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溯涵专利>正文

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及其烤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348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及茶叶烤制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及其烤制工艺,该设备包括用于加热的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反向转动设置有圆锥状加热的内筒,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设置有转动的翻动部,所述内筒与所述翻动部同步转动,所述内筒的内壁靠底部位置处转动设置有螺旋杆,所述翻动部通过锥齿轮组驱使螺旋杆围绕螺旋杆自身轴线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的内筒以及在内筒内与内筒转动方向相反的螺旋杆对茶叶进行初步的预热处理,并借助外筒中转动的翻动部进行翻动烘烤,同时采用翻转叶上的第一刮齿与第二刮齿配合,实现对茶叶的掀起、翻转并侧向推移,取代了传统输送带式的输送结构,空间利用率高。空间利用率高。空间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及其烤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烤制处理工艺
,具体的说是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及其烤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叶的生产主要包括摊晾、杀青、揉捻、滚炒、筛分并烘干等工艺过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100

150℃的高温处理,在杀青等高温处理过的温度可高达250

270℃。现有的茶叶烤制机仅仅对茶叶进行单次的转动烘烤,即完成对茶叶的烤制,导致部分茶叶还没有完全的被烤制完成,还需要重新的回炉加热重新烤制处理;也有采用长流水线体烘烤的方式,多为直线线体结构,这种设备投入后会占据厂区的较长的尺寸空间,且设备的成本投入也相对较大,设备应用也因此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现为了满足上述对茶叶进行充分加热烤制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及其烤制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包括用于加热的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反向转动设置有圆锥状加热的内筒,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设置有转动的翻动部,所述内筒与所述翻动部同步转动,所述内筒的内壁靠底部位置处转动设置有螺旋杆,所述翻动部通过锥齿轮组驱使螺旋杆围绕螺旋杆自身轴线转动。
[0006]所述螺旋杆与所述内筒的转动方向相反。
[0007]所述外筒的一端面设置有外端板,所述翻动部包括安装在外端板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外端板并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地设有偶数个转杆,每个转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翻转叶,在转盘转动时,翻转叶受对应转杆牵拉在外端板内壁上设有的环槽导向作用下圆周转动。
[0008]所述翻转叶按照圆周方向两两形成独立的一组,每组中的两个翻转叶之间通过偏心设置的连接片连接,翻转叶在运动至外筒内壁的最底侧时,使茶叶被掀起、翻转并侧向推移。
[0009]所述翻转叶在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状态,每组中的两个翻转叶中按照翻转叶圆周转动方向上处于前方的翻转叶的下端设有一排间隔均匀的第一刮齿,该排第一刮齿排列后的处于两端的第一刮齿正好位于该翻转叶的两端,另一翻转叶的下端设有一排间隔均匀的且与第一刮齿错位分布的第二刮齿,第一刮齿之间的间距d不超过第二刮齿的齿宽;
[0010]所述第一刮齿与第二刮齿结构相同,在第一刮齿上朝着与翻转叶圆周转动方向相同的一侧设有楔形阻挡部、与楔形阻挡部贴合且位于楔形阻挡部靠近外端板的一侧的类螺旋刮面部,该类螺旋刮面部用于将茶叶掀起、翻转并侧向推移至与该类螺旋刮面部相邻的另一第一刮齿或第二刮齿的间隙中;
[0011]内筒直径较大的一端位于所述外筒的内部,所述内筒直径较小的一端位于所述外筒的外侧。
[0012]内筒直径较大的一端端面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到对应的转杆上,所述内筒直径较小的一端外壁通过轴承与所述外筒外侧一端的挡板相连接。
[0013]所述内筒直径较小的一端外侧开设有用于对该端口下半侧进行遮挡的门板,所述门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挡板的外侧,所述挡板的外侧靠下方铰接有向上开启的出料门。
[0014]所述螺旋杆通过输入锥齿轮与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输出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旋杆的轴线与所述内筒内壁的下侧母线相平行,且所述螺旋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门板上。
[0015]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可以是发热丝,用于对筒内的茶叶进行加热。
[0016]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的烤制工艺,所述工艺步骤如下:
[0017]步骤一:预热处理,将醇化后的茶丝从内筒的外端口依次均匀放入,设定内筒的烘烤的温度为90℃

95℃,启动电机,驱使内筒开始转动,同时借助于锥齿轮组驱使螺旋杆围绕螺旋杆自身轴线转动,使得茶叶在内筒内被均匀的预加热;
[0018]步骤二:换仓处理,预加热处理后的茶叶经过螺旋杆被均匀从内筒的直径较大的一端排出并落入到外筒的底部内壁处;
[0019]步骤三:烤制处理,外筒内部的烘烤温度设置110℃

115℃,电机转动的同时也会驱使翻转叶做围绕着内筒轴线的圆周运动,翻转叶在重力作用下且低速圆周运动时呈竖直状态,当运动至外筒底部内壁处时,一排第一刮齿会将预热后的茶叶掀起、翻转并侧向推移至与该第一刮齿相邻的另一第一刮齿的间隙中;
[0020]步骤四:紧随该翻转叶运动的另一个翻转叶上的一排第二刮齿则正好将被第一刮齿推移换位后的茶叶继续执行掀起、翻转并侧向推移至与该第二刮齿相邻的另一第一刮齿的间隙中;
[0021]步骤五:依次圆周转动循环,茶叶在外筒内部进行烤制的过程中,依次被朝着出料门所在方向推进,直至完成烤制后取出。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的内筒以及在内筒内与内筒转动方向相反的螺旋杆对茶叶进行初步的预热处理,并借助外筒中转动的翻动部进行翻动烘烤,同时采用翻转叶上的第一刮齿与第二刮齿配合,实现对茶叶的掀起、翻转并侧向推移,取代了传统输送带式的输送结构,空间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立体示意图一;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立体示意图二;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半剖面立体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相邻的两个翻转叶平铺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刮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单个刮离后的茶条运动示意图;
[0032]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在茶叶持续供料以后的茶叶被刮时的茶条分布示意图。
[0033]图中:1、外筒;11、外端板;111、环槽;12、挡板;13、出料门;2、内筒;21、门板;211、支撑杆;22、连杆;3、翻动部;31、电机;32、转盘;33、转杆;34、翻转叶;35、连接片;36、输出锥齿轮;37、第一刮齿;38、第二刮齿;39、类螺旋刮面部;40、楔形阻挡部;4、螺旋杆;41、输入锥齿轮;5、预热后茶叶;51、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包括用于加热的外筒1,所述外筒1的内部反向转动设置有圆锥状加热的内筒2,所述外筒1和所述内筒2之间设置有转动的翻动部3,所述内筒2与所述翻动部3同步转动,所述内筒2的内壁靠底部位置处转动设置有螺旋杆4,所述翻动部3通过锥齿轮组驱使螺旋杆4围绕螺旋杆4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加热的外筒(1),所述外筒(1)的内部反向转动设置有圆锥状加热的内筒(2),所述外筒(1)和所述内筒(2)之间设置有转动的翻动部(3),所述内筒(2)与所述翻动部(3)同步转动,所述内筒(2)的内壁靠底部位置处转动设置有螺旋杆(4),所述翻动部(3)通过锥齿轮组驱使螺旋杆(4)围绕螺旋杆(4)自身轴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一端面设置有外端板(11),所述翻动部(3)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有转盘(32),所述转盘(32)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地设有偶数个转杆(33),每个转杆(33)远离转盘(3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翻转叶(34),翻转叶(34)受对应转杆(33)牵拉在外端板(11)内壁上设有的环槽(111)导向作用下圆周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叶(34)按照圆周方向两两形成独立的一组,每组中的两个翻转叶(34)之间通过偏心设置的连接片(35)连接,翻转叶(34)在运动至外筒(1)内壁的最底侧时,使茶叶被掀起、翻转并侧向推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叶(34)在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状态,每组中的两个翻转叶(34)中按照翻转叶(34)圆周转动方向上处于前方的翻转叶(34)的下端设有一排间隔均匀的第一刮齿(37),该排第一刮齿(37)排列后的处于两端的第一刮齿(37)正好位于该翻转叶(34)的两端,另一翻转叶(34)的下端设有一排间隔均匀的且与第一刮齿(37)错位分布的第二刮齿(3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刮齿(37)之间的间距d不超过第二刮齿(38)的齿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茶叶进行充分烤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齿(37)与第二刮齿(38)结构相同,在第一刮齿(37)上朝着与翻转叶(34)圆周转动方向相同的一侧设有楔形阻挡部(40)、与楔形阻挡部(40)贴合且位于楔形阻挡部(40)靠近外端板(11)的一侧的类螺旋刮面部(39),该类螺旋刮面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溯涵
申请(专利权)人:王溯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