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用防碰撞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物防震缝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用防碰撞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巨大,严重的会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物在构建时就会在建筑物内防震缝,当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在地震的影响下会来回摆动,防震缝可以减轻或防止相邻建筑结构单元不同频率的振动产生的碰撞。
[0003]但是,现有的防碰撞保护装置多是对产生自水平方向的振动进行吸收,不能全方位的对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进而不能有效的防止相邻建筑单元在地震时产生碰撞,而且现有的防撞保护装置在动作时会在表面形成凸起或错位,具有一定的危险,此外,现有的防碰撞保护装置的底板与建筑体之间缺乏那耐磨层,容易磨损。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建筑结构用防碰撞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用防碰撞保护装置,具有能全方位的对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进而有效的防止相邻建筑单元在地震时产生碰撞、无论装置如何动作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用防碰撞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建筑体、第二建筑体和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底端面左端与顶板(1)底端面右端均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顶板(1)的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滑块(2),所述第一滑块(2)与顶板(1)的滑槽配合使用,所述第一滑块(2)底端面通过转动支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另一端通过转动支座转动连接有固定板(5),位于左端的所述固定板(5)和位于右端的固定板(5)分别与第一建筑体和第二建筑体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的底端面中心位置通过转动支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通过转动支座转动连接有底板(7),所述第一建筑体和第二建筑体靠近底板(7)的位置均开设有放置槽(9),所述底板(7)的两端均位于放置槽(9)内,所述第二连接杆(6)外侧壁中心位置套设有套环(11),所述套环(11)与第二连接杆(6)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5)的相邻端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套环(11)左端面底端、套环(11)左端面顶端、套环(11)右端面底端和套环(11)右端面顶端均通过转动支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2),所述第三连接杆(12)的另一端通过转动支座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位于套环(11)左右两端的第二滑块(13)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固定板(5)的滑槽内,同一侧的所述第二滑块(13)的相离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