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鸣致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光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444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光控装置。其构造为:在照明灯的供电电路上串联有控制器DM,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光敏电阻,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电阻器和控制器DM,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控制器DM,光敏电阻和电阻器分别连接至控制器DM。当环境光强度较大时,光敏电阻的内阻很小,此时有较大电流通过光敏电阻而使三极管饱和导通,三极管饱和后,控制器DM的a端电压远低于1.6V,故控制器DM内部截止,照明灯不能点亮。当环境光逐渐变暗时,照射在光敏电阻上的光通量减弱,光敏电阻的内阻变得越来越大,控制器DM内部电路亦逐渐开通,从而有电流通过照明灯而使其发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灯丝能够渐变式的由红过渡到白炽状态,并且在红丝时不易产生闪烁现象。生闪烁现象。生闪烁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光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光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照明控制是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及智能管理技术对光源的开启、关闭、调节、组合、场景模式等实施控制与管理,以达到特定照明效果或节能目的的技术。照明控制技术目前主要包括现场总线技术、调光控制技术、电力脉冲通讯与控制技术、无线控制技术等。
[0003]根据环境光强度来控制光源开启及其亮度是常用的照明控制项目。现有技术中,要实现此功能普遍是利用照度传感器感知环境光强度,当达到照度阈值时,向光源的供电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使其开启或关闭。这种模式虽然能根据环境光强度进行响应,但光源无法渐变式的开启或关闭,而且在灯丝尚未达到白炽状态前(即红丝状态时),容易出现闪烁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光控装置,以解决常规光控装置无法渐变式的开启光源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光控装置在控制光源开启时,当灯丝处于红丝状态时容易发生闪烁现象。
[0006]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型光控装置,包括照明灯,控制器DM,三极管,光敏电阻,电阻器,其中,在照明灯的供电电路上串联有控制器DM,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光敏电阻,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电阻器和控制器DM,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控制器DM,光敏电阻和电阻器分别连接至控制器DM。
[0008]作为优选,控制器DM为DM1205控制器。
[0009]作为优选,电阻器为R470电阻。
[0010]作为优选,三极管为3dk4三极管。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光敏电阻可称为光敏电阻RG或简称为RG,三极管可称为三极管VT或简称为VT,照明灯可称为照明灯H,控制器DM可简称为DM,特此说明。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白天,由于光照较强,光敏电阻RG的内阻很小,此时有较大电流通过RG而使三极管VT饱和导通,VT饱和后,控制器DM的a端电压远低于1.6V,故DM内部截止,照明灯H不能点亮。在晚上,光线变暗,照射在RG上的光通量减弱,RG的内阻变得越来越大,控制器DM内部电路亦逐渐开通,从而有电流通过照明灯H而使其发光。该电路为软启动方式,即照明灯H的灯丝由红逐渐过渡到白炽状态,并且在红丝时不易产生闪烁现象。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
[0014]图中:
[0015]1、照明灯2、控制器DM3、三极管4、光敏电阻
[0016]5、电阻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新型光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照明灯1,控制器DM2,三极管3,光敏电阻4,电阻器5,其中,在照明灯1的供电电路上串联有控制器DM2,三极管3的基极连接至光敏电阻4,三极管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电阻器5和控制器DM2,三极管3的发射极连接至控制器DM2,光敏电阻4和电阻器5分别连接至控制器DM2。
[0020]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白天,由于光照较强,光敏电阻4的内阻很小,此时有较大电流通过光敏电阻4而使三极管3饱和导通,三极管3饱和后,控制器DM2的a端电压远低于1.6V,故控制器DM2内部截止,照明灯1不能点亮。在晚上,光线变暗,照射在光敏电阻4上的光通量减弱,光敏电阻4的内阻变得越来越大,控制器DM2内部电路亦逐渐开通,从而有电流通过照明灯1而使其发光。
[0021]实施例2
[0022]一种新型光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照明灯1,控制器DM2,三极管3,光敏电阻4,电阻器5,其中,在照明灯1的供电电路上串联有控制器DM2,三极管3的基极连接至光敏电阻4,三极管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电阻器5和控制器DM2,三极管3的发射极连接至控制器DM2,光敏电阻4和电阻器5分别连接至控制器DM2。其中,控制器DM2为DM1205控制器。电阻器5为R470电阻。三极管3为3dk4三极管。
[0023]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灯(1),控制器DM(2),三极管(3),光敏电阻(4),电阻器(5),其中,在照明灯(1)的供电电路上串联有控制器DM(2),三极管(3)的基极连接至光敏电阻(4),三极管(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电阻器(5)和控制器DM(2),三极管(3)的发射极连接至控制器DM(2),光敏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鸣致
申请(专利权)人:许鸣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