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式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17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盒式磁带包括外壳、磁带、盖住磁带的前盖及在外壳底部形成的第一槽,其允许盒式磁带正常插入录放装置的盒座,盒座与录放装置的检测部件结合。第二槽设置在外壳底部邻近后部处,与之相隔一小间距,以使在其后部壁超过检测部件后,通过使检测部件插入第二槽,而继续将盒式磁带错误地插入盒座,允许错误地插入盒式磁带到盒座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磁记录和/或重放装置的盒式磁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止错误插入功能的盒式磁带。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表示的是一个已有技术的例子,这个例子是关于在影象磁带录象机(下面称为VTR)这样的磁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所使用的一种盒式磁带。图1(A)是从顶侧表示已有技术的盒式磁带的透视图;图1(B)是从底侧表示该已有技术的盒式磁带的透视图。图2(A)是说明已有技术的盒式磁带的防止错误插入操作的透视图,其中正通过使盒式磁带的前盖朝前而以正常的方式,按箭头X1所示的方向把盒式磁带插入一个标准的记录和重放VTR(一种标准型VTR)的盒座中;图2(B)是一个截面图,表示的是盒式磁带放在盒座中的正常状态;图2(C)是一个截面图,表示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由于使盒式磁带的前盖向后而把盒式磁带错误地插入了盒座,从而使盒式磁带放不进盒座;图2(D)是一个截面图,表示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由于使盒式磁带的前盖向后而把盒式磁带错误地插入了盒座并把盒式磁带搭在了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检测部件)上。图3(A)是说明已有技术的盒式磁带的防止错误插入操作的透视图,其中正通过使盒式磁带具有短边的预定侧面朝前,以正常方式按箭头Y1所示方向把盒式磁带插入另一标准型VTR的盒座中;图3(B)是一截面图,表示的是盒式磁带以正常的方式放入盒座的情况;图3(C)是一个截面图,表示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由于盒式磁带的预定侧面朝后而使磁带盒错误插入盒座,从而使盒式磁带放不到盒座中;图3(D)是一个截面图,表示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由于盒式磁带的预定侧面朝后而使磁带盒错误插入盒座并搭在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检测部件)上。如图1(A)和1(B)所示,在已有技术中的一种VHS标准(工业标准)盒式磁带盒1A(以下称为盒式磁带1A)中装有一种磁带(称为氧化铁磁带“To”,这种磁带由上面涂有氧化铁颗粒这样的磁性颗粒的1/2英寸宽的基片制成,并根据VHS标准规格作为标准记录盒式磁带构成这种盒式磁带以进行记录和重放操作。作为盒式磁带1A结构包叠部件之一的盒壳体(称为外壳)2A是由上下两个半部组装成一个长方形箱式外壳,其中上下半部为树脂材料,箱式外壳具有一条长边和一条短边,而且短边在平面上要比长边短,上下两个半部通过螺钉组装在一起。氧化铁磁带“To”在供带盘3和卷带盘4之间移过,供带盘3和卷带盘4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2A中。绕在供带盘3上的氧化铁磁带“To”被引导绕过供带侧引导柱5,经过在外壳2A底部2a的前部开口的加载槽2a1-2a3,再被引导绕进卷带侧引导柱6、7,从而卷收到卷带盘4上。在外壳2A的底部2a上有两个孔2a4和2a5,这两个孔相应地对准供带盘3和卷带盘4的位置。外壳2A的加载槽2a1-2a3是开口的,以便能插入记录和/或重放装置的磁带加载部件(没有示出)并从外壳2A中引出氧化铁磁带“To”。另外一方面,在加载槽2a1-2a3的前面装有一个前盖8,用于氧化铁磁带“To”的防尘或起类似作用。这个作为盒式磁带1A结构包叠部件之一的前盖8支承在外壳2A的左右两侧,并由扭转弹簧9沿关闭盖的方向向前盖8施加偏压,从而使前盖8可以打开或合上,前盖8由相应于外壳2A长边的树脂材料的细长部件构成。接下来,参照图1(A)-3(D)来说明已有技术的盒式磁带的防止错误插入的操作。如图1(B)和图2(A)所示,第一防止错误插入部分(测量)是在盒式磁带1A底部形成的一系列凹槽,这些凹槽与一种VHS标准型VTR50(称为标准型VTR50)是相互适配的,而且VTR50是根据VHS标准规格构成的,通过把盒式磁带具有长边的一个侧面朝前,即把前盖8朝前,按箭头X1所示方向,可把盒式磁带1A插入标准型VTR50的盒座51中。第一防止错误插入部件包括一个浅切口8a,这个浅切口8a基本上位于前盖8底边的中央,还包括一个防止错误插入的缝槽(下面称为防止缝槽)2a61,这个缝槽2a61位于外壳2A的底部2a并和前盖8的切口8a在一条直线上。防止缝槽2a61是紧挨着中央加载槽2a2的后面形成的并且是从加载槽2a2的前壁2a21开始的。从外壳2A的前部2b到防止缝槽2a61的远端所确定的距离为α1毫米(mm)长。在防止缝槽2a61的中部有一个插灯孔2a7,用于插入装在标准型VTR50上的一盏灯(没有示出),以便检测氧化铁磁带“To”的磁带开始标记和磁带结束标记。另一方面,参照图2(A),盒座51是可移动地装在标准型VTR50上的,从而使装在盒座51中的盒式磁带1A可在位于标准型VTR50上部位置的盒插入或取出位置与位于其下部位置的盒保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盒式磁带1A的前盖8可通过一个盖打开部件(没有示出)在移至盒保持位置时被打开,并通过标准型VTR50的加载部件(没有示出)从盒式磁带盒1A中引出氧化铁磁带“To”,而且在其位于盒保持位置上时绕在具有磁头(没有示出)的旋转磁鼓上。此外,由金属板制成的盒座51是这样形成的,其中盒座51入口51a的宽度应该足够宽,以使盒式磁带1A的较长的边能够插入,而且入口51a的高度要比盒式磁带1A略高,从而可以在上部平板51f的底部装上片簧52,52,从而在盒式磁带1A插进盒座51中的时候,可向下压住外壳2A的上表面2f。顺便说一下,取出键53装在盒座51的入口51a的附近。还有,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称为检测部件)51b1从盒座51的底部平板51b向上突出,并通过向上弯曲而可与上面所述的第一防止错误插入部分(8a,2a61)相结合。在盒座51的底部51b的远端,在沿长边方向的预定距离的地方,通过向上弯曲还设置了一对锁挡51b2,51b2。从检测部件51b1到通过锁挡51b2,51b2的表面的延长线的距离确定为β1毫米长,这个距离略小于上述α1毫米的长度。参照图2(A)、2(B),可前盖8朝前把盒式磁带1A从入口51a插入盒座51中,从而把盒式磁带1A放在盒座51的底部51b上。随着盒式磁带1A的插入,通过外壳2A的两侧2c、2d与盒座51的内侧表面51c、51d的接触,而使外壳2A受到入口51a和盒座51的内侧表面51c、51d的限制和导引,从而使设置在盒座51内部的检测部件51b1按照前盖8的切口8a,外壳2A的中央加载槽2a2和防止缝槽2a61这样的次序插入和经过这些部分。如上所述,α1毫米的长度大于β1毫米的长度,这样,当盒式磁带1A完全插进盒座51中的时候,是外壳2A的前部2b紧靠在锁挡51b2,51b2上,而不是防止缝槽2a61的远端紧靠在检测部件51b1上,由此可以知道盒式磁带1A正常插进了盒座51之中。另一方面,如图2(C)所示,当将盒式磁带1A具有长边的后侧2e朝前插入盒座51而且盒式磁带1A平行于盒座51的底部51b的时候,外壳2A的后侧2e紧靠在检测部件51b1上,从而使盒式磁带1A不能完全插到盒座51中,而是把一半的盒式磁带1A留在了盒座51的外面,由此可以知道盒式磁带1A被错误插入了盒座51。作为错误插入的另一个例子,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插入盒座51时把盒式磁带1A弄颠倒了,这里就不进行说明了。接下来,如图1(B)和3(A)所示,说明另外一种情况,即将外壳2A具有短边的侧面2c、2d中的一个朝前,按照箭头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盒式磁带包括:一个长方形箱式形状的外壳,具有前部,后部和两侧部,前部和后部的长度要比侧部的长度长,外壳具有一个沿前部设置的加载槽;一个磁带,绕在装在外壳中的一对盘上并沿加载槽延伸;一个前盖,以可开闭方式 设置在前部,用于分别露出或盖住磁带;一个第一缝槽,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并与加载槽相通,用于防止盒式磁带错误插入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第一缝槽沿盒式磁带正常插入方向延伸,以使盒式磁带可前盖朝前沿正常插入方向插入设置在磁记录和重放装置上的具有一个防 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的盒座中,并使这个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与第一缝槽相接合;和一个第二缝槽,设置在外壳底部靠近后部的地方,并与后部的壁有一预定的小间隔,第二缝槽沿盒式磁带错误插入方向设置,以允许盒式磁带后部朝前错误插入盒座,并随着盒式 磁带沿着错误插入方向的进一步插入,在后部的壁超过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之后,使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插入第二缝槽。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4-1-12 014005/94;JP 1993-8-26 234222/93;JP 11.一种用于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盒式磁带包括一个长方形箱式形状的外壳,具有前部,后部和两侧部,前部和后部的长度要比侧部的长度长,外壳具有一个沿前部设置的加载槽;一个磁带,绕在装在外壳中的一对盘上并沿加载槽延伸;一个前盖,以可开闭方式设置在前部,用于分别露出或盖住磁带;一个第一缝槽,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并与加载槽相通,用于防止盒式磁带错误插入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第一缝槽沿盒式磁带正常插入方向延伸,以使盒式磁带可前盖朝前沿正常插入方向插入设置在磁记录和重放装置上的具有一个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的盒座中,并使这个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与第一缝槽相接合;和一个第二缝槽,设置在外壳底部靠近后部的地方,并与后部的壁有一预定的小间隔,第二缝槽沿盒式磁带错误插入方向设置,以允许盒式磁带后部朝前错误插入盒座,并随着盒式磁带沿着错误插入方向的进一步插入,在后部的壁超过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之后,使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插入第二缝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盒式磁带,其特征在于第二缝槽在其端部有一个锥形壁,以使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能从第二缝槽中脱离出来。3.一种用于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盒式磁带包括一个具有长方形箱式形状的外壳,具有前部,后部,第一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位于第二侧部的对面,前部和后部的长度比第一和第二侧部的长度要长,外壳具有一个沿前部设置的加载槽;一个磁带,绕在装在外壳中的一对盘上并沿加载槽延伸;一个前盖,以可开闭方式设置在前部上,用于分别露出或盖住磁带;一个第一缝槽,设置在外壳的底部以防止盒式磁带错误插入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第一缝槽沿盒式磁带正常插入方向从第一侧部的壁开始延伸,以允许盒式磁带第一侧部朝前,沿正常插入方向插入设置在磁记录和重放装置上的具有一个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的盒座中,并使这个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与第一缝槽相接合;和一个第二缝槽,设置在外壳底部靠近第二侧部的地方,并与第二侧部的壁留有一预定的小距离,第二缝槽沿盒式磁带的错误插入方向设置,以允许盒式磁带第二侧部朝前错误插入盒座,随着盒式磁带沿错误插入方向的进一步插入,在第二侧部的壁超过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之后,使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插入第二缝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盒式磁带,其特征在于第二缝槽在其远端有一个锥形壁,以使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能从第二缝槽中脱离出来。5.一种用于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盒式磁带,该盒式磁带的结构与按照用于标准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工业标准记录规格构成的标准盒式磁带基本相同,该标准盒式磁带具有长方形箱式形状的第一外壳,该外壳具有的第一前部比其第一侧部要长,沿第一前部设置有第一加载槽;第一磁带用于按照工业标准记录规格记录和重放其上的信息信号,第一磁带绕在装在第一外壳中的一对盘上并沿第一加载槽延伸;在第一前部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一个第一前盖以分别露出和盖住第一磁带;在第一外壳上的第一防止错误插入缝槽与第一加载槽相通,可把标准盒式磁带第一前盖朝前正常插入设置在标准磁记录和重放装置上的具有第一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的第一盒座中,并可使第一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插进第一防止错误插入缝槽,所说的盒式磁带包括一个第二外壳,具有与第一外壳相类似的长方形箱式形状,第二外壳具有第二前部和第二侧部,而且沿第二前部设置一个第二加载槽;一个第二磁带,用于按照另一种工业标准记录规格在其上记录并重放信息信号,第二磁带绕在装在第二外壳中的一对盘上并沿第二加载槽延伸;一个第二前盖,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前部,用于分别露出和盖住第二磁带;一个第二防止错误插入缝槽,设置在与第一外壳的第一防止错误插入缝槽相对应的位置上,第二防止错误插入缝槽的长度明显短于第一防止错误插入缝槽的长度;和一个脱离缝槽,设置在第二外壳底部紧挨在第二防止错误插入缝槽后面的地方,并与第二防止错误插入缝槽远端的壁有一预定的小间隔,其中当所说的盒式磁带第二前盖朝前错误插入设置在所说磁记录和重放装置上的具有第一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的第一盒座中时,在第二防止错误插入缝槽远端的壁超过第一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之后,可使第一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插入脱离缝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盒式磁带,其特征在于脱离缝槽在其远端具有一个锥形壁,以使第一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能从脱离缝槽中脱离出来。7.一种用于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盒式磁带,该盒式磁带的结构与按照用于标准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工业标准记录规格构成的标准盒式磁带基本相同,标准盒式磁带具有一个长方形箱式形状的外壳,该外壳所具有的第一前部比其第一侧部的长度要长,而且沿第一前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加载槽;具有一个第一磁带,用于按照工业标准记录规格在其上记录和重放信息信号,第一磁带绕在装在第一外壳中的一对盘上并沿第一加载槽延伸;具有一个第一前盖,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前部上,用于分别露出或盖住第一磁带;还具有一个第一防止错误插入缝槽,与第一侧部相通,可通过使第一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插入第一防止错误插入缝槽,而使标准盒式磁带第一侧部朝前正常插入设置在标准磁记录和重放装置上的第一盒座,第一盒座具有第一防止和检测错误插入部件,所说的盒式磁带包括一个第二外壳,具有与第一外壳相类似的长方形箱式形状,第二外壳具有一个第二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平恒久梅田弘幸今村敏男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