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充型重力补缩装置及工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41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低压充型重力补缩装置及工艺方法,包括存有浇注液的低压炉体和带有型腔的铸型,在型腔的底部或侧面设有内浇口,内浇口连通浇道,浇道的入口与升液管的出液管口相连通,升液管的进液管口伸入低压炉体的浇注液中,用于在低压炉体内的压力下将浇注液依次通过升液管、浇道和内浇口浇注至型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消了保压,型腔没有完全充满也不会产生背压,浇注液是在自然重力状态下凝固的,因此相应也就不存在低压浇注所存在的缺点,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也避免了坩埚内径偏差、炉体密封不良导致的执行压力不准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充型重力补缩装置及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砂型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充型重力补缩装置及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低压铸造在充型结束之后为了让铸件补缩及防止金属液回流,需要有“保压”工序,直至靠近升液管浇注系统凝固,铸型(砂包)才能移开低压浇注炉,该点带来以下问题:1、保压时间长,一般会要几至十几分钟时间,生产效率不高;2、为了铸件补缩需要,铸件的下部一般设计较大的冒口,降低了工艺出品率及增加了砂芯重量,增加了生产成本;3、由于凝固阶段的保压作用,为保证由于砂型需要承受压力而不破裂,砂型壁厚设计上需要比常规重力浇注工艺要设计得厚些,相应也增加了砂芯重量,增加了生产成本;4、由于凝固阶段的保压作用,金属液会在压力作用下渗入砂芯表面的砂粒间隙中,这样会导致铸件表面非常粗糙,为改善该问题,需要对提前砂芯上涂料及烘干,此块不仅增加了不少生产成本,同时由于上涂料、烘干工序异常也可能会导致铸件尺寸、气孔等问题;5、由于坩埚内液面高度与理论高度的偏差及炉体存在一定的泄露等原因,通常会导致设定的压力达不到实际需求的压力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充型重力补缩装置,包括存有浇注液的低压炉体(1)和带有型腔(21)的铸型(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型腔(21)的底部或侧面设有内浇口(22),所述内浇口(22)连通浇道(23),所述浇道(23)的入口与升液管(3)的出液管口相连通,所述升液管(3)的进液管口伸入低压炉体(1)的浇注液中,用于在低压炉体(1)内的压力下将浇注液依次通过升液管(3)、浇道(23)和内浇口(22)浇注至型腔(2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充型重力补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炉体(1)的顶部设有炉盖(11),使得低压炉体(1)的内部构成密封腔体,所述炉盖(11)上设有连通该密封腔体的加压口及加压通道(111),所述加压口及加压通道(111)连通相应的低压控制柜(4),以便于通过压缩空气调节低压炉体(1)内的施加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充型重力补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21)的上部设有冒口(24),所述冒口(24)内设有液面高度探测装置(5),用于检测型腔(21)内的液面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充型重力补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液管(3)的上方设有液位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升液管(3)内浇注液的悬浮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充型重力补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浇道(23)的入口与升液管(3)的出液管口之间设有浇注截止闸板(7),所述浇注截止闸板(7)连接至浇注截止气缸(8)的驱动端上,用于在浇注截止气缸(8)的驱动下截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龙王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