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元霞专利>正文

一种原竹竹节打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56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竹竹节打磨设备,包括:机台,机台一侧设置送料机构,机台一端设置旋转轮盘,旋转轮盘上至少设置两个规格不同的打磨刀盘,机台另一端设置推动装置,机台上设置承载工位;承载工位包括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齿条相连接,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平台下方,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相连接,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二齿条相连接,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平台下方,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以及第三从动齿轮规格相同,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规格相同,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均为齿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均匀打磨去除竹节,且使打磨后的竹筒薄厚一致。的竹筒薄厚一致。的竹筒薄厚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竹竹节打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材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竹竹节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竹子是我国的第二森林资源,竹材产量约占木材的1/10,资源丰富且集中,它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一次成林后,只要合理经营,可永续利用,竹子生长迅速,成材快,3~5年即可采伐,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木材供不应求的矛盾,以竹代木这给丰富的竹材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竹制品在生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竹席、竹地板、竹筷、竹签等。
[0003]在竹子加工前,往往需要将竹节打磨掉,使竹子表面光滑。竹节坚硬,不好打磨。传统的方式采用手工打磨,打磨效率极低。目前,也有一些厂家采用机器打磨竹节的方法,但是现有打磨竹节的机器无法根据竹筒半径对竹筒进行打磨,导致了打磨后的竹筒薄厚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的一部分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竹竹节打磨设备,旨在根据竹筒半径对竹节进行打磨,使打磨后的竹筒薄厚均匀。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竹竹节打磨设备,所述竹节打磨机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一侧设置送料机构,所述机台一端设置旋转轮盘,所述旋转轮盘上至少设置两个规格不同的打磨刀盘,所述机台另一端设置推动装置,所述机台上设置承载工位;
[0006]所述承载工位包括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齿条相连接,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平台下方,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相连接,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平台下方,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以及第三从动齿轮规格相同,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规格相同,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均为齿状结构;
[0007]所述竹节打磨机还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包括:运输控制单元、夹持控制单元、刀盘选取单元、夹角获取单元、轮盘旋转单元以及推动控制单元;
[0008]所述运输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竹筒运输至承载工位;
[0009]所述夹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转动,使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夹持所述竹筒,并采集所述竹筒的实际半径r_fact;
[0010]所述刀盘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半径r_fact,在旋转轮盘上选取与所述实际半径r_fact相匹配的预设规格半径r_set(i)相对应的第一打磨刀盘;所述第一打磨刀盘的编号为i,所述第一打磨刀盘的中心到所述旋转轮盘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X为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中心面到所述旋转轮盘中轴
线的距离,Y为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所在平面到所述旋转轮盘中轴线的距离,1≤i≤N,N为所述旋转轮盘设置上的打磨刀盘的总数量,所述打磨刀盘用于对所述竹筒的竹节进行打磨;
[0011]所述夹角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X、所述Y以及所述实际半径r_fact获得第一夹角θ;所述第一夹角θ为所述竹筒的圆心与所述旋转轮盘的中轴线连线和水平线夹角,且满足
[0012]所述轮盘旋转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夹角θ,旋转所述旋转轮盘,使所述第一打磨刀盘的中心与所述旋转轮盘的中轴线连线和水平线夹角为所述第一夹角θ;
[0013]所述推动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竹筒经过旋转的所述第一打磨刀盘,将所述竹筒的竹节去除并将所述竹筒表面打磨光滑。
[0014]可选的,所述承载工位还包括:
[0015]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上的轮数传感器;
[0016]所述轮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转数。
[0017]可选的,所述夹持控制单元包括:平台移动距离获取子单元和半径获取子单元;
[0018]所述平台移动距离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半径和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转数,获得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的移动距离;
[0019]所述半径获取子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的初始位置和所述移动距离,获得所述竹筒的实际半径r_fact。
[0020]可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储料台,所述储料台与所述承载工位之间设置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限位壁;
[0021]其中,所述储料台堆放竹筒,所述传送带转动并通过所述限位壁将所述竹筒运输至所述承载工位,所述限位壁用于限制每次只将一根竹筒运输至所述承载工位。
[0022]可选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工位平面上的推盘,所述推盘与驱动电机进行电连接;
[0023]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推盘,所述推盘用于推动所述竹筒。
[0024]可选的,所述竹节打磨机还包括:
[0025]在所述旋转轮盘下方设置的竹筒收集箱;所述竹筒收集箱用于对打磨后的竹筒进行收集。
[0026]可选的,所述打磨刀盘为圆形结构且内壁粗糙,所述打磨刀盘在工作时不断旋转对经过所述打磨刀盘的竹筒进行打磨。
[0027]本专利技术的竹节打磨机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竹节打磨机通过控制第一主动齿轮转动,使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夹持竹筒,并采集竹筒的实际半径r_fact;根据实际半径r_fact,在旋转轮盘上选取与实际半径r_fact相匹配的预设规格半径r_set(i)相对应的第一打磨刀盘;根据X、Y以及实际半径r_fact获得第一夹角θ;根据第一夹角θ,旋转旋转轮盘,使第一打磨刀盘的中心与旋转轮盘的中轴线连线和水平线夹角为第一夹角θ。本专利技术的竹节打磨机通过这样使第一打磨刀盘的中心与竹筒的圆心相对应,保证了竹筒的竹节均匀打磨去除,且打磨后的竹筒光滑且薄厚一致。2、本专利技术的竹节打磨机根据实际半径r_fact,在旋转轮盘上选取与实际半径r_fact相匹配的预设规格半径r_set(i)相对应的第一打磨刀盘;
第一打磨刀盘的编号为i,第一打磨刀盘的中心到旋转轮盘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X为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中心面到旋转轮盘中轴线的距离,Y为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所在平面到旋转轮盘中轴线的距离,1≤i≤N,N为旋转轮盘设置上的打磨刀盘的总数量。不同规格的打磨刀盘距离旋转轮盘中轴线的距离不一样,可以保证每种规格的打磨刀盘的中心可以和其相对应的竹筒的圆心对应,从而使不同半径大小的竹筒的竹节得到均匀打磨。3、本专利技术的竹节打磨机通过控制第一主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通过第一齿条带动第一平台移动;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传动齿轮通过第二齿条带动第二平台移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移动夹持竹筒。这样夹持竹筒,操作便捷,且结构简单。4、本专利技术的竹节打磨机根据第一主动齿轮的半径和其转数,获得竹筒的实际半径r_fact。不用添加额外的测量工具,减少成本。综上,本专利技术的竹节打磨机根据竹筒半径大小,选择相对应的打磨刀盘,并且根据竹筒半径对旋转轮盘进行旋转,使对应打磨刀盘与竹筒圆心相对应,从而使半径大小不同的竹筒的竹节都能够被打磨去除,且保证打磨后的竹筒薄厚一致。
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竹竹节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节打磨机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一侧设置送料机构,所述机台一端设置旋转轮盘,所述旋转轮盘上至少设置两个规格不同的打磨刀盘,所述机台另一端设置推动装置,所述机台上设置承载工位;所述承载工位包括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齿条相连接,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平台下方,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相连接,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平台下方,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以及第三从动齿轮规格相同,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规格相同,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均为齿状结构;所述竹节打磨机还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包括:运输控制单元、夹持控制单元、刀盘选取单元、夹角获取单元、轮盘旋转单元以及推动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节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送料机构将竹筒运输至承载工位;所述夹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转动,使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夹持所述竹筒,并采集所述竹筒的实际半径r_fact;所述刀盘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半径r_fact,在旋转轮盘上选取与所述实际半径r_fact相匹配的预设规格半径r_set(i)相对应的第一打磨刀盘;所述第一打磨刀盘的编号为i,所述第一打磨刀盘的中心到所述旋转轮盘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X为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中心面到所述旋转轮盘中轴线的距离,Y为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所在平面到所述旋转轮盘中轴线的距离,1≤i≤N,N为所述旋转轮盘设置上的打磨刀盘的总数量,所述打磨刀盘用于对所述竹筒的竹节进行打磨;所述夹角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X、所述Y以及所述实际半径r_fact获得第一夹角θ;所述第一夹角θ为所述竹筒的圆心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元霞
申请(专利权)人:林元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