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源堂专利>正文

光盘盒的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04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盘盒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顶壳,其为一容置半体,该顶壳边缘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一凸耳,该第一凸耳上并形成一上扣单元;以及 一底壳,其为另一容置半体,并与该顶壳一侧连接,该底壳边缘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二凸耳,该第二凸耳与该顶壳的第一凸耳相互对应,该第二凸耳上并形成一下扣单元,该下扣单元可与底壳的上扣单元相互扣合,该底壳中心处凸设有一承座装置,该承座装置是由一圆平面及一圆柱面所形成的中空圆柱状,该圆平面外侧近边缘处间隔设有数个较薄的凹陷部,该圆柱面上间隔设有数个凸块。(*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盘盒的结构改良,特别是涉及一种更加轻巧、细薄及不占空间的新型光盘盒,其更可稳固卡扣光盘片,并避免发生光盘片刮伤及受损。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一种公知光盘盒的立体图,该光盘盒10由一顶壳11及一底壳12所构成,该顶壳11两侧边分别设有侧边板111,该底壳12一侧枢设于顶壳11的一侧,以方便使该底壳12及顶壳11可呈一对开的状态。该底壳12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一卡扣装置121,该卡扣装置121由底壳12中突起而呈对等的L瓣状片123,该卡扣装置121周围设有一容置空间122,该容置空间122用以置放光盘片(图略),且光盘片的中心圆孔(图略)套设于卡扣装置121上,借以达到卡扣光盘片的目的,并避免光盘片掉落。但是,上述公知的光盘盒10,该顶壳11盖合于底壳12时,其所形成的光盘盒10因两侧边分别设有侧边板111,因此,导致整体的厚度较厚,而存在有不够细薄及占用太多空间的缺陷,且无法凸显光盘片具有轻巧、细薄的优点。另外,该卡扣装置121由底壳12中突起而呈对等的L瓣状片123所构成,且光盘片的中心圆孔是套设于卡扣装置121内,使用者经长期不断拿取及放置光盘片的动作,容易使卡扣装置121的L瓣状片123断裂,导致该卡扣装置121丧失卡扣光盘片的功能。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光盘盒,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可待加以改进。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盒的结构改良,具有不占空间的特性,借以增加使用者在使用上的方便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盒的结构改良,可彻底杜绝公知光盘盒底壳中心处的卡扣装置的L瓣状片断裂,有效防止光盘盒丧失卡扣光盘片的功能,借以保护光盘片,达到避免光盘片刮伤或受损的功效。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盒的结构改良,具有轻巧、细薄的光盘盒,可有效节省材料,借以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盘盒的结构改良,其关键在于包括一顶壳,其为一容置半体,该顶壳边缘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一凸耳,该第一凸耳上并形成一上扣单元;以及一底壳,其为另一容置半体,并与该顶壳一侧连接,连接后可与该顶壳呈一对开的状态,该底壳边缘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二凸耳,该第二凸耳与该顶壳的第一凸耳相互对应,该第二凸耳上并形成一下扣单元,该下扣单元可与底壳的上扣单元相互扣合,该底壳中心处凸设有一承座装置,该承座装置是由一圆平面及一圆柱面所形成的中空圆柱状,该圆平面外侧近边缘处间隔设有数个较薄的凹陷部,该圆柱面上间隔设有数个凸块。所述的光盘盒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壳中心设有一圆孔或承座装置。所述的光盘盒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壳及底壳调配成不同颜色,并印制有各种不同图案。所述的光盘盒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部上形成有破孔。由此可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盘盒的结构改良,该光盘盒包括一顶壳及一底壳所构成;该顶壳及底壳各自为一容置半体,该顶壳连接于底壳的一侧,连接的该顶壳及底壳并可呈一对开的状态,借以组合成一轻巧、细薄的光盘盒,该顶壳上形成一第一凸耳,该第一凸耳上形成一上扣单元,该底壳上形成一第二凸耳,该第二凸耳形成一下扣单元,该顶壳的第一凸耳并与底壳的第二凸耳相互对应,以方便该上扣单元可与下扣单元相互扣合,避免光盘盒内的光盘片掉落。该底壳中心处凸设有一承座装置,该承座装置可供一光盘片的中心圆孔套设,该承座装置是由一圆平面及一圆柱面所形成的中空圆柱状,该圆柱面上间隔设有数个凸块,该圆平面外侧近边缘处间隔设有数个较薄的凹陷部,当光盘片中心的圆孔套设于该承座装置上时,可使该数个较薄的凹陷部呈一内缩状态,并使数个凸块稳固卡扣于光盘片中心圆孔上,以使其稳固卡扣光盘片。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所示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公知光盘盒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A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详图;图2B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详图;图3是承座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的4-4线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的5-5线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该光盘盒20是采用注塑成型并以一体成型的方法所制成,且可调配不同颜色使其多样性,该光盘盒20表面还可印制各种不同图案,该光盘盒20内可容置一光盘片24(如图4所示)。该顶壳21及底壳22各自为一容置半体,该顶壳21及底壳22盖合时,其高度恰与光盘片的厚度相等,借以缩小整体光盘盒20的体积,达到轻巧、细薄的目的,以有效节省空间及方便使用者携带或收藏。请参阅图2及图2B所示,该顶壳21连接于底壳22的一侧,连接后的该顶壳21及底壳22并可呈一对开的状态,该顶壳21边缘位置处的一侧形成一第一凸耳211,该第一凸耳211上并形成一上扣单元212,该底壳22边缘位置处的一侧形成一第二凸耳221,该第二凸耳221并形成一下扣单元222,该顶壳21的第一凸耳211并可与底壳22的第二凸耳221相互对应,以方便该上扣单元212与下扣单元222相互扣合。请参阅图2、图2A、图3及图4所示,该底壳22中心处凸设有一承座装置23,该承座装置23可供光盘片24中心的圆孔241套设(如图4所示),该承座装置23是由一圆平面231及一圆柱面232所形成的中空圆柱状,该圆柱面232上间隔设有数个凸块233,该数个凸块233是用以卡扣光盘片24中心的圆孔241边缘,借以将光盘片24固定于光盘盒20的底壳22内,并达到避免光盘片24掉落的目的。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该圆平面231外侧近边缘处间隔设有数个较薄的凹陷部234,该凹陷部234上可形成破孔,以方便使用者将光盘片24快速取出。当光盘片24中心的圆孔241套设于该承座装置23上时,可使该数个较薄的凹陷部234呈一内缩状态,并使数个凸块233稳固卡扣于光盘片24中心的圆孔241上,使其达到稳固卡扣光盘片24的目的。请参阅图6所示,其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该实施例中,该顶壳21中心设有一圆孔213,该圆孔213与底壳22中心处的承座装置23相对应,以方便该承座装置23可与顶壳21的圆孔213相互卡合,借以使该顶壳21可与底壳22紧密盖合。请参阅图7所示,其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该实施例中,该顶壳21 上也可设一承座装置23,借以增加光盘片24的收藏数量;其余的结构及连接方式等,均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予以赘述。如上所述,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光盘盒的结构改良,至少具有以下诸多的优点(1)具轻巧、细薄的光盘盒20可容置光盘片,避免光盘片24刮伤受损,并增加使用者携带及收藏的方便性。(2)具有不占空间的特性,可增加使用者在使用上的方便性。(3)可更加稳固卡扣光盘片24,避免发生光盘片刮伤受损。(4)可节省大量的制造材料,更可降低制造成本。(5)可彻底杜绝公知光盘盒20的L瓣状片的断裂。(6)方便使用者快速开启光盘盒20,顺利取出光盘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进行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盘盒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顶壳,其为一容置半体,该顶壳边缘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一凸耳,该第一凸耳上并形成一上扣单元;以及一底壳,其为另一容置半体,并与该顶壳一侧连接,该底壳边缘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二凸耳,该第二凸耳与该顶壳的第一凸耳相互对应,该第二凸耳上并形成一下扣单元,该下扣单元可与底壳的上扣单元相互扣合,该底壳中心处凸设有一承座装置,该承座装置是由一圆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源堂
申请(专利权)人:杨源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