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布置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19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布置模型,包括桌架、铺设在桌架上的顶膜、放置在顶膜上的若干工作模型、滑动连接在桌架侧沿的互相垂直的激光水平仪,所述工作模型包括底座、固接在底座外侧的高度不同的透明片,底座外径按照塔吊底座外径呈一定比列设置,透明片外径按照塔吊工作范围呈一定比例设置;所述激光水平仪正对的桌架上设置刻度板,刻度板上贴有坐标片,坐标片上印有坐标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BIM技术设计出的塔吊布置方案实物化,方便各个参与方在讨论布置方案时,能够更为快速且便捷地观察布置方案,同时还可在模型上实时进行修改完善方案,提升了讨论效率。提升了讨论效率。提升了讨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布置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布置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布置规划是施工现场一项常见而且非常重要的工作,好的布局规划不仅使现场的各项工作有序、安全的进行,施工技术人员安排妥当,而且各种机械的使用效率也比较高。塔式起重机,亦称塔吊,在世界各地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塔吊的布置是平面布置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位置的优化取决于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包括场地约束、建筑物的形状和尺寸、所需材料的类型和数量、塔吊的配置、塔吊的类型和施工现场的布局等。这些因素也因项目而异,导致站点布局策略和方法复杂,技术人员结合自身的工程经验,综合考虑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甚至施工现场突发的各种状况等等,即使这样也很难合理布置塔吊的位置,而且经常会导致塔吊起重能力不足、位置不合适、过程碰撞、甚至倾斜、倒塌等安全问题,对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影响非常大。这就使塔吊的布置规划成为一个令施工技术人员棘手的问题,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0003]利用BIM技术可以快速地建立不同施工阶段的建筑结构模型,还原塔吊、拟建建筑物以及施工场地的模型信息,在布置过程中识别塔吊与结构、周围建筑物的碰撞,定位场区中各种设施的坐标,对塔吊布置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判别,展现BIM技术的优势特点。但是建设项目的参与者众多,包括勘察单位、设计单位、设计机构、建设单位以及营造包商等,这些参与者缺乏一个共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会使信息交流变的困难。特征当无法在网络上串联运作时,每个BIM用户必须配备高性能计算机才能使用。因此即使BIM技术能够优化设计塔吊的布置位置,但是工程参与方之间的沟通成本较高,影响沟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布置模型,能够将BIM技术设计出的塔吊布置方案实物化,方便各个参与方在讨论布置方案时,能够更为快速且便捷地观察布置方案。
[0005]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布置模型,包括桌架、铺设在桌架上的顶膜、放置在顶膜上的若干工作模型、滑动连接在桌架侧沿的互相垂直的激光水平仪,所述工作模型包括底座、固接在底座外侧的高度不同的透明片,底座外径按照塔吊底座外径呈一定比列设置,透明片外径按照塔吊工作范围呈一定比例设置;激光水平仪正对的桌架上设置刻度板,刻度板上贴有坐标片,坐标片上印有坐标刻度。
[0006]其中,透明片上刻画有与所述透明片同轴心的小范围线和大范围线,所述小范围线和大范围线均为圆形,小范围线直径小于大范围线直径。
[0007]进一步的,透明片厚度小于或等于5mm。
[0008]其中,桌架顶部相连的垂直面上开设有滑槽,激光水平仪底部通过螺栓固连有滑
座,所述滑座插接在滑槽上。
[0009]其中,激光水平仪上设有放射口,放射口长度大于底座宽度,放射口高度位于底座顶部与透明片之间。
[0010]其中,顶膜底部设置铁板,底座底部镶嵌有磁铁。
[0011]进一步的,铁板中间镶嵌有透明的玻璃板,玻璃板下方的铁板上固连有灯箱,灯箱内设有LED灯,玻璃板上放置有施工图样。
[0012]其中,底座顶部固连有手柄,手柄为球状,手柄外径大于底座外径。
[0013]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将BIM技术设计出的塔吊布置方案实物化,方便各个参与方在讨论布置方案时,无需采购高性能电脑即可让参与施工的各方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布置方案,而且在施工环境出现新的变数如软件设计的布置位置地质环境差,不能承重等原因时,能够更快地画在顶膜上,并手动对工作模型进行位置调整,确保多个塔吊的工作范围能够完全覆盖住施工区域,无需再次将变数的数据导入到BIM系统中再次进行计算分析,随后通过激光水平仪和刻度板的测量,确定新的塔吊布置位置,省去等待计算的时间,节省沟通时间提高沟通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总装效果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模型结构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截面图;
[0020]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0021]其中:1、桌架;11、滑槽;12、刻度板;13、桌腿;2、顶膜;21、铁板;22、玻璃板;23、灯箱;3、工作模型;31、底座;32、透明片;33、小范围线;34、大范围线;35、手柄;4、激光水平仪;41、放射口;5、施工图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3]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布置模型,包括桌架1、铺设在桌架1上的顶膜2、放置在顶膜2上的若干工作模型3、滑动连接在桌架1侧沿的互相垂直的激光水平仪4。
[0024]如图3

图4所示,桌架1为方形木质框架,桌架1中间固接铁板21,铁板21厚度不超过5mm,用于减轻模型重量,搬运方便。桌架1底部可设置桌腿13,使桌架1既能挂载墙上,又能放置在地上,以适应不同的沟通环境。顶膜2为PET书写膜,顶膜2贴在铁板21上,用于在顶膜2上绘画施工区域周边建筑以及线缆走向,此外施工环境有所变化时,可以实时进行更改,以便对塔吊计划的布置位置进行调整。进一步的,铁板21中间镶嵌有透明的玻璃板22,玻璃板22下方的铁板21上固连有灯箱23,灯箱23内设有LED灯,玻璃板22上放置有施工图样5,施工图样5上印有施工区域以及建筑截面图。
[0025]如图1、图3所示,桌架1顶部相连的垂直面上开设有滑槽11,激光水平仪4底部通过螺栓固连有滑座,所述滑座插接在滑槽11上。激光水平仪4正对的桌架1上设置刻度板12,刻度板12上贴有坐标片,坐标片上印有坐标刻度坐标片可与刻度板12分离,进而能在刻度板12上贴多种坐标片,以使模型能够使用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避免仅使用一次就丢弃浪费的问题。
[0026]结合图5、图6,当用BIM技术将塔吊布置方位进行可视化设计后,随后将施工区域按照一定比例印在施工图样5上,以及将坐标刻度印在坐标片上,再将坐标片贴在刻度板12上。随后将施工图样5放置在玻璃板22上,此时打开激光水平仪4,根据坐标片对施工图样5摆放位置进行调整,以使施工图样5按照方位进行校正,确保后续放置工作模型3时坐标方位也准确。设置灯箱23和玻璃板22,可将光线透过施工图样5使建筑区域更为清晰,便于辨认,待施工图样5摆放完成后,在施工图样5上放置磁铁片将施工图样5紧紧压在桌架1上,以固定施工图样5,随后可将工作模型3根据BIM的设计摆放在顶膜2上。
[0027]如图1、图2所示,所述工作模型3包括底座31、固接在底座31外侧的高度不同的透明片32,若干个圆盘状透明片32位于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布置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架、铺设在桌架上的顶膜、放置在顶膜上的若干工作模型、滑动连接在桌架侧沿的互相垂直的激光水平仪,所述工作模型包括底座、固接在底座外侧的高度不同的透明片,底座外径按照塔吊底座外径呈一定比列设置,透明片外径按照塔吊工作范围呈一定比例设置;所述激光水平仪正对的桌架上设置刻度板,刻度板上贴有坐标片,坐标片上印有坐标刻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布置模型,其特征在于:透明片上刻画有与所述透明片同轴心的小范围线和大范围线,所述小范围线和大范围线均为圆形,小范围线直径小于大范围线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布置模型,其特征在于:透明片厚度小于或等于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胜胜张焱方敏哲陈乾赵勇许卓豪黄坤丁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机械工业第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