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以太网数据流控制策略优化选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5644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换以太网数据流控制策略优化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对在交换以太网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速率约束控制策略;S30:若交换以太网中有相同优先级的数据流传输时,采用先进先出数据流控制策略;S50:若交换以太网中有不同优先级数据流传输时,采用严格优先级数据流控制策略;S70:若需要为低优先级数据流提供相对公平的发送机会,避免其持续等待造成“饥饿”现象,采用基于信用量的整形器控制策略;S90:若交换以太网中某个数据流类型具有严格实时性传输需求时,采用时分多址策略。采用时分多址策略。采用时分多址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换以太网数据流控制策略优化选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关键性系统通信网络优化设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交换以太网数据流控制策略优化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交换以太网具有高带宽和低成本等优势,广泛的应用基础使其具有丰富的商用货架产品技术支持,目前将其改造成为实时控制网络需求倍增。由于交换以太网使用尽力传(Best

Effort)通信策略,传输质量无保障,在安全关键性系统中进行应用时,需要增加相应的实时性保障机制,提供确定性的数据传输服务,保障数据流端到端延迟具有最坏上界。网络演算方法可用于计算数据流的端到端延迟最坏上界:利用到达曲线约束网络节点的输入数据流,利用服务曲线表征网络节点的最小服务能力,到达曲线和服务曲线之间的最大水平距离为此节点的延迟上界,而端到端延迟上界即为数据流所经路径上所有节点的延迟上界之和。
[0003]交换以太网由节点和全双工物理链路互连组成,其中,节点包括端系统和交换机,端系统又包括源端系统(简称源端)和目的端系统(简称目的端)。根据IEEE802.1Q标准,每个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换以太网数据流控制策略优化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对在交换以太网中传输的数据流采用速率约束控制策略;S30:若交换以太网中有相同优先级的数据流传输时,采用先进先出数据流控制策略;S50:若交换以太网中有不同优先级数据流传输时,采用严格优先级数据流控制策略;S70:若需要为低优先级数据流提供相对公平的发送机会,避免其持续等待造成“饥饿”现象,采用基于信用量的整形器控制策略;S90:若交换以太网中某个数据流类型具有严格实时性传输需求时,采用时分多址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约束控制策略包括:规定前后两个数据帧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当两个数据帧到达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最小时间间隔时,必须等到到达最小时间间隔时间段,后到达的数据帧才能获得发送;当两个数据帧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最小时间间隔时,则按照数据帧的实际到达的时间进行发送;每条数据流的使用逻辑带宽为:其中,l
max
为数据流最大帧长,C为交换以太网网络带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进先出数据流控制策略包括:先到达交换以太网节点端口的数据流先获得传输,后到达交换以太网节点端口的数据流后获得传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严格优先级数据流控制策略包括:根据到达交换以太网同一节点端口的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流,其中,具有高优先级的数据流先获得传输,待高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流传输完成后,低优先级数据流获得传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信用量的整形器控制策略包括:利用两个参数:空闲斜率和发送斜率实现对数据流的控制,空闲斜率和发送斜率满足以下公式:idSl
X
+sdSl
X
=75%
×
CsdSl
X
=idSl
X

C其中,idSl
X
为空闲斜率,sdSl
X
为发送斜率,C为交换以太网网络带宽,X为不同优先级数据流类型;当X缓存队列中有数据帧等待发送,但有低优先级数据帧正在阻塞链路或高优先级数据帧竞争发送时,则X缓存队列对应的信用量按照idSl
X
速率增加;当当前队列信用量为负,且链路空闲,则数据帧允许发送;在X缓存队列中的数据帧传输过程中,对应的信用量按照sdSl
X
速率减少;当缓存队列中没有继续待发送的数据帧,且当前对应的信用量为负,则信用量按照idSl
X
速率增加到0;否则,当缓存队列中没有继续待发送的数据帧,且当前对应的信用量为正,则信用量立刻被置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