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CDC功率板在EI磁芯处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05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CDC功率板在EI磁芯处的散热结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使EI磁芯快速散热的DCDC功率板在EI磁芯处的散热结构。包括EI磁芯和功率板,EI磁芯包括I磁芯和E磁芯,I磁芯和E磁芯之间设有插槽,功率板置于插槽内,I磁芯置于功率板上方,E磁芯置于功率板下方,插槽内设有导热垫片,导热垫片包括上导热垫片与下导热垫片,上导热垫片与下导热垫片的厚度相同,上导热垫片上表面与I磁芯相接触、下表面与功率板相接触,下导热垫片下表面与E磁芯相接触、上表面与功率板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散热结构使DCDC功率板处变压器EI磁芯的整体散热,具有高散热效率的,散热结构简单、稳定且方便放取。稳定且方便放取。稳定且方便放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CDC功率板在EI磁芯处的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DCDC
,尤其指一种DCDC功率板在EI磁芯处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 DCDC变换器是将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或是将一个直流电压升高、降低为另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DCDC变换器通常被放置于一个非流畅通风的环境中,DCDC中一些EI配合磁元件容易处于过热的环境中,整体散热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EI磁芯温度过高难以散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使EI磁芯快速散热的DCDC功率板在EI磁芯处的散热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DCDC功率板在EI磁芯处的散热结构,包括EI磁芯和功率板,EI磁芯包括I磁芯和E磁芯,I磁芯和E磁芯之间设有插槽,功率板置于插槽内,I磁芯置于功率板上方,E磁芯置于功率板下方,插槽内设有导热垫片,导热垫片包括上导热垫片与下导热垫片,上导热垫片与下导热垫片的厚度相同,上导热垫片上表面与I磁芯相接触、下表面与功率板相接触,下导热垫片下表面与E磁芯相接触、上表面与功率板相接触。
[0006]DCDC中的EI磁芯包括I磁芯和E磁芯,DCDC中的功率板置于I磁芯和E磁芯之间,在I磁芯和E磁芯之间接触的缝隙间留有空隙作为插槽,功率板置于插槽中,I磁芯置于功率板上方,E磁芯置于功率板下方,I磁芯和E磁芯与功率板之间存有间隙,在I磁芯与功率板、E磁芯与功率板形成的间隙中均插入导热垫片,导热垫片包括上导热垫片与下导热垫片,I磁芯与功率板、E磁芯与功率板形成的间隙厚度相同,进而上导热垫片与下导热垫片的厚度也相同,相同厚度的垫片压缩量一样可以使EI磁芯和板子受力平衡,不影响其它板子其它区域接触散热。上导热垫片上表面与I磁芯相接触、下表面与功率板相接触,下导热垫片下表面与E磁芯相接触、上表面与功率板相接触,导热垫片降低磁元件体温度进而利于EI磁芯和功率板的散热,导热垫片使DCDC功率板处变压器EI磁芯的整体散热,电感EI磁芯整体散热影响滤波UI磁芯的整体散热,提高DCDC的整体散热效率。
[0007]作为优选,上导热垫片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开口朝向下端的功率板,第一滑槽中设有第一插杆,第一插杆一端置于第一滑槽中,第一插杆另一端伸出第一滑槽的开口,功率板上表面设有插口,第一插杆与插口插接。上导热垫片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为上导热垫片下表面的竖直凹槽,第一滑槽的下表面与功率板上表面相贴的同时第一滑槽的开口朝向下端的功率板,第一滑槽中设有第一插杆,第一插杆的一端置于第一滑槽中、另一端伸出第二滑槽的开口,功率板上表面设有插口,第一插杆插入插口中,使上导热垫片能够稳定置于插槽中防止上导热垫片移动,进而使上导热垫片能够顺利导热。
[0008]作为优选,上导热垫片设有第一活动槽,第一活动槽的开口置于上导热垫片的侧面,第一活动槽与第一滑槽连通,第一活动槽内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
杆,第一连接杆一端伸出第一活动槽的开口,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一插杆连接。上导热垫片中设有第一活动槽,第一活动槽的开口置于上导热垫片侧面,第一活动槽与第一滑槽连通,第一活动槽内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一端伸出第一活动槽的开口,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一插杆置于第一滑槽中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插杆连接成L形,当第一连接杆被前后移动时可控制第一插杆进出功率板的插口,方便上导热垫片的拿出和放入。
[0009]作为优选,下导热垫片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开口朝向上端的功率板,功率板下表面设有插口,第二滑槽中设有第二插杆,第二插杆一端置于第二滑槽中,第二插杆另一端伸出第二滑槽口,第二插杆与插口插接。下导热垫片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为下导热垫片上表面的竖直凹槽,第二滑槽的上表面与功率板下表面相贴的同时第二滑槽的开口朝向上端的功率板,第二滑槽中设有第二插杆,第二插杆的一端置于第二滑槽中、另一端伸出第二滑槽的开口,功率板上表面设有插口,第二插杆插入插口中,使下导热垫片能够稳定置于插槽中防止下导热垫片移动,进而使下导热垫片能够顺利导热。
[0010]作为优选,下导热垫片设有第二活动槽,第二活动槽的开口置于上导热垫片的侧面,第二活动槽与第二滑槽连通,第二活动槽内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一端伸出第二活动槽口,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插杆连接。下导热垫片中设有第二活动槽,第二活动槽的开口置于下导热垫片侧面,第二活动槽与第二滑槽连通,第二活动槽内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一端伸出第二活动槽的开口,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插杆置于第二滑槽中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二插杆连接成L形,当第二连接杆被前后移动时可控制第二插杆进出功率板的插口,方便下导热垫片的拿出和放入。
[0011]作为优选,导热垫片与功率板的接触面均涂有的导热硅脂。上导热垫片上表面与I磁芯、下表面与功率板相接触的表面,以及下导热垫片下表面与E磁芯、上表面与功率板相接触的表面均涂有均匀的导热硅脂,进而提高导热的效率,使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上升。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散热结构使DCDC功率板处变压器EI磁芯的整体散热,具有高散热效率的,散热结构简单、稳定且方便放取。
附图说明
[0013]图1 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4]图2是功率板与上导热垫片的连接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的剖视图;
[0016]图4是功率板与下导热垫片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5是图4的剖视图。
[0018]图中:1.功率板,2.I磁芯,3.E磁芯,4.插槽,5.上导热垫片,51.第一滑槽,52.第一插杆,53.第一活动槽,54.第一连接杆,6.下导热垫片,61.第二滑槽,62.第二插杆,63.第二活动槽,64.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DCDC功率板在EI磁芯处的散热结构,包括EI磁芯和功率板1,EI磁芯包括I磁芯2和E磁芯3,I磁芯2和E磁芯3之间设有插槽4,功率板1置于插槽4内,I磁芯2置于功率板1上方,E磁芯3置于功率板1下方,插槽4内设有导热垫片,导热垫片包括上导热垫片5与下导热垫片6,上导热垫片5与下导热垫片6的厚度相同,上导热垫片5上表面与I磁芯2相接触、下表面与功率板1相接触,下导热垫片6下表面与E磁芯3相接触、上表面与功率板1相接触。
[0021]如图2、3所示,上导热垫片5设有第一滑槽51,第一滑槽51的开口朝向下端的功率板1,第一滑槽51中设有第一插杆52,第一插杆52一端置于第一滑槽51中,第一插杆52另一端伸出第一滑槽51的开口,功率板1上表面设有插口,第一插杆52与插口插接。上导热垫片5设有第一活动槽53,第一活动槽63的开口置于上导热垫片5的侧面,第一活动槽53与第一滑槽51连通,第一活动槽53内连接有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DC功率板在EI磁芯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是,包括EI磁芯和功率板(1),所述EI磁芯包括I磁芯(2)和E磁芯(3),所述I磁芯(2)和E磁芯(3)之间设有插槽(4),所述功率板(1)置于插槽(4)内,所述I磁芯(2)置于功率板(1)上方,所述E磁芯(3)置于功率板(1)下方,所述插槽(4)内设有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包括上导热垫片(5)与下导热垫片(6),所述上导热垫片(5)与下导热垫片(6)的厚度相同,所述上导热垫片(5)上表面与I磁芯(2)相接触、下表面与功率板(1)相接触,所述下导热垫片(6)下表面与E磁芯(3)相接触、上表面与功率板(1)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CDC功率板在EI磁芯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导热垫片(5)设有第一滑槽(51),所述第一滑槽(51)的开口朝向下端的功率板(1),所述第一滑槽(51)中设有第一插杆(52),所述第一插杆(52)一端置于第一滑槽(51)中,所述第一插杆(52)另一端伸出第一滑槽(51)的开口,所述功率板(1)上表面设有插口,所述第一插杆(52)与插口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CDC功率板在EI磁芯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导热垫片(5)设有第一活动槽(53),所述第一活动槽(53)的开口置于上导热垫片(5)的侧面,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孝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郡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