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355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0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属于混凝土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循环部、供水部、冷却管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冷却管预埋于混凝土内,所述供水部用于向冷却管内提供冷水,所述循环部与供水部连接,用以实现冷却管内冷水的循环,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供水部电连接,以检测混凝土内温度后控制供水部的启闭。当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混凝土内的温度较高时,发出温度控制信号给到供水部,供水部接收到温度控制信号后启动,向冷却管内供水,循环部同时实现冷水的循环,由于实现了冷却管内冷水的循环利用,因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由于通过温度检测模块自动实现供水部的供水,因而节省了人力。因而节省了人力。因而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
[0003]在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在混凝土每层内均预埋钢管,等到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人工再向依次向钢管的一端通入冷水,使得冷水在钢管内进行流动,从钢管另一端排出,从而对混凝土内部降温。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冷水对混凝土进行一次降温后,直接排掉,因此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节约水资源,本申请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循环部、供水部、冷却管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冷却管预埋于混凝土内,所述供水部用于向冷却管内提供冷水,所述循环部与供水部连接,用以实现冷却管内冷水的循环,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供水部电连接,以检测混凝土内温度后控制供水部的启闭。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混凝土内的温度较高时,发出温度控制信号给到供水部,供水部接收到温度控制信号后启动,向冷却管内供水,循环部同时实现冷水的循环,由于实现了冷却管内冷水的循环利用,因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由于通过温度检测模块自动实现供水部的供水,因而节省了人力。
[0009]可选的,所述冷却管为蛇形管。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却管设置成蛇形管的目的是,延长冷水在混凝土内的流动路径,从而加强冷水混凝土的热交换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供水部包括供水泵和供水箱,所述供水泵的进口通过进水管与供水箱连通,所述供水泵的出口通过出水管与冷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供水泵电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混凝土内的温度较高时,向供水泵发出温度控制信号,供水泵接收到温度控制信号后,启动,从而自动将水箱内的水抽至冷却管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节省人力。
[0013]可选的,所述循环部为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冷却管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供水箱连通,所述出水管与冷却管可拆卸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管内的冷水通过循环管又进入供水箱内,从而实现冷水的循环利用,而且由于循环管以及出水管均与冷却管可拆卸连接,因此方便施工人员的安装以及拆卸。
[0015]可选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其用以检测混凝土内的温度,以输出温度检测信号;
[0016]比较电路,其电连接于温度传感器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与温度预设值进行比较以输出温度比较信号;
[0017]控制电路,其输入端与比较电路输出端电连接,以接收温度比较信号,其输出端与供水泵电连接,以输出温度控制信号,控制供水泵的启闭。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信号大于温度预设值时,控制电路控制供水泵的启动,当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信号小于温度预设值时,供水泵不启动。
[0019]可选的,所述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其正相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0020]电阻R1,其一端与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VCC电连接;
[0021]电阻R2,其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1靠近比较器的一端电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大于正相输入端的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当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小于正相输入端的电压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当控制电路接收到高点平后,控制供水泵启动,反之供水泵关闭。
[0023]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NPN型的三极管Q1,其基极与比较器输出端电连接,其集电极与供水泵电连接,其发射极接地。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极接收到高电平后,三极管Q1导通,从而使得供水泵工作,当基极接收到低电平后,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从而使得供水泵不工作。
[0025]可选的,所述供水箱连通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上连通管有开关阀。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供水箱内的水温较高时,供水箱内的水就无法对混凝土进行较好的换热,因此需要打开开关阀,使得供水箱内的水从换热排出。
[0027]可选的,所述供水箱上固定有辅助管,所述辅助管的一端与水箱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换热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与辅助管连通,所述辅助管内安装有辅助温度传感器。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辅助温度传感器的目的是,提高对供水箱内温度的把控,可以使得施工人员精确的了解供水箱内的温度。
[0029]可选的,所述换热管远离辅助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连通有通断阀,所述换热管外设置有用于对换热管降温的工业冷气机,所述辅助温度传感器与开关阀以及通断阀进行电连接,用以控制开关阀以及通断阀的启闭。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辅助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箱内的温度较高时,通断阀关闭,开关阀开启,使得供水箱内的水从换热管内进入供水泵内,同时启动工业冷气机,工业冷气机对换热管降温,从而使得进入供水泵内的水温降低,可以对混凝土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
[003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2]1.设置温度检测模块、供水部和循环部的目的是,实现供水部的自动供水,从而节省人力,并且循环部使得冷水可以循环利用,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0033]2.冷却管设置成蛇形管的目的是,延长冷水在混凝土内的流动路径,从而加强冷水混凝土的热交换效果;
[0034]3.设置换热管和开关阀的目的是,当供水箱内的水温较高时,供水箱内的水就无法对混凝土进行较好的换热,因此需要打开开关阀,使得供水箱内的水从换热排出。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供水部以及循环部与冷却管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是显示辅助管与换热管以及工业冷气机之间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温度检测模块整体电路图。
[0039]图5是比较电路的电路图。
[0040]图6是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41]附图标记说明:100、循环部;110、循环套管;200、供水部;210、供水泵;211、进水管;212、出水管;213、供水套管;220、供水箱;221、辅助管;222、换热管;223、开关阀;224、通断阀;225、辅助温度传感器;300、冷却管;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部(100)、供水部(200)、冷却管(300)和温度检测模块(400),所述冷却管(300)预埋于混凝土内,所述供水部(200)用于向冷却管(300)内提供冷水,所述循环部(100)与供水部(200)连接,用以实现冷却管(300)内冷水的循环,所述温度检测模块(400)与供水部(200)电连接,以检测混凝土内温度后控制供水部(200)的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00)为蛇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200)包括供水泵(210)和供水箱(220),所述供水泵(210)的进口通过进水管(211)与供水箱(220)连通,所述供水泵(210)的出口通过出水管(212)与冷却管(300)的一端连通,所述温度检测模块(400)与供水泵(210)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部(100)为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冷却管(30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供水箱(220)连通,所述出水管(212)与冷却管(300)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400)包括温度传感器(410),其用以检测混凝土内的温度,以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比较电路(420),其电连接于温度传感器(410)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与温度预设值进行比较以输出温度比较信号;控制电路(430),其输入端与比较电路(420)输出端电连接,以接收温度比较信号,其输出端与供水泵(210)电连接,以输出温度控制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凤张平华王俊国亓世帅万里魏树美巩乃翡刘伟鹿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信建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