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367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1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隔膜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卷绕后形成弯折区和平直区,弯折区与平直区相连接;隔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在第二区域的外围环绕第二区域设置,第二区域位于平直区,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厚度。本申请提供的电极组件能够降低电极组件出现局部析锂的可能性。低电极组件出现局部析锂的可能性。低电极组件出现局部析锂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可再充电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可再充电电池广泛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目前,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和存储时间长等优点。
[0003]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电解质溶液。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位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目前,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极组件出现局部析锂的情况,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能够降低电极组件出现局部析锂的可能性。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极组件,其包括:
[0006]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
[0007]隔膜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卷绕后形成弯折区和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和所述隔膜卷绕后形成弯折区和平直区,所述弯折区与所述平直区相连接;所述隔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外围环绕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平直区,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从自身边缘至中心的厚度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的横截面呈V形或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平直区的一层所述隔膜中,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区域阵列设置于所述平直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极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相对的两个端面,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区域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分别为d1和d2,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高度为W,其中,d1=d2≥0.08W;和/或,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电极组件相对两个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分别为k1和k2,所述电极组件的宽度为L,其中,k1=k2≥0.07L。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平直区的一层所述隔膜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数量为n个,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为S,沿所述电极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相对的两个端面,沿所述高度方向,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高度为W,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宽度方向,所述电极组件的宽度为L,其中,0.2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良帆林江辉许虎李星金海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