另一个进气总管连通,反应池另一侧的多个进气分管的一端均与反应池同侧的池壁保留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池反应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朱海林王晓龙吴玉波贾馨蒋哲一潘兆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德鑫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