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假体的胫骨组分的胫骨基板(胫骨组分包括胫骨基板)及制造胫骨基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3189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4
本公开涉及膝假体的胫骨组分的胫骨基板(1),其包括:包括适于容纳用于铰接膝假体的股骨组分的承载元件(100)的朝向近端的表面(3)的大块固体部分(2);与具有与适于接触近端胫骨的朝向近端的表面(3)相对的多孔部分接触表面(6)的大块固体部分(2)集成的多个多孔部分(5)。有利地,多个多孔部分(5)被无缝地并入和嵌入所述大块固体部分(2)中。嵌入所述大块固体部分(2)中。嵌入所述大块固体部分(2)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膝假体的胫骨组分的胫骨基板(胫骨组分包括胫骨基板)及制造胫骨基板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膝假体的胫骨组分的胫骨基板。更特别地,该类型的胫骨基板至少包括多孔部分以允许骨长入。
[0002]所述胫骨基板可以适当地用于膝假体的非骨水泥胫骨组分中。
[0003]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所述胫骨基板的胫骨组分和制造所述胫骨基板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胫骨基板和植入物移除工具的套件。

技术介绍

[0005]如本
所知,全膝假体通常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假体组分,它们复制了自然关节的运动学:一个股骨组分附接到股骨远端,且一个胫骨组分附接到胫骨近端。
[0006]胫骨组分进而包括附接到先前横向切割的胫骨平台上的金属基板。金属基板的顶部上通常固定有用作股骨组分铰接的低磨损轴承的聚合物衬垫。
[0007]取决于骨固定的类型,本领域中使用的假体被称为骨水泥或非骨水泥。
[0008]在骨水泥膝假体中,通过骨水泥的方式将组分固定在骨上。相反,非骨水泥膝假体直接固定在骨上。
[0009]为促进植入物的骨整合,非骨水泥基板通常配备有与骨接触放置以允许骨向内生长的多孔材料。通常还提供从基板的骨接触表面延伸的要插入骨中的稳定元件。
[0010]更特别地,整体式胫骨组分包括完全在聚合物衬垫下方粘贴或熔合的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基板。
[0011]非骨水泥胫骨组分还可以是模块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胫骨组分配备有允许可移除地连接聚合物衬垫的基板。以这种方式,外科医生可以从不同的高度选择来平衡膝关节,而且在损坏的情况下更换衬垫。
[0012]在这种类型的组分中,基板包括以下部分:具有设计为容纳衬垫的近端表面的近端固体部分,和具有接触胫骨平台的远端表面的远端多孔部分。
[0013]多孔部分在固体部分下方粘贴或熔合。
[0014]尽管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优势并且基本上可以响应目的,但现有技术的非骨水泥胫骨组分具有一系列缺点,更特别地,由于在衬垫和基板(模块化胫骨组分)之间以及基板的固体和多孔部分之间(现有技术的在第二步骤中将多孔部分添加到固体部分中)存在交界部(粘贴或熔合的材料)。
[0015]由于胫骨组分在整个植入期间都承受循环载荷,因此固体和多孔部分之间的交界部的存在促进了退化现象,如分层和电流效应。这种退化现象降低了交界部的结构坚固性和机械强度,从而导致植入失败。
[0016]更特别地,所述现象可能导致到骨的不正确的负载转移,这促进了确定植入物的至少部分脱离的骨吸收。
[0017]本专利技术潜在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具有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基板,其允许克服现有技
术的缺点,并且更特别地具有高结构坚固性和机械阻力,此外保证适当地固定至骨上以及在整个植入期间的植入稳定性。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包括上述创新性的胫骨基板的胫骨组分,以及制造这种胫骨基板的方法。
[0019]专利技术概述
[0020]先前鉴定的技术问题通过膝假体的胫骨组分的胫骨基板得到解决,其包括:
[0021]‑
大块固体部分,其包括适于容纳用于铰接膝假体的股骨组分的承载元件的朝向近端的表面;
[0022]‑
多个多孔部分,其与具有与所述朝向近端的表面相对的适于接触近端胫骨的多孔部分接触表面的所述大块固体部分相集成;
[0023]其中所述多个多孔部分无缝地并入大块固体部分中并嵌入大块固体部分中。
[0024]换言之,胫骨基板是单一元件,其包括固体材料的大块部分和集成在大块部分中的、在多孔和固体之间无缝过渡的多孔材料中的多个部分。
[0025]交界部不存在赋予了基板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胫骨基板的增强的结构坚固性和粘合阻力,降低了宏观粗糙涂层典型的分层、脱落和电流效应的风险。
[0026]胫骨基板可以钛或钛合金制造。
[0027]胫骨基板完全可以通过增材制造的方式,例如电子束熔融,甚至在单一步骤中制造。
[0028]增材制造允许逐层构建整个胫骨基板。以这种方式,就可能制作出具有复杂结构的胫骨基板,如将多孔部分并入固体块中。无需单独产生固体和多孔部分,然后将它们组装在一起作为现有技术的基板。
[0029]可以创建具有0.8至1.2mm,例如1.2mm的厚度的多孔部分,以允许多孔结构完全互连,这为骨长入提供了最佳基础。
[0030]以这种方式优化了固体和多孔相之间的比率,以保证良好的骨长入条件,并减少基板植入时的微移动。
[0031]胫骨基板包括并入大块固体部分中的多个多孔部分,其中多孔部分通过大块固体部分的部件彼此分离。换言之,多孔部分被嵌入大块固体部分中。多孔部分之间的固体部分用作增加基板强度的整体结构的加强。
[0032]胫骨基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稳定元件,其适于插入从与朝向近端的表面相对的胫骨基板的骨接触表面远端延伸的近端胫骨中,且适于与切割胫骨平台的骨组织直接接触放置。
[0033]更特别地,稳定元件可以从多个多孔部分延伸。
[0034]至少一个稳定元件部分或完全地由多孔材料制成,例如与多孔部分相同,以进一步减少微移动并改善负载转移。
[0035]相对于固体元件,多孔稳定元件更易于切割。
[0036]至少一个稳定元件可以位于胫骨基板前面,以减少微移动并避免由于其植入时的后面或背面负载而从胫骨基板升起。
[0037]更特别地,可以在前面提供尖状物。该尖状物具有大体棱锥形状,具有大体三角形的有凹面的基底。这个三角形的基底至少有一侧比其他侧长。更特别地,棱锥体的基底可以
基本上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其基底相对于尖状物尖端位于前面。
[0038]至少一个稳定元件还可以包括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基体和由固体材料制成的尖端;固体材料促进插入近端胫骨中并限制所述尖端处的骨长入,使修正更容易。
[0039]胫骨基板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稳定元件,其相对于胫骨基板的额状面位于后面。胫骨基板可以具有两个后面的稳定元件,其在中侧方向上对准并隔开根据胫骨基板的大小而变化的直线距离。
[0040]例如,直线距离可以为24.7

50.7mm,或胫骨基板大小的40.95%至61.6%。
[0041]后面的稳定元件可以位于基板的前后宽度的55%处。该定位有助于将微移动最小化,同时降低渗透胫骨的后皮质的风险。在替代的实施方案中,后面的稳定元件可能未对准。
[0042]后面的稳定元件可以完全由多孔材料制成。
[0043]胫骨基板可以具有相对于中央矢状面对称的形状。替代的实施方案可以相对于中央矢状面非对称。
[0044]多个多孔部分可以以最优的骨整合和至骨的负载转移在基板下面的模式分布。多个多孔部分可以限定相对于中央矢状面对称的模式。
[0045]技术问题也可以通过上面讨论的用于制造胫骨基板的方法来解决,包括通过增材制造来逐层制造胫骨基板,例如EBM。
[0046]技术问题也可以通过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膝假体的胫骨组分(200)的胫骨基板(1,1

,1”),其包括:

大块固体部分(2),其包括适于容纳用于铰接所述膝假体的股骨组分的承载元件(100)的朝向近端的表面(3);

与所述大块固体部分(2)集成的多个多孔部分(5),其具有与所述朝向近端的表面(3)相对的适于接触近端胫骨的多孔部分接触表面(6);其中,所述多个多孔部分(5)无缝地并入所述大块固体部分(2),其中所述多个多孔部分(5)嵌入所述大块固体部分(2)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基板(1,1

,1”),其完全通过增材制造的方式制造。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胫骨基板(1,1

,1”),其中所述多个多孔部分(5)具有0,8至1,2mm的厚度(SP)。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胫骨基板(1,1

,1”),其中所述多个多孔部分(5)通过所述大块固体部分(2)的固体部分(401)彼此隔开。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胫骨基板(1,1

,1”),其包括从所述多个多孔部分(5)向远端延伸的至少一个稳定元件(30、40);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30、40)适于插入所述近端胫骨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胫骨基板(1,1

,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40)位于胫骨基板(1)前面,以减少微移动和避免由于其植入时的后侧负载而从胫骨基板(1)升起。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胫骨基板(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元件(40)包括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基体(42)和由固体材料制成的尖端(41);所述固体材料促进插入所述近端胫骨中并限制所述尖端(41)处的骨长入。8.如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胫骨基板(1

),其中对于所述胫骨基板的额状面,两个稳定元件(30)位于后面并在中侧方向上对齐;所述两个稳定元件(30)隔开直线距离,所述直线距离根据所述胫骨基板的尺寸而变化。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胫骨基板(1

),其中所述两个稳定元件(30)位于所述基板的前后宽度的至少55%处。10.如权利要求5、6或8所述的胫骨基板(1,1

,1”),其中所述稳定元件(30)完全由多孔材料制成。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胫骨基板(1,1

),其具有相对于中央矢状面对称的形状。12.如权利要求1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法比奥
申请(专利权)人:丽玛共同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