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
‑
草共管养生态牧养箱
[0001]本技术适用于大面积自然水体的生态修复及渔业养殖,具体涉及一种鱼
‑
草共管养生态牧养箱。
技术介绍
[0002]历史原因,前期大面积的围网养殖、投饵养殖等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过多年的整治,自然水体中已基本拆除围网、退出养殖,现已由专门的政府部门或环保协会实施人工增殖放流、自然养殖。该措施虽降低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但产出往往较低。
[0003]大面积自然水体的生态修复,目前多为政府出资实施或购买服务或PPP类型的性质,小则数万平方大到数百万平方,涉及治理金额由几十万到数十亿不等,关注核心为水质、沉水植物覆盖度等水质、生态问题,水体中的鱼类种类、产量、渔获受益方等则基本不关注(入侵种除外)。对于养护工作,随面积的增大养护的难度也急剧增加。如何降低治理期的管理难度和增加收益也因政策性、专业性、思考问题角度等原因,仅在少量“水专项”项目、试验研究中简单体现鱼
‑
草共养、共治的工作或理念。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
‑
草共管养生态牧养箱,包括主箱体(13)、投放口(4)及捕鱼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3)内养殖有鱼类(7),且所述鱼类(7)为草食性和/或杂食性鱼类(7);所述主箱体(13)顶部固设有投放口(4),且所述主箱体(13)侧边固设有捕鱼口(5);所述主箱体(13)底部固设有积粪袋(6),且所述积粪袋(6)为锥形结构设计;所述主箱体(13)底部及积粪袋(6)底部间隔设有若干坠子(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
‑
草共管养生态牧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3)包括顶部骨架(1)及裙体,所述顶部骨架(1)上间隔设有若干加固杆(8),且所述裙体由大孔径尼龙网(2)和小孔径尼龙网(3)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
‑
草共管养生态牧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积粪袋(6)采用小孔径尼龙网(3)组成,且所述投放口(4)及捕鱼口(5)上设有大孔径尼龙网(2)。4.根据权利要求2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