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供电组件和支架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326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供电组件和支架组件,支架组件用于支撑电芯以及线路板;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将所述线路板和所述电芯连接和/或给所述电芯充电的导电结构;支架绝缘设置;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支架形成一体结构。该支架通过将导电结构安装于该支架上并与该支架形成一体结构,通过该导电结构与线路板和电芯抵接和/或给电芯充电,从而无需焊接以及无需额外设置绝缘件包裹导电结构,进而可提高组装效率以及安全可靠性,并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供电组件和支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供电组件和支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供电组件的电芯在装配的过程中,操作繁琐,例如需要人工焊接导线,并且需要在导线外围额外设置绝缘件。相关技术中的供电组件安装效率低、安全性差以及无法进行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支架,进一步提供一种改进的供电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支架组件,用于支撑电芯以及线路板;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将所述线路板和所述电芯连接和/或给所述电芯充电的导电结构;所述支架绝缘设置;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支架形成一体结构。
[0005]优选地,所述支架为注塑件;
[0006]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支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0007]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底壁,所述导电结构一体成型于所述底壁上。
[0008]优选地,所述导电结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线路板和所述电芯抵接的电芯导电件;
[0009]所述电芯导电件包括与所述电芯接触的第一导电接触部、与所述线路板接触的第二导电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的连接部;
[0010]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架一体成型。
[0011]优选地,所述电芯导电件还包括第一变形部以及第二变形部;
[0012]所述第一变形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且与所第一导电接触部弯折设置;
[0013]所述第二变形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弯折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电芯导电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0015]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和所第一变形部弯折设置;
[0016]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弯折设置。
[0017]优选地,所述电芯导电件包括将所述电芯的正极与所述线路板连通的第一电芯导电件、将所述电芯的负极与所述线路板连通的第二电芯导电件将所述线路板的控制信号传递至所述电芯的第三电芯导电件。
[0018]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容置所述电芯的第一容置腔、以及容置所述线路板的第二容置腔;
[0019]所述电芯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之间。
[0020]优选地,所述导电结构包括与所述线路板抵接以与外置电源连接向所述电芯充电的充电导电件;
[0021]所述充电导电件与所述支架一体成型。
[0022]优选地,所述充电导电件包括第一充电导电单元以及第二充电导电单元;
[0023]所述第一充电导电单元包括以接入外置电源的第一充电接触部;
[0024]所述第二充电导电单元包括以接入外置电源且与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部配合的第二充电接触部。
[0025]优选地,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部并排且间隔设置,且通过设置导通部导电连接;
[0026]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部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部之间。
[0027]优选地,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部均呈条状;
[0028]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部间隔且平行设置。
[0029]优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导电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线路板导电连接的第一线路板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部和所述第一线路板接触部的第一连接部;
[0030]和/或,所述第二充电导电单元包括与所述线路板导电连接的第二线路板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线路板接触部的第二连接部。
[0031]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底壁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壁两相对侧的侧壁;
[0032]所述第一线路板接触部和/或所述第一线路板接触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底壁上;
[0033]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上;
[0034]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底壁平行设置的第一弯折段、与所述侧壁平行设置的第二弯折段、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以与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之间的连接处配合的第三弯折段;
[0035]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底壁平行设置的第四弯折段、与所述侧壁平行设置的第五弯折段、设置在所述第四弯折段和所述第五弯折段之间以与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之间的连接处配合的第六弯折段。
[0036]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壁两端的第一端壁以及第二端壁;
[0037]第一充电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壁上且与所述第一端壁一体成型;
[0038]所述支架包括容置所述电芯的第一容置腔、以及容置所述线路板的第二容置腔;
[0039]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第一容置腔朝所述第二容置腔延伸。
[0040]优选地,所述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
[0041]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的多个第一定位凸部;
[0042]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的多个第二定位凸部。
[0043]优选地,所述充电导电件上设有在注塑时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孔。
[0044]优选地,所述导电结构为片状结构;
[0045]和/或,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线路板和所述电芯的接触面或者与所述线路板和外置电源的接触面设置有导电层。
[0046]本技术还构造一种供电组件,包括电芯、线路板以及本技术所述的支架
组件;所述电芯和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上。
[0047]本技术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本技术所述供电组件、以及与所述供电组件连接的雾化器。
[0048]实施本技术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供电组件和支架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支架通过将导电结构安装于该支架上并与该支架形成一体结构,通过该导电结构与线路板和电芯抵接和/或给电芯充电,从而无需焊接以及无需额外设置绝缘件包裹导电结构,进而可提高组装效率以及安全可靠性,并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4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50]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3是图2所示供电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53]图4是图3所示供电组件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4]图5是图3所示供电组件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6是图4所示供电组件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7是图6所示支架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5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组件,用于支撑电芯(30)以及线路板(40);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0),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20)上将所述线路板(40)和所述电芯(30)连接和/或给所述电芯(30)充电的导电结构;所述支架(20)绝缘设置;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支架(20)形成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为注塑件;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支架(20)通过注塑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包括底壁(21),所述导电结构一体成型于所述底壁(2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线路板(40)和所述电芯(30)抵接的电芯导电件(60);所述电芯导电件(60)包括与所述电芯(30)接触的第一导电接触部(61)、与所述线路板(40)接触的第二导电接触部(6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61)和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62)的连接部(67);所述连接部(67)与所述支架(20)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导电件(60)还包括第一变形部(63)以及第二变形部(64);所述第一变形部(63)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61)靠近所述连接部(67)的一端,且与所第一导电接触部(61)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变形部(64)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62)靠近所述连接部(67)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62)弯折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导电件(6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67)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形部(63)和所述第二变形部(64)连接的第一支撑部(65)和第二支撑部(66);所述第一支撑部(65)与所述连接部(67)和所第一变形部(63)弯折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66)与所述连接部(67)和所述第二变形部(64)弯折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导电件(60)包括将所述电芯(30)的正极与所述线路板(40)连通的第一电芯导电件(60a)、将所述电芯(30)的负极与所述线路板(40)连通的第二电芯导电件(60b)将所述线路板(40)的控制信号传递至所述电芯(30)的第三电芯导电件(60c)。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包括容置所述电芯(30)的第一容置腔(201)、以及容置所述线路板(40)的第二容置腔(202);所述电芯导电件(6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20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202)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包括与所述线路板(40)抵接以与外置电源连接向所述电芯(30)充电的充电导电件(70);所述充电导电件(70)与所述支架(20)一体成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导电件(70)包括第一充电导电单元(71)以及第二充电导电单元(72);所述第一充电导电单元(71)包括以接入外置电源的第一充电接触部(711);所述第二充电导电单元(72)包括以接入外置电源且与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部(711)配合的第二充电接触部(7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部(721)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部(721)并排且间隔设置,且通过设置导通部(722)导电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接触部(711)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充电接触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孝汪新宇沈丕发明志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