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596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输入模块,与第一节点相连接,根据预充电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充电;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接,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和时钟信号提供栅极驱动信号和传递信号;以及下拉稳定模块,与所述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接,在下拉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维持于低电平;其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用于在自举阶段根据所述传递信号对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下拉稳定模块进行反馈充电,以将所述第一节点维持在高电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栅极驱动单元能够有效防止工作过程中薄膜晶体管漏电,从而提高其稳定性。从而提高其稳定性。从而提高其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装置将显示数据通过传输设备显示到显示面板上,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以及电泳显示器(Electro

Phoretic Display,EPD)。
[0003]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趋向于高集成度和低成本方向。现有技术将集成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 in Array,GIA)直接集成在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GIA电路通常包括多个级联栅极驱动单元,每个栅极驱动单元对应于与扫描线对应的一行或多行像素,以实现用于显示面板的扫描驱动器。这种集成技术可以节省栅极驱动电路占用的区域,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然而,现有技术的GIA电路在采用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铟镓锌氧化物)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时,因其Vgs大于等于零薄膜晶体管均会导通,因而栅极驱动单元工作时,其内部的薄膜晶体管存在漏电问题,降低了工作稳定性,导致栅极驱动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毁。
[0004]因此期待一种改进的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工作过程中薄膜晶体管漏电,从而提高其工作稳定性。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栅极驱动单元,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显示面板上对应的多条扫描线,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输入模块,与第一节点相连接,根据预充电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充电;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接,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和时钟信号提供栅极驱动信号和传递信号;以及下拉稳定模块,与所述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接,在下拉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维持于低电平;其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用于在自举阶段根据所述传递信号对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下拉稳定模块进行反馈充电,以将所述第一节点维持在高电位。
[0007]可选地,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输出开关管,所述输出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第一端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后,第二端根据所述时钟信号提供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第一传递开关管,所述第一传递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第一端接收所述时钟信号;第二传递开关管,所述第二传递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递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提供所述传递信号;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输出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第一预充
电信号,第二端接收第二预充电信号;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所述第一预充电信号,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为高电平时将所述传递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中间节点。
[0009]可选地,所述下拉稳定模块包括:第一维稳单元和第二维稳单元,所述第一维稳单元和所述第二维稳单元根据第一时序信号和第二时序信号的有效状态交替工作,以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和所述传递信号维持在第一低电平;维稳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节点为高电平时,关闭所述第一维稳单元和所述第二维稳单元;以及下拉单元,根据下拉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放电,其中,所述第一维稳单元和所述第二维稳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下拉单元对所述第一节点放电后,将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下拉至第二低电平。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维稳单元包括:第十三开关管,所述第十三开关管的控制端和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时序信号,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节点;第十五开关管,所述第十五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所述第一时序信号,第一端连接至第三节点,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低电平;连接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低电平之间的第七开关管和第八开关管,所述第七开关管和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以及,第十一开关管,所述第十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第一端与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连接至第一低电平;其中,所述第七开关管和所述第八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与所述传递信号的输出端连接,从而在所述传递信号为高电平时维持关断状态。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维稳单元包括:第十四开关管,所述第十四开关管的控制端和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二时序信号,第二端连接至第三节点;第十六开关管,所述第十六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所述第二时序信号,第一端连接至第二节点,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低电平;连接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低电平之间的第九开关管和第十开关管,所述第九开关管和所述第十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以及第十二开关管,所述第十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第一端与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连接至第一低电平;其中,所述第九开关管和所述第十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与所述传递信号的输出端连接,从而在所述传递信号为高电平时维持关断状态。
[0012]可选地,所述维稳控制单元包括:连接在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二低电平之间的第十九开关管和第二十开关管,所述第十九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十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连接在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二低电平之间的第十七开关管和第十八开关管,所述第十七开关管和所述第十八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
[0013]可选地,所述下拉单元包括:第五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下拉信号,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第六开关管,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所述下拉信号,第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连接至第一低电平;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为高电平时将所述传递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五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开关管的中间节点。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中,至少包括一级如上所述的栅极驱动单元的多级栅极驱动单元。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用于提供多个栅极驱动信号;数据驱动电路,用于提供多个灰阶数据;以及显示面板,所述显
示面板包括排列成阵列的多个像素单元以及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经由所述多条扫描线接收所述多个栅极驱动信号,从而按行选择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以及经由所述多条数据线按列接收所述多个灰阶数据,从而提供给选定的像素单元以实现图像显示。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栅极驱动单元,在自举阶段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压,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栅极驱动单元,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显示面板上对应的多条扫描线,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输入模块,与第一节点相连接,根据预充电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充电;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接,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和时钟信号提供栅极驱动信号和传递信号;以及下拉稳定模块,与所述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接,在下拉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维持于低电平;其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用于在自举阶段根据所述传递信号对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下拉稳定模块进行反馈充电,以将所述第一节点维持在高电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单元,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输出开关管,所述输出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第一端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后,第二端根据所述时钟信号提供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第一传递开关管,所述第一传递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第一端接收所述时钟信号;第二传递开关管,所述第二传递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递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提供所述传递信号;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输出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单元,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第一预充电信号,第二端接收第二预充电信号;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所述第一预充电信号,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为高电平时将所述传递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中间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单元,所述下拉稳定模块包括:第一维稳单元和第二维稳单元,所述第一维稳单元和所述第二维稳单元根据第一时序信号和第二时序信号的有效状态交替工作,以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和所述传递信号维持在第一低电平;维稳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节点为高电平时,关闭所述第一维稳单元和所述第二维稳单元;以及下拉单元,根据下拉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放电,其中,所述第一维稳单元和所述第二维稳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下拉单元对所述第一节点放电后,将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下拉至第二低电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栅极驱动单元,所述第一维稳单元包括:第十三开关管,所述第十三开关管的控制端和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时序信号,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节点;第十五开关管,所述第十五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所述第一时序信号,第一端连接至第三节点,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低电平;
连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祥利邹忠飞房耸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