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柜的插接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37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硬盘柜的插接槽,该插接槽设在一硬盘柜的一端,且该插接槽分别设有一上插槽板体及下插槽板体,该上插槽板体设在邻近该硬盘柜的一端与顶面相接处,该下插槽板体设在邻近该硬盘柜的一端与底面相接处,即可供复数个硬盘抽取盒并排地容纳在所述插槽板体间,该插接槽在面对该硬盘柜的另端的位置上设有一电路板,且该电路板容纳在所述插槽板体间,如此,由于所述插槽板体被紧密地设在该硬盘柜的一端内缘,即可供更多的硬盘抽取盒被容置在该插接槽内。(*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硬盘柜的插接槽。技术背景社会形态的转变,各种信息的互动关系也日异紧密复杂,且随着各种 烦杂多变的信息收集量的增加,以及人们日益重视信息传递速度与处理准 确度的基本要求,除了不断增强电脑硬件设备及软件更新之外,如何对于 来自各种信息的庞大资料作有效率的储存与管理,也为当前各企业与相关业者的一重要发展方向。由于硬盘机使用上较简便而且稳定,因此已广泛使用在电脑系统中, 作为资料储存及记忆的媒介,但大容量的硬盘机不但成本较高、不符合经济效益,更在使用上极为不便,故,当前一般储存容量要求较大(如个人 电脑、小型电脑)的场合上,已逐渐舍弃单一大容量硬盘机的使用,而改以 使用多个一般容量的硬盘机分别储存不同资料,并增加其资料间的联系与 存取的便利性,此种以复数个一般容量硬盘机组合成一大容量硬盘机的电 脑磁盘阵列,在使用形态已日渐普遍。为使此种利用电脑磁盘阵列的作法得以应用在工业主机上,请参阅图1 所示,在已知的一种硬盘架中,该硬盘架11设在一机壳12的一容置空间 121内,且该硬盘架11内分别设有复数个硬盘模组111,该等硬盘模组111 是相重叠的固设在该机壳12内的两侧,该等硬盘模组lll内均得以容置硬 盘,其中该机壳12包括一固定面板122及一盖板(图中未示),该固定面板 122设在该机壳12的一端,且与该等硬盘模组111相盖合,以封闭及固定该等硬盘模组lll内的各个硬盘(图中未示),该盖板盖设在该机壳12的一 面上,且稳固的盖合在该等硬盘模组111面对该盖板的一面上。但,在组装上,该等硬盘模组111在该容置空间121内尚有些许间隙, 当该机壳12在搬运的过程中,即会造成晃动,进而使该等硬盘模组111在 该机壳12内发生松脱的现象,再者,该等硬盘模组111在该机壳12内的 两侧相上下重叠,此种重叠的设计占用该容置空间121的空间,而局限该 硬盘模组111容置在该硬盘架11内的数量,故,若能简化该硬盘模组111 结构,以避免浪费该容置空间121的空间,以供容置更多的硬盘,并避免 晃动的情形发生,实乃各制造商当前所需面对的 一重要课题。有鉴于此,为改进已知的硬盘架的该等硬盘模组在该容置空间内尚有 些许间隙,造成易在该硬盘架内发生松脱的现象,并局限该硬盘模组容置 在该硬盘架内的数量,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 出本技术的 一种硬盘拒的插接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拒的插接槽,可改进已知的硬盘 架的该等硬盘模组在该容置空间内尚有些许间隙,造成易在该硬盘架内发 生松脱的现象,可使该硬盘柜内的空间被充分使用,并可容置更多的硬盘 抽取盒。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硬盘拒的插接槽,设在该硬盘 拒的一端,该插接槽包括一上插槽板体,设在邻近该硬盘柜一端与顶面相接处,该上插槽板体 的 一 面上并排地设有复数个上导槽;一下插槽板体,设在邻近该硬盘拒的一端与底面相接处,该下插槽板 体面对所述上导槽的一面上并排地设有复数个下导槽,各个下导槽分别与 一个上导槽相对应,且供容纳一硬盘抽取盒;一电路板,设在该上插槽板体及下插槽板体面对该硬盘根另端的一侧 间,该电路板上包括复数个硬盘连接器及复数个发光元件,各该硬盘连接 器分别面对容纳在该上导槽及下导槽间的各个硬盘抽取盒,各该发光元件 分别面对各该硬盘抽取盒上所设的一导光柱。该插接槽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该支撑板与所述导槽相平行地设在 该上插槽板体与该下插槽板体间。该插接槽还设有一承载板,该承载板设在该上插槽板体背对该下插槽 板体的一面上。该上插槽板体在各该上导槽接近该硬盘柜一端内分别设有一卡槽。 该下插槽板体在各该下导槽接近该硬盘拒一端内分别设有另一1^槽, 且各该另 一卡槽分别与 一个卡槽相对应。该承载板在其面对该硬盘拒顶面的 一面上包括一凸缘,设在该承载板一面的周缘上,用以在该硬盘拒顶面与该承载 板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至少一个导光元件,该导光元件的一端面对该电路板,另端通过该凸缘延伸到邻近该硬盘枉的 一 端。该电路板还设有至少一个另一发光元件,该另一发光元件与该导光元 件相面对。该插接槽在该电路板面对该硬盘拒另端的 一 面上还设有 一 固定板,且 该固定板在面对该硬盘拒顶面的 一侧边上设有另 一 凸缘,该另 一 凸缘容纳 在该容置空间内。所述发光元件为 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硬盘连接器为一 ATA连接器。由上所述,本技术的硬盘拒的插接槽,有所述插槽板体紧密地设 在该硬盘拒的顶面及底面,即可使该硬盘柜内的空间被充份使用,并可容 置更多的该硬盘抽取盒。附图说明图1:已知的硬盘架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硬盘枉的插接槽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硬盘拒的插接槽的分解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硬盘拒的插接槽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号插接槽............2 上插槽板体……20上导槽............201 卡槽...............203下插槽板体……21 下导槽............211另一N曹.........213 电路板............23硬盘连接器......231 发光元件.........2 33另 一发光元件…2 35 支撑板............2 5承载板............27 凸缘...............271容置空间.........27 3 导光元件.........275固定板............29 另一凸缘.........291硬盘拒............3 硬盘抽取盒......4导光柱............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硬盘拒的插接槽,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插接 槽2设在该硬盘拒3的一端,且该插接槽2包括一上插槽板体20、 一下插 槽板体21及一电路板23。该上插槽板体20设在邻近该硬盘柜3的一端与 顶面相接处,该下插槽板体21设在邻近该硬盘柜3的一端与底面相接处, 且与该上插槽板体20相对应,其中该上插槽板体20的一面并排地设有复 数个上导槽201 (如图4所示),该下插槽板体21面对所述上导槽201的一面上并排地设有复数个下导槽211,且各个下导槽211均与一个上导槽201相对应,以供一硬盘抽取盒4容纳在该等导槽201、 211内,使得所述插槽 板体2 0、 21间得以并排地容纳复凄史个石更盘4由耳又盒4 。又,该电路板23(如:IC板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设在所述插槽板体20、 21面对该硬盘柜3另端的一侧间,且该电路板23 面对该硬盘抽取盒4的一面设有复数个硬盘连接器231 (如Advanced Technology AUachiiient, ATA)及复数个发光元件2 3 3 (如发光二极管), 各该硬盘连接器231及各该发光元件2 3 3与各该等导槽201、 211的位置相 互对应,且该等硬盘连接器231均与各该硬盘抽取盒4内的硬盘相电气连 接,各该发光元件2 33均与该硬盘抽取盒4的导光柱41相对应。当该硬盘抽取盒4从该硬盘拒3的一端放入该插接槽2时,由所述导 槽201、 211即可供该硬盘抽取盒4被稳固在该插接槽2内,又当该电路板 23读取该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柜的插接槽,设在该硬盘柜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该插接槽包括:    一上插槽板体,设在邻近该硬盘柜一端与顶面相接处,该上插槽板体的一面上并排地设有复数个上导槽;    一下插槽板体,设在邻近该硬盘柜的一端与底面相接处,该下插槽板体面对所述上导槽的一面上并排地设有复数个下导槽,各个下导槽分别与一个上导槽相对应,且供容纳一硬盘抽取盒;    一电路板,设在该上插槽板体及下插槽板体面对该硬盘柜另端的一侧间,该电路板上包括复数个硬盘连接器及复数个发光元件,各该硬盘连接器分别面对容纳在该上导槽及下导槽间的各个硬盘抽取盒,各该发光元件分别面对各该硬盘抽取盒上所设的一导光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柜的插接槽,设在该硬盘柜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该插接槽包括一上插槽板体,设在邻近该硬盘柜一端与顶面相接处,该上插槽板体的一面上并排地设有复数个上导槽;一下插槽板体,设在邻近该硬盘柜的一端与底面相接处,该下插槽板体面对所述上导槽的一面上并排地设有复数个下导槽,各个下导槽分别与一个上导槽相对应,且供容纳一硬盘抽取盒;一电路板,设在该上插槽板体及下插槽板体面对该硬盘柜另端的一侧间,该电路板上包括复数个硬盘连接器及复数个发光元件,各该硬盘连接器分别面对容纳在该上导槽及下导槽间的各个硬盘抽取盒,各该发光元件分别面对各该硬盘抽取盒上所设的一导光柱。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柜的插接槽,其特征在于该插接槽还包 括至少一个支撑板,该支撑板与所述导槽相平行地设在该上插槽板体与该 下插槽板体间。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拒的插接槽,其特征在于该插接槽还设 有一承载板,该承载板设在该上插槽板体背对该下插槽板体的 一面上。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盘拒的插接槽,其特征在于该上插槽板体 在各该上导槽接近该硬盘拒一端内分别设有一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儒
申请(专利权)人: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