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及其电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02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及其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灯供电的电源装置,用以接收交流驱动信号,并生成一电源信号;以及LED光源,用以接收所述电源信号而点亮。所述电源装置包含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用以接收外交流驱动信号;第一整流电路,用以对接收到的交流驱动信号进行整流,以生成整流后信号;滤波电路,用以接收所述整流后信号并进行滤波,以生成滤波后信号;电源转化电路,用以接收所述滤波后信号,并进行电源转换,以生成所述电源信号;以及偏压产生电路,用以将所述交流驱动信号降压成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工作电压。工作电压。工作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及其电源模块
[0001]本技术申请是2020年06月01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申请号为201890001391.0、实用名称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LED)灯,特别是高功率LED灯,属于照明领域。

技术介绍

[0003]LED灯因为具有节能,高效,环保,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诸多照明领域中。LED灯作为节能绿色光源,高功率LED的散热问题益发受到重视,由于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发光效率衰减,高功率LED运作所产生的废热若无法有效散出,则会直接对LED的寿命造成致命性的影响,因此,近年来高功率LED散热问题的解决成为许多相关者的研发重要课题。
[0004]在某些应用中,对于整个LED灯可能存在重量限制。例如,当LED灯采用某些特定规格的灯头,并且LED灯以垂吊方式使用时,LED灯的最大重量限制到一定范围内。因此,除去电源、灯罩、灯壳等必要的部件后,LED灯用于散热的散热器的重量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而对于某些大功率的LED灯,例如功率为其光通量可达到20000流明至45000流明左右,也就是说,散热器在其重量限制内,需要消散来自产生20000至45000流明的LED灯所产生的热。
[0005]目前的LED灯的散热的部件大多采用风扇、热管、散热片、或其组合的设计,以透过热传导、对流及/或辐射的方式将LED灯所产生的热能散失。仅采用被动式散热的情况下(无风扇),整体散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散热器本身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散热面积,在相同导热系数的条件下,无论是哪种散热器都是只能依靠对流和辐射两种方法来散发热量,而这两种方式的散热能力都和散热器本身的散热面积成正比,因此,在散热器存在重量限制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是提高LED灯质量和降低整个LED灯的成本的途径。
[0006]现有技术中的LED灯一般包括光源、散热器、电源、灯壳和灯罩,光源与散热器固定,电源设于灯壳内,灯壳与散热器连接,灯壳包括用于连接灯座的灯头。现有技术中的LED灯具有以下缺点。
[0007]1.从电路部分来讲,现有技术叙明一般驱动电路的偏压都是通过在母线上取分压的方式产生。但在高功率LED灯(HID

LED,High intensity Discharge

LED)的应用下,一般偏压电路为了避免过多的功率浪费,偏压电路通常搭配大电容设计,如此便会造成HID

LED点亮速度较慢,一般偏压方式启动速度约为1秒,影响使用体验。
[0008]2.大功率的LED灯功率因数较差。
[0009]3.大功率的LED灯发热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0010]有鉴于上述问题,以下提出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例。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为LED灯供电的电源模块及LED灯,以
解决上述问题。
[0012]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为LED灯供电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用以接收交流驱动信号;第一整流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以将所述交流驱动信号转换为整流后信号;滤波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用以将所述整流后信号转换为滤波后信号;电源转换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滤波电路,用以将滤波后信号转换为点亮LED光源的电源信号;以及偏压产生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以将所述交流驱动信号降压成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工作电压。
[001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电路或半波整流电路。
[001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整流电路为全桥整流电路,包含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而该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连接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一端,阴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三二极管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连接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
[001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包含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其第二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端。
[001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还包含第二电容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引脚,其第二引脚电性连接至第二电容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引脚。
[0017]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偏压产生电路为主动式电源转换电路,所述偏压产生电路包含取电单元、开关控制器以及储能续流单元;所述取电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开关控制器,用以生成一取电信号并通过取电端输出;所述开关控制器电性连接至所述储能续流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取电信号控所述制储能续流单元的开关频率以形成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工作电压;所述储能续流单元包含一输出端,所述输出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以向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供应工作电压。
[0018]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取电单元包含第二整流电路,所述第二整流电路包含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开关控制器,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三电容,其第一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其第二引脚电性连接至接地端。
[001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续流单元包含第二电感、第七二极管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开关控制器,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引脚,其第二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接地端。
[002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器包含一MOS开关。
[002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偏压产生电路还包括第一采样电路和第二采样电路;
所述第一采样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取电端和所述开关控制器,所述第二采样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输出端和所述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采样电路和所述第二采样电路的采样信号控制开关频率以输出稳定的工作电压。
[002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更包含温度检测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偏压产生电路,响应于所述偏压产生电路提供的工作电压而启动,并向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反馈温度信息,其中,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通过降低输出功率进行降温。
[0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为LED灯供电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用以接收交流驱动信号;第一整流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以将所述交流驱动信号转换为整流后信号;滤波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用以将所述整流后信号转换为滤波后信号;电源转换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滤波电路,用以将滤波后信号转换为点亮LED光源的电源信号;以及偏压产生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以将所述交流驱动信号降压成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工作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电路或半波整流电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电路为全桥整流电路,包含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而该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连接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一端,阴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三二极管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连接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含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其第二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还包含第二电容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引脚,其第二引脚电性连接至第二电容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引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产生电路为主动式电源转换电路,所述偏压产生电路包含取电单元、开关控制器以及储能续流单元;所述取电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开关控制器,用以生成一取电信号并通过取电端输出;所述开关控制器电性连接至所述储能续流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取电信号控制所述储能续流单元的开关频率以形成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工作电压;所述储能续流单元包含一输出端,所述输出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以向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供应工作电压。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单元包含第二整流电路,所述第二整流电路包含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开关控制器,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三电容,其第一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其第二引脚电性连接至接
地端。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续流单元包含第二电感、第七二极管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并电性连接至所述开关控制器,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引脚,其第二引脚电性连接至所述接地端。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器包含一MOS开关。10.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名斌江涛熊爱明周林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