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18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盘片,包含一基板,其特征在于: 该基板的表面至少设有一个一体射出成形的凸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盘片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快速地发展,以及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大量数据、影像、音乐需要大容量的储存媒体来储存,从早期的CD、MO、DVD-ROM、至现今的DVD-RAM(Digital Versatile Disc Random Access Memory),不但是储存容量增高,技术亦是更加地进步。以只读光盘片(CD-ROM)为例,其是由基板、反射层、及保护层三层材料所构成。其中,基板是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为材料,以射出成形方式来形成,反射层以金属为材料形成于基板上,保护层则以树脂为材料形成于反射层上。基板上的纪录区具有螺旋状分布的凹槽(pit),当高功率的光源照射在纪录区与非纪录区时,通过反射层所反射光强度的不同,来判别读取的讯号。然而,当使用者在使用完毕光盘片时,往往不会将光盘片立即收藏到保护盒中,且通常是随意地置放于桌面,而导致基板受到污染及刮伤,以致于大量的数据遭到损坏,因此,为避免此种状况,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是在光盘片1的基板11的周缘,以冲压(press)的方式形成凹槽12,并相对地形成凸部13。通过凸部13以使光盘片1置于桌面时,光盘片1与桌面能够保持一间距,以避免基板11直接接触到桌面时,基板11受到刮伤而导致数据的流失。但是,以冲压的方式来形成凸部13,往往会因为压力的冲击,而导致保护层受损,以致于用来保护光盘片的保护层的功能尽失。此外,由于以冲压的方式来形成凸部13,会多增加一道制造程序,进而导致光盘片单位时间产量的下降,以及成本的提高。因此,如何改善光盘片的构造,以提升保护光盘片的功能,且不会增加制造的程序,实为一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光盘片的基板置于桌面或其它物体时,基板与物体的表面可保持一间距的光盘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光盘片置于光盘收容串中,光盘片间可保持一间距的光盘片,以方便使用者取用。本技术在光盘片的基板周缘部(peripheral portion)或中央部(central portion),以射出成形的方式形成凸部,以使光盘片置于桌面时,得以与接触的表面保持一间距。因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盘片,其包括有一基板,基板的一表面上至少具有一凸部,且基板及凸部是由射出成形方式所形成。由于本技术的光盘片,是通过改变形成基板的模具,以射出成形的方式同时形成基板及设置于其周缘部或中央部的凸部,因此,凸部与基板是在同一步骤下形成,不但不会产生因冲压导致保护层受损的问题,亦不会增加工艺步骤。所以,当本技术的光盘片置于桌面或其它物体上时,由形成于基板上的凸部,使得基板不会直接接触到物体的表面,故可解决基板因为刮伤或受到污染,而导致数据流失的问题。此外,一般光盘片常以光盘收容串收藏,由于本技术光盘片的基板上形成有凸部,因此,两光盘片间可保持一间距,故可让使用者取用光盘片时更加容易与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光盘片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光盘片周缘部设有凸点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光盘片周缘部设有凸点的俯视图;图4是凸点与桌面维持距离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光盘片周缘部连续设有凸部的立体图; 图6是本技术的光盘片周缘部等间距设有凸部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的光盘片中央部设有凸点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的光盘片中央部连续设有凸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相关附图,说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光盘片,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盘片2包括一基板21及多个凸部22。在本实施例中,将形成基板的凹槽(pit)的打印板(stamper)置于模具中,且在形成基板的模具的周边等间距设置凹点,再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为材料,由射出机射出成形,使得凸部22以凸点的形式等间距形成于基板21的周缘部,并与基板21一体成形。如图4所示,当光盘片2置放于桌面9时,通过凸部22,光盘片2可与桌面9保持一间距,亦即基板21不会直接接触到桌面9,进而避免光盘片2受污或刮伤,而导致数据的流失的问题。图5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中,光盘片5的基板51的周缘形成有凸部52,该凸部52呈条状,且在基板51的周缘连续地形成。图6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中,光盘片6的基板61的周缘形成有凸部62,且该凸部62亦可呈条状,且在基板61的周缘等间距形成。图7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中,光盘片7的基板71的周缘形成有凸部72,且该凸部72呈点状,且在基板71的中央部等间距形成。图8为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中,光盘片8的基板81的周缘形成有凸部82,且该凸部82呈条状,且在基板81的中央部连续形成。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的光盘片,是通过改变形成基板的模具,以射出成形的方式以同时形成基板及设置于其周缘部或中央部的凸部,亦即,凸部与基板是在同一步骤下所形成,故可避免因冲压的冲力导致保护层受损的问题,也可避免增加制造的步骤。因此,当本技术的光盘片置于桌面或其它物体上时,由形成在基板上的凸部,可使基板不会直接接触到物体的表面,故可解决基板因受到刮伤或受到污染,而导致数据流失的问题。此外,一般光盘片常以光盘收容串收藏,由于本技术光盘片的基板上形成有凸部,因此可使两光盘片间保持一间距,以让使用者在取用时更加便利。在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并非将本技术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例,因此,在不超出本技术的精神及权利要求书的情况下,可作种种变化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盘片,包含一基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表面至少设有一个一体射出成形的凸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片,其特征在于该凸部呈条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