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556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包括有互为备用电源的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第二端与Ⅰ段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断路器的第二端与Ⅱ段母线电连接,所述Ⅰ段母线连接有1号主变,所述Ⅱ段母线连接有2号主变,所述Ⅰ段母线和Ⅱ段母线通过备自投装置连接,所述1号主变通过第一电流互感器与备自投装置,所述2号主变通过第二电流互感器与备自投装置,所述备自投装置分别与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的控制端电连接。设计的重合开关具有灭弧的功能,能够保障配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障配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障配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设计配电网故障
,具体的,涉及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主网和配网的重要连接枢纽,其供电可靠性对地方电网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地区110kV变电站内大多采用内桥接线方式,设置两路进线,通过备自投装置连接互为备用,其中电源备用的实现主要依靠备自投装置,在正常的运行方式下当一路进线失电后,备自投装置会根据目前的方式自动选择合上另一路断路器保证正常供电。但是,在某些因主变内部故障导致断路器跳闸的情况下,需要设计备自投的闭锁回路或者设置有故障检测装置进行故障判定,可以防止合闸于故障而对电力系统稳定产生影响。由于备自投装置的开关需要高速的闭合,而Ⅰ段母线和Ⅱ段母线的电压较高,易产生电弧效应,因此,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自动灭弧的重合开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配电网的主变容易发生故障导致备自投装置误动作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主变的故障电流判定主变的故障,控制重合开关的动作,且重合开关具有灭弧的功能,能够保障配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包括有互为备用电源的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第二端与Ⅰ段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断路器的第二端与Ⅱ段母线电连接,所述Ⅰ段母线连接有1号主变,所述Ⅱ段母线连接有2号主变,所述Ⅰ段母线和Ⅱ段母线通过备自投装置连接,所述1号主变通过第一电流互感器与备自投装置,所述2号主变通过第二电流互感器与备自投装置,所述备自投装置分别与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的控制端电连接。
[0005]本方案中,正常情况下,第一电源与Ⅰ段母线连通,第二断路器断开,第二电源为第一电源的备用电源,当1号主变故障时,第一电流互感器检测1号主变的故障电流,确定故障类型,最后确定第二断路器和重合闸是否闭合,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0006]作为优选,所述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包括有单片机与重合开关,所述单片机的控制端分别与重合开关、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检测端分别与第一电流互感器和第二电流互感器电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重合开关包括有密封壳体以及设置在密封壳体下端的电磁腔,所述密封壳体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密封壳体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侧壁设置有允许导电片滑动的滑槽,所述导电片的上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弹簧与滑动腔的顶端连接,滑动腔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导电触头,所述导电触头分别与Ⅰ段母线和Ⅱ段母线连接,所述滑动腔与一端触头的接触面设置有允许滑动腔体内外气体流通的小孔,所述滑动腔上设置有第
一单相通气阀和第二单相通气阀。
[0008]本方案中,电磁腔内设置有通电产生磁性的磁铁,磁铁吸合导电片下行,使得两个导电触头导通,在接触的瞬间由于电压较高会产生电火花,密封壳体内设置有惰性气体(如六氟化硫),具有很好的灭弧性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电磁腔内设置有柱状铁筒,所述柱状铁筒的一端贴靠与密封壳体的下端面,所述柱状铁筒周身上均匀缠绕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单片机的控制端电连接。
[0010]本方案中,柱状铁筒上缠绕有导线,导线通电可以增加磁性,使得吸合力大大提高。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单相通气阀包括有设置在密封外壳顶端与滑动腔顶端之间的第一限位槽、设置在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弹簧以及与第一弹簧一端连接的第一堵头,第一限位槽的下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堵头为具有削平面的第一球体,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为第一球体直径的五分之二,所述球体的削平面朝向滑动腔内端,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有助于气体流通的小孔,所述球体直径的五分之三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单相通气阀包括有设置在密封外壳侧端与滑动腔侧端之间的第二限位槽、设置在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一弹簧以及与第二弹簧一端连接的第二堵头,所述第二限位槽向滑动腔内延伸一端距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设置在外壳侧壁上的凸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堵头固定连接,滑动腔在第二限位槽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堵头为具有削平面的第二球体,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为第二球体直径的五分之二,所述球体的削平面朝向滑动腔的外端,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有助于气体流通的小孔,所述球体直径的五分之三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0013]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片包括有对称设置的导电头、导线、绝缘套管以及永磁块,所述永磁块内开设有容纳绝缘套环的槽孔,所述导线连接两个导电头并贯穿所述绝缘套管。
[0014]本方案中,在重合开关没有通电时,导电片与导电触头不接触,滑动腔内外气体气压平衡,当给导线通电后,导电片由于柱状铁筒的磁吸引作用,导致导电片沿着滑槽下移,导电片下降到导电触头处于导电触头接触,由于气压差,滑动腔外的的惰性气体通过小孔进入滑动腔,进而气体推动第二单相通气阀开启,使得惰性气体进入滑动腔内,使得滑动腔的内外气压达到平衡;同理,到线圈断电,导电片上移,挤压空腔内的惰性气体,惰性气体推动第一单相通气阀开启,使得滑动腔的内外气压达到平衡,由于惰性气体的存在,极大的避免了导电片与导电触头接触时的电弧效应,避免了电流的波动,其中惰性气体可以为六氟化硫。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可以根据主变的故障电流判定主变的故障,控制重合开关的动作,且重合开关具有灭弧的功能,能够保障配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的备自投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重合开关A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重合开关B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中标记说明:1

备自投装置、2

第一电源、3

第一断路器、4

第二电源、5

第二断路器、6

第一电流互感器、7

第二电流互感器、11

单片机、12

密封壳体、13

电磁腔、14

导电触头、15

导电片、16

柱状铁筒、17

导线、A

第一单相通气阀、B

第二单相通气阀、a1

第一限位槽、a2

第一弹簧、a3

一堵头、b1

第二限位槽、b2

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互为备用电源的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 单片机与重合开关,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第二端与Ⅰ段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断路器的第二端与Ⅱ段母线电连接,所述Ⅰ段母线连接有1号主变,所述Ⅱ段母线连接有2号主变,所述Ⅰ段母线和Ⅱ段母线通过备自投装置连接,所述1号主变通过第一电流互感器与备自投装置,所述2号主变通过第二电流互感器与备自投装置,所述备自投装置分别与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重合开关包括有密封壳体和以及设置在密封壳体下端的电磁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包括有单片机与重合开关,所述单片机的控制端分别与重合开关、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检测端分别与第一电流互感器和第二电流互感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开关包括有密封壳体以及设置在密封壳体下端的电磁腔,所述密封壳体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密封壳体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侧壁设置有允许导电片滑动的滑槽,所述导电片的上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弹簧与滑动腔的顶端连接,滑动腔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导电触头,所述导电触头分别与Ⅰ段母线和Ⅱ段母线连接,所述滑动腔与一端触头的接触面设置有允许滑动腔体内外气体流通的小孔,所述滑动腔上设置有第一单相通气阀和第二单相通气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桥接线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腔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丁鸿韩磊鲁水林许伟胡宗宁钱洪斌王斌童大中周开运朱开成严慜钱卓蕾王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