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51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包括外筒体、位于外筒体内中心的菌液筒,外筒体和菌液筒之间设有若干注射器,注射器底部的注射针头上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连通菌液筒,注射针头和进液管上均设有单向阀门,菌液筒的中心处设有中心轴,中心轴的底部套设有弹簧,且中心轴底部连接有限位圆盘,限位圆盘置于菌液筒的底部,中心轴的顶部贯穿菌液筒依次连接有垫板、若干联动杆和圆形拉板,联动杆上设有卡头,卡头位于注射器上方,卡头匹配注射器顶部的活塞轴。能够同时操作若干个注射器汲液,保证注射的连续性,具有操作使用方便,具有能够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注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


[0001]本技术涉及麻类炭疽病抗病接种
,特别涉及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

技术介绍

[0002]麻类的病害有亚麻白粉病、剑麻炭疽病等。其中:亚麻、胡麻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秆。初在叶、茎和花器表面产生零星的灰白色粉状斑,即病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后期发病严重时,病叶上灰白色粉状物可扩展到整个叶片及全株,植株失绿或枯死。剑麻炭疽病,其叶片正反两面都可感病,初期叶片表面产生浅绿色或暗褐色稍微凹陷的病斑,以后逐渐变为黑褐色。后期,病斑不规则,上面散生许多小黑点。干燥时,病斑皱缩,纤维易断裂。
[0003]传统的接种器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传统的接种器不能连续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二是,一些采用带弹簧的针筒式注射器,由于采用单个注射器结构,使得其每次注射前,都需要汲取菌液,导致连续性工作性能较差,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具有连续性注射、注射效率高和操作简便的作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包括外筒体、位于外筒体内中心的菌液筒,所述外筒体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开口状,所述菌液筒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封闭状,所述外筒体和所述菌液筒之间设有若干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底部的注射针头上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菌液筒,所述注射针头和所述进液管上均设有单向阀门,所述菌液筒的中心处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底部套设有弹簧,且所述中心轴底部连接有限位圆盘,所述限位圆盘置于所述菌液筒的底部,所述中心轴的顶部贯穿菌液筒依次连接有垫板、若干联动杆和圆形拉板,所述联动杆上设有卡头,所述卡头位于所述注射器上方,所述卡头匹配所述注射器顶部的活塞轴。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外壁上设有把柄。
[0007]进一步的,所述菌液筒的顶部设有进液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菌液筒的底部设有辅液口,所述辅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有菌液桶,所述管道上设有单向阀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器数量为六个,所述联动杆数量为六个。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卡头的形状为C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带有若干个注射器的菌液筒,能够同时操作若干个注射器汲液,保证注射的连续性,具有操作使用方便,具有能够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注射效率,既能适应小批量的局部接
种,也能适应大批量的接种。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的仰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的卡头和活塞轴连接的俯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的菌液筒的截面示意图。
[0020]图中,1外筒体;101把柄;102支撑脚;2菌液筒;21进液口;22辅液口;23管道;3注射器;31注射针头;32进液管;33单向阀门;34活塞轴;4中心轴;41弹簧;42限位圆盘;5垫板;6联动杆;61卡头;7圆形拉板;8菌液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图1~5可知,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包括透明材质制成的外筒体1,便于定量接种,位于外筒体内部中心的菌液筒2,所述外筒体1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开口状,所述菌液筒2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封闭状,所述外筒体1和所述菌液筒2之间设有若干注射器3,若干注射器3沿圆周均匀布设在外筒体1和菌液筒2之间,注射器3至少为两个。所述注射器3底部的注射针头31上连接有进液管32,所述进液管32连通所述菌液筒2,所述注射针头31和所述进液管32上均设有单向阀门33,更好的吸收菌液和注射菌液,防止倒流。所述菌液筒2的中心处设有中心轴4,所述中心轴4的底部固定套设有弹簧41,且所述中心轴4底部连接有限位圆盘42,中心轴4旋转时,弹簧41可轻微旋转,所述限位圆盘42置于所述菌液筒2的底部,且和菌液筒2底部固定相叠合,中心轴4可在限位圆盘42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4的顶部贯穿菌液筒2依次连接有垫板5、若干联动杆6和圆形拉板7,圆形拉板7位于最顶端位置,垫板5用于维持中心轴4的位置,联动杆6固定连接在中心轴上,圆形拉板7用于拉动转动操作。所述联动杆上6设有卡头61,所述卡头61位于所述注射器3上方,所述卡头61匹配所述注射器3顶部的活塞轴34,卡头61可卡扣在活塞轴34上。
[0024]具体的,所述外筒体1外壁上设有把柄101,便于握持。
[0025]具体的,所述菌液筒2的顶部设有进液口21,进液口21匹配有螺纹帽。
[0026]具体的,所述菌液筒2的底部设有辅液口22,所述辅液口22通过管道23连接有菌液桶8,可加大接种效率,也便于补充其它菌液,所述管道23上设有单向阀门33,防止倒流。
[0027]具体的,所述注射器3数量为六个,所述联动杆6数量为六个,更好地注射接种,接
种效率高。
[0028]具体的,所述卡头61的形状为C形,C形卡头61的开口处能够卡扣住活塞轴34。
[0029]具体的,所述外筒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脚102,便于支撑注射接种。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1]使用时,使用者可用左手握住把柄101,将菌液筒2的底部朝下,呈垂直状,此时菌液筒2内装有菌液。此时,使用者右手按住圆形拉板7并逆时针旋转,使得六根联动杆6上的C形卡头61,分别卡设在六个个注射器3的活塞轴34上,然后再握住圆形拉板7向上方向拉动,带动六个注射器3的活塞同步向上方拉动,从而方便注射器3汲取菌液筒2的菌液,由于注射针头31和进液管32上设置有单向阀门33,从而保证不会形成倒流现象。
[0032]六个注射器3汲取菌液后,再将圆形拉板7按住并顺时针旋转,使得其四周的六个联动杆6上的C形卡头61脱离六个注射器3的活塞轴34,此时由于中心轴4设置有弹簧41,利用弹簧41的回复力,使得中心轴4外端头的圆形拉板7回复。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鉴定定量接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位于外筒体内中心的菌液筒,所述外筒体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开口状,所述菌液筒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封闭状,所述外筒体和所述菌液筒之间设有若干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底部的注射针头上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菌液筒,所述注射针头和所述进液管上均设有单向阀门,所述菌液筒的中心处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底部套设有弹簧,且所述中心轴底部连接有限位圆盘,所述限位圆盘置于所述菌液筒的底部,所述中心轴的顶部贯穿菌液筒依次连接有垫板、若干联动杆和圆形拉板,所述联动杆上设有卡头,所述卡头位于所述注射器上方,所述卡头匹配所述注射器顶部的活塞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类炭疽病抗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向萍王会芳何舒符美英肖敏严婉荣赵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