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96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端子TXD1、RXD1连接第一通信芯片,连接的接口可以是UART,通过连接端子TXRX连接第二通信芯片,第一通信芯片发送信号时,若TXD1为低电平,第一光耦隔离器U1处于断开状态,TXRX输出低电频,若TXD1为高电平;第一通信芯片接收信号时,第二光耦隔离器U2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光耦隔离器U2输出低电平,三极管导通,RXD1输出高电平,TXRX输出低信号时,第二光耦隔离器U2处于断开状态时,三极管截止,RXD1输出低电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信接口电路可用于半双工通信,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口电路可以通过单线方式完成收据传输。收据传输。收据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照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按照是否需要通信连接线,又可以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现有线双工通信方式的实现电路中,一般需要至少2根通信连接线来实现收发设备之间的通信,一根用于发送数据,一个用于接收数据,这样的通信方式较为复杂,不利于装置的整体简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包括第一光耦隔离器、第二光耦隔离器以及PNP型三极管;
[0004]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阳极一方面串接第一限流电阻后接第一正电源,另一方面串接第一下拉电阻后接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阴极,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阴极引出用于与第一通信芯片的信号发送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发射极接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集电极串接第一集电极电阻后接第二正电源,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集电极引出用于与第二通信芯片的信号通信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
[0005]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引出用于与第一通信芯片的信号接收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且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串接集第二电极电阻后接地,PNP型三极管的射极接第三正电源,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一基极电阻的一端,基极电阻的另一端与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串接一偏置电阻;
[0006]第二光耦隔离器的集电极串接一二极管的阴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基极电阻的另一端,第二光耦隔离器的射极和阴极接地,第二光耦隔离器的阳极一方面串接第二下拉电阻后接地,另一方面串接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一方面接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集电极,另一方面与地之间串接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000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中,第二光耦隔离器的集电极还连接一上拉电阻的一端,上拉电阻的另一端引出用于与第一通信芯片的通信唤醒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
[000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中,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集电极的连接处至所述用于与第二通信芯片的信号通信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之间还串接有保险丝。
[000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中,第二正电源、第二光耦隔离器的阴极所连接的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发射极、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所连接的地为隔离电源供电。
[001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中,第一正电源和第三正电源共用同一个电源。
[001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中,第一光耦隔离器和第二光耦隔离器的型号为LTV

217C,PNP型三极管的型号为MMBT5401。
[00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中,所述二极管的型号为1N4148WS,所述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型号为SMAJ5.0A。
[0013]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中,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的大小为510Ω,第一下拉电阻和第二下拉电阻大小为20KΩ。
[001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中,第一集电极电阻大小为1KΩ,第二集电极电阻、基极电阻以及偏置电阻的大小为2KΩ。
[001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中,所述上拉电阻大小为1MΩ。
[0016]实施本技术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通信接口电路可用于半双工通信,通过本技术的接口电路可以通过单线方式完成收据传输。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8]图1是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考图1,图1是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例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主要包括第一光耦隔离器U1、第二光耦隔离器U2以及PNP型三极管Q1。
[0021]第一光耦隔离器U1的第1引脚为阳极,阳极一方面串接第一限流电阻R1后接第一正电源MCP_H,另一方面串接第一下拉电阻R3后接第一光耦隔离器U1的第2引脚,第2引脚为阴极,第一光耦隔离器U1的阴极引出用于与第一通信芯片的信号发送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TXD1,第一光耦隔离器U1的第3引脚为发射极,发射极接地SNGD1,第一光耦隔离器U1的第4引脚为集电极,集电极串接第一集电极电阻R2后接第二正电源+5V,第一光耦隔离器U1的集电极引出用于与第二通信芯片的信号通信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TXRX。
[0022]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引出用于与第一通信芯片的信号接收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RXD1,且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接集第二电极电阻R8后接地,PNP型三极管Q1的射极接第三正电源MCP_H,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一基极电阻R6的一端,基极电阻R6的另一端与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串接一偏置电阻R5。
[0023]第二光耦隔离器U2的4个极所对应的引脚数与第二光耦隔离器U1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第二光耦隔离器U2的集电极串接一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基极电阻R6的另一端,二极管的型号为1N4148WS。第二光耦隔离器U2的射极接地GND,阴极接
地SGND1,第二光耦隔离器U2的阳极一方面串接第二下拉电阻R7后接地SGND1,另一方面串接第二限流电阻R4的一端,第二限流电阻R4的另一端一方面接第一光耦隔离器U1的集电极,另一方面与地之间串接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的型号为SMAJ5.0A,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可以增加电压的稳定性。
[0024]第二光耦隔离器U2的集电极还连接一上拉电阻(图中未示出)的一端,上拉电阻的另一端引出用于与第一通信芯片的通信唤醒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可以用于唤醒通信。
[0025]第二限流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隔离器U1的集电极的连接处至所述用于与第二通信芯片的信号通信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之间还串接有保险丝F1。F1是为了避免电路中大电流,浪涌等干扰失效后故障而增加的,此保险可用161100314SMT自恢复保险丝FSMD005

1206

R_富致_RE环。
[0026]优选地,在本技术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中,第二正电源+5V以及SNGD1为隔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耦隔离器、第二光耦隔离器以及PNP型三极管;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阳极一方面串接第一限流电阻后接第一正电源,另一方面串接第一下拉电阻后接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阴极,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阴极引出用于与第一通信芯片的信号发送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第一光耦隔离器的发射极接地,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集电极串接第一集电极电阻后接第二正电源,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集电极引出用于与第二通信芯片的信号通信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引出用于与第一通信芯片的信号接收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且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串接集第二电极电阻后接地,PNP型三极管的射极接第三正电源,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一基极电阻的一端,基极电阻的另一端与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串接一偏置电阻;第二光耦隔离器的集电极串接一二极管的阴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基极电阻的另一端,第二光耦隔离器的射极和阴极接地,第二光耦隔离器的阳极一方面串接第二下拉电阻后接地,另一方面串接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一方面接第一光耦隔离器的集电极,另一方面与地之间串接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光耦隔离器的集电极还连接一上拉电阻的一端,上拉电阻的另一端引出用于与第一通信芯片的通信唤醒引脚连接的连接端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伍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