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调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54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透调光膜,包括有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一SiO2基材层、第一导电ITO薄膜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第二SiO2基材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分别为氧化锆镀层或氧化钛镀层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由导电ITO薄膜层、SiO2基材层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依次层叠组成的导电膜,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为氧化锆镀层或氧化钛镀层中的一种,氧化钛镀层的膜厚为5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调光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调光膜,特别是一种高透调光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调光膜应用的不断深入与普及,客户端对调光膜在通透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即调光膜通电时的透过率,部分高端客户甚至提出了透过率85%及以上的要求。而要想提高调光膜的透过率,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液晶方面,可以改变液晶的配方或减小液晶层的厚度,但这方面对提高整体透过率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并且液晶层变薄后击穿率会大幅提升,严重影响生产的良率。所以主要的切入点还是从ITO导电膜入手,提高ITO膜的透过率。但普通ITO膜在面电阻100

120欧的条件下,透过率最高只能做到82%左右,无法再提升了,而根据光学增透膜的原理,可以在ITO上再加镀一层或多层增透膜来提高ITO膜的透过率。但只镀一层增透膜虽然工艺简单,但往往增透的效果不理想,而镀多层又会大大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透光率在90%以上的高透调光膜。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高透调光膜,包括有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一SiO2基材层、第一导电ITO薄膜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第二SiO2基材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分别为氧化锆镀层或氧化钛镀层中的一种。
[0006]所述氧化钛镀层的膜厚为500

600埃,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一SiO2基材层、第一导电ITO薄膜层的整体透过率为92.0

93.0%,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二SiO2基材层、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的整体透过率为92.0

93.0%。
[0007]所述氧化锆镀层的膜厚为900

1100埃,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一SiO2基材层、第一导电ITO薄膜层的整体透过率为90.0

91.0%,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二SiO2基材层、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的整体透过率为90.0

91.0%。
[0008]所述第一SiO2基材层和第二SiO2基材层的膜厚分别为500

700埃。
[0009]所述第一导电ITO薄膜层和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的表面电阻分别为100

120欧,透过率分别为80.5%

81.5%。
[0010]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内液晶指向矢在通电时呈有序排列,在断电时呈杂散排列。
[0011]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导电ITO薄膜层粘结,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粘结。
[0012]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下端设置有贴附层。
[0013]所述贴附层为高透明聚氨酯粘胶层或硅胶贴附层中的一种。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高透调光膜包括中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由导电ITO薄膜层、SiO2基材层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依次层叠组成的导电膜,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为氧化锆镀层或氧化钛镀层中的一种,氧化钛镀层的膜厚为500

600埃时,整体导电膜的透过率为92.0

93.0%,氧化锆镀层的膜厚为900

1100埃时,整体导电膜的透过率为90.0

91.0%,增透效果较好,使得高透调光膜的通透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8]实施例1:
[0019]参照图1,一种高透调光膜,包括有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1、第一SiO2基材层2、第一导电ITO薄膜层3、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第二导电ITO薄膜层5、第二SiO2基材层6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7,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1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7分别为氧化锆镀层或氧化钛镀层中的一种。
[0020]所述氧化钛镀层的膜厚为550埃,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1、第一SiO2基材层2、第一导电ITO薄膜层3的整体透过率为91.5%,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7、第二SiO2基材层6、第二导电ITO薄膜层5的整体透过率为91.5%。
[0021]本实施例的高透调光膜包括中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的两侧分别设有由导电ITO薄膜层、SiO2基材层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依次层叠组成的导电膜,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为氧化锆镀层或氧化钛镀层中的一种,氧化钛镀层的膜厚为500

600埃时,整体导电膜的透过率为92.0

93.0%,氧化锆镀层的膜厚为900

1100埃时,整体导电膜的透过率为90.0

91.0%,增透效果较好,使得高透调光膜的通透性较好。
[0022]在所述第一SiO2基材层2和第二SiO2基材层6上镀金属氧化物层,使整体的增透效果更佳。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1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7分别优选为所述氧化钛镀层,这是因为所述氧化钛镀层在膜厚500

600时,整体透过率为92.0

93.0%,膜厚较薄,整体透过率较高,增透效果更好。
[0023]所述第一SiO2基材层2和第二SiO2基材层6的膜厚分别为500

700埃。由于传统的PET基材无法在镀膜过程中加热基底,若在低温下进行镀膜,由于温度偏低,折射率也会随之变低,而SiO2基材的折射率与PET基材的折射率基本相等,因此采用SiO2基材更为合适,且
工艺简单。
[0024]所述第一导电ITO薄膜层3和第二导电ITO薄膜层5的表面电阻分别为100

120欧,透过率分别为80.5%

81.5%,镀膜增透完成后,整体透光率达90%以上,使得高透调光膜的增透性较好。
[0025]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内液晶指向矢在通电时呈有序排列,呈清亮透明状态,在断电时呈杂散排列,整体呈不透明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调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1)、第一SiO2基材层(2)、第一导电ITO薄膜层(3)、聚合物分散液晶层(4)、第二导电ITO薄膜层(5)、第二SiO2基材层(6)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7),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1)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7)分别为氧化锆镀层或氧化钛镀层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钛镀层的膜厚为500

600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镀层的膜厚为900

1100埃。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透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iO2基材层(2)和第二SiO2基材层(6)的膜厚分别为500

700埃。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