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在蜂窝池的排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338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在蜂窝池的排污系统,包括底排污管、虹吸机构,所述的底排污管包括底PVC管、蓄水弯和异径直接,所述的虹吸机构设在蜂窝池内,且包括虹吸网罩、第一PVC管、第二PVC管、堵头,所述的虹吸网罩的底端设在法兰盘上,所述的虹吸网罩为顶端开口的圆槽型,在虹吸网罩底壁上的第二孔与第二PVC管的下端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蜂窝池内设有的虹吸机构,解决水流较小时的排污问题,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鱼的应激反应,提高养殖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在蜂窝池的排污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在蜂窝池的排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原蜂窝池排污系统存在以下缺点:水流较小时排污效果欠佳,必须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人工排污。人工排污十分浪费人力,又会导致水质变化较大;还会使鱼受到惊吓,从而导致鱼产生应激反应,对养殖十分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在蜂窝池的排污系统,采用自动虹吸技术,在解决水流较小时的排污问题的同时又能够节约人工成本,减少鱼的应激反应,尤其适合用在水产养殖中。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在蜂窝池的排污系统,包括底排污管、虹吸机构,所述的底排污管包括底PVC管、蓄水弯和异径直接,所述的底PVC管的一端与蓄水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的蓄水弯的另一端与异径直接的小头端相连,在蜂窝池底壁中心处的穿孔四周设有环形沟,在环形沟内安装法兰盘,所述的异径直接的大头端穿过蜂窝池底壁中心点处的穿孔,且与法兰盘固定,
[0005]位于蜂窝池内底壁上方的异径直接大头端与虹吸机构相连通,所述的虹吸机构设在蜂窝池内,且包括虹吸网罩、第一PVC管、第二PVC管、堵头,所述的虹吸网罩的底端设在法兰盘上,所述的虹吸网罩为顶端开口的圆槽型,在虹吸网罩底壁上的第二孔与第二PVC管的下端固定连通,所述的虹吸网罩上端固定有第一PVC管,且第一PVC管内设有第二PVC管,所述的第一PVC管的上端设有多个断流孔,所述的第二PVC管上端低于第一PVC管的上端,且断流孔设在第二PVC管的上方,所述的一PVC管上端设有堵头。
[0006]进一步,所述的环形沟为宽4cm,深5cm,且设在蜂窝池底壁上表面上。
[0007]进一步,所述的法兰盘和异径直接的大头端之间用玻璃胶将其之间缝隙填充。
[0008]进一步,所述的第二PVC管的顶端距离第一PVC管的顶端2cm。
[0009]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蜂窝池内设有的虹吸机构,解决水流较小时的排污问题,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鱼的应激反应,提高养殖质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虹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
[0013]1、底PVC管2、蓄水弯3、异径直接
4、蜂窝池5、虹吸网罩6、第一PVC管7、第二PVC管8、断流孔9、虹吸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在蜂窝池的排污系统,包括底排污管、虹吸机构,所述的底排污管包括底PVC管1、蓄水弯2和异径直接3,所述的底PVC管1的一端与蓄水弯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的蓄水弯2的另一端与异径直接3的小头端相连,在蜂窝池4底壁中心处的穿孔四周设有环形沟,在环形沟内安装法兰盘,所述的异径直接3的大头端穿过蜂窝池4底壁中心点处的穿孔,且与法兰盘固定,
[0015]位于蜂窝池4内底壁上方的异径直接3大头端与虹吸机构9相连通,所述的虹吸机构设在蜂窝池4内,且包括虹吸网罩5、第一PVC管6、第二PVC管7、堵头,所述的虹吸网罩5的底端设在法兰盘上,所述的虹吸网罩5为顶端开口的圆槽型,在虹吸网罩5底壁上的第二孔与第二PVC管7的下端固定连通,所述的虹吸网罩5上端固定有第一PVC管6,且第一PVC管6内设有第二PVC管7,所述的第一PVC管6的上端设有多个断流孔8,所述的第二PVC管7上端低于第一PVC管6的上端,且断流孔设在第二PVC管7的上方,所述的一PVC管6上端设有堵头。
[0016]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沟为宽4cm,深5cm,且设在蜂窝池4底壁上表面上。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法兰盘和异径直接3的大头端之间用玻璃胶将其之间缝隙填充。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PVC管7的顶端距离第一PVC管6的顶端2cm。
[0019]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第一步:用美工刀将原蜂窝池的法兰盘和异径直接的大头端之间的玻璃胶去除。
[0020]第二步:将增氧管和刀刮布移除高位池;并将原底排污管挖出。原底排污管挖出后,将沟挖深至41cm。
[0021]第三步:蜂窝池底部平整成锅底型,要求底部最低点深30cm(底部边沿到池底中心相差30cm)。
[0022]第四步:重新安装底排污管。底排污管有4米的外径110mm底PVC管、100mm蓄水弯、110mm*160mm异径直接顺序连接,安装排污管时要求异径直接的大头端160mm接头部分要固定在池中心点,且该160mm接头部分保持水平。
[0023]第五步:回填泥土,并用夯土工具将土夯实。并将池底平整平顺,不要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注意回填时池中心160mm接头四周要露出,且在池底壁上表面有宽4cm,深5cm的环形沟,用于安装法兰盘。
[0024]第六步:将刀刮布重新安装好,并用玻璃胶将法兰盘和异径直接的大头端的160mm接头之间的缝隙填堵严实。
[0025]第七部:组装自动虹吸装置。自动虹吸装置由虹吸网罩,160mm第一PVC管、110mm第二PVC管、以及160mm堵头组成。自动虹吸网罩主要安装固定160mm第一PVC管、110mm第二PVC管,同时防止鱼在虹吸时被虹吸装置吸住造成损伤。
[0026]160mm第一PVC管安装在虹吸装置外部,用160mm堵头密封,作为虹吸罩,虹吸罩在距离顶部(安装堵头一端)5cm处用10mm电钻打3个断流孔。
[0027]110mm第二PVC管安装在虹吸装置内部作为虹吸管。110mm第二PVC管顶端距离160
管顶端2cm。安装完成即可。
[0028]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在蜂窝池的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排污管、虹吸机构,所述的底排污管包括底PVC管、蓄水弯和异径直接,所述的底PVC管的一端与蓄水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的蓄水弯的另一端与异径直接的小头端相连,在蜂窝池底壁中心处的穿孔四周设有环形沟,在环形沟内安装法兰盘,所述的异径直接的大头端穿过蜂窝池底壁中心点处的穿孔,且与法兰盘固定,位于蜂窝池内底壁上方的异径直接大头端与虹吸机构相连通,所述的虹吸机构设在蜂窝池内,且包括虹吸网罩、第一PVC管、第二PVC管、堵头,所述的虹吸网罩的底端设在法兰盘上,所述的虹吸网罩为顶端开口的圆槽型,在虹吸网罩底壁上的第二孔与第二PVC管的下端固定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军潘震宇沈杰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会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