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胡须修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99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题为“电动胡须修剪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切割体毛,诸如多日胡须的胡须硬茬。更具体地讲,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剃刀和/或修剪器的切割器系统,所述切割器系统包括具有至少一行梳状切割齿的一对配合的切割元件,其中所述切割元件相对于彼此由支撑结构活动式支撑,其中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所述切割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切割元件具有C形,所述C形包括附接到所述支撑结构的一对卷边保持凸缘和略微圆顶形或平坦的中心区段,所述梳状切割齿的行形成在所述卷边保持凸缘与所述中心区段之间的过渡区段中。在形成所述至少一行梳状切割齿的所述过渡区域处的所述卷边保持凸缘可设置有阶梯状凹形凹陷部,从而形成所述梳状切割齿的变薄齿尖。尖。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胡须修剪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割体毛,诸如多日胡须的胡须硬茬。更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剃刀和/或修剪器的切割器系统,所述切割器系统包括具有至少一行梳状切割齿的一对配合的切割元件,其中所述切割元件相对于彼此由支撑结构活动式支撑,其中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所述切割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C形,所述C形包括附接到所述支撑结构的一对卷边保持凸缘和略微圆顶形或平坦的中心区段,所述梳状切割齿的行形成在所述卷边保持凸缘与所述中心区段之间的过渡区段中。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剃刀和修剪器利用各种机构来提供毛发切割功能。一些电动剃刀包括与可相对于其活动的底切割器配合的穿孔剪切金属薄片,以便切割进入剪切金属薄片中的穿孔的毛发。此类剪切金属薄片型剃刀通常每天使用以提供干净的剃刮,其中短胡须硬茬在皮肤表面处立即被切割。
[0003]另一方面,包括一对具有梳状边缘的配合切割元件的其他切割器系统通常用于切割由于例如与皮肤成非常小的角度或从非常有弹性的皮肤上生长而难以切割的较长胡须硬茬或问题毛发,所述配合切割元件包括一行或多行相对于彼此往复运动或旋转的梳状或斜面状切割齿。取决于驱动运动的类型,此类梳状或斜面状切割元件的齿通常基本上平行于彼此或基本上径向地突出,并且可切割进入切割齿之间的间隙中的毛发,其中当配合元件的切割齿闭合指状切割齿之间的间隙并越过彼此时,以剪刀状方式实现切割或剪切。
[0004]用于较长毛发的此类切割器系统可被整合进电动剃刀或修剪器中,它们同时可设置有前述剪切金属薄片切割器。例如,切割元件可包括布置在例如切割元件的相对侧处的两行梳状切割齿和在所述梳状切割齿的行之间的剪切金属薄片状切割穿孔区域。
[0005]例如,EP 24 25 938 B1示出了具有整合在剪切金属薄片切割器之间的一对长毛发修剪器的剃刀。此外,EP 27 47 958 B1和CN 206 287 174 U公开了具有布置在剃刀头的相对两侧处的两行配合切割齿的毛发修剪器,其中上梳状切割元件的切割齿设置有悬于下切割元件的齿尖之上的倒圆且增厚的齿尖,以便防止突出的齿尖刺入到皮肤中并防止刺激皮肤。类似的切割器系统示于US 2017/0050326 A1中,其中在此类切割器系统中,下梳状切割元件是固定的并且上梳状切割元件是可活动的。
[0006]组合相对边缘处的梳状切割齿的行和所述梳状齿的行之间的剪切金属薄片状切割穿孔的剃刀和/或修剪器有时包括C形外切割元件,其边缘是卷边的以形成像C或U的肢部一样向内弯曲的肢部,其中此类卷边的肢部由支撑框架保持。连接卷边肢部与外切割元件的中心区段的过渡边缘部分为轮廓状的或被构造成形成梳状齿的行以用于切割较长的硬茬,而切割元件的中心区段设置有用于切割短毛发的至少一个具有穿孔的区域。所述外切割元件与内切割元件配合,该内切割元件可为板形的并且可包括在相对边缘处的梳状齿的行以与外切割元件的梳状齿配合,并且此外还可包括梳状齿边缘之间的至少一个具有穿孔或其他切口的区域以用于与外切割元件中的穿孔配合。
[0007]因此,剪切金属薄片如用于切割短毛发的切割穿孔和用于切割较长毛发或硬茬的梳状切割齿可被整合进相同的切割元件中,其中内切割元件通常可借助于弹簧装置偏压抵靠外切割元件,该弹簧装置可包括从支撑结构的中心基座部分朝内切割元件延伸的一对柔性弹簧臂。所述弹簧臂可具有一种V形构型,并且可在穿孔的中心区域与相对的齿边缘之间的区段处接触内切割元件。由于内切割元件抵靠外切割元件的此类偏置,可避免在穿孔中拉扯和牵拉待切割的毛发,但另一方面,切割元件之间的摩擦相当高,这导致驱动单元的高能量消耗,并且此外还导致切割元件的加热,这常常会使人感觉不愉快或不舒服。此类切割器系统示于文献CN 209 478 241 U和US 2018/0257248 A1中。
[0008]EP 31 31 716 B1公开了一种类似的切割器系统,其中支撑结构包括在其相对的边缘部分处保持外切割元件的外框架,其中此类外框架在其内表面处包括阶梯状突出部,该阶梯状突出部形成肩部以用于在有齿的梳状边缘处支撑内切割元件。更具体地讲,在外支撑框架的内表面处的所述突出肩部限定从所述肩部延伸到外切割元件的间隙,其中内切割元件可滑动地接纳在该间隙中,其中此类间隙提供适于内切割元件的竖直厚度的竖直间隙。根据突出肩部与外切割元件之间的竖直间隙,可减小摩擦,而切割器系统易于牵拉和拉扯待由切割穿孔切割的毛发,因为内切割元件可能没有被保持足够靠近外切割元件,所以待切割的毛发可能卡在外切割元件的切割穿孔和与其配合的内切割元件的穿孔或切口之间。
[0009]此类胡须硬茬修剪器和剃刀需要解决非常不同且发散的功能要求和性能问题,诸如贴面性、粗糙度、切割位置的良好可见性、效率和愉悦的皮肤感觉、良好的人体工程学和处理。贴面性是指短的或非常短的剩余硬茬,而粗糙度是指较少遗漏的毛发,尤其是在诸如颈部的问题区域中。效率是指足以实现所需修剪结果的更少且更快的行程。令人愉悦的皮肤感觉取决于个体使用者,但通常包括较少的切口、割伤或磨损形式的刺激以及在皮肤上更好的滑动。在定型或切边轮廓的情况下,切割位置的可见性是尤其重要的,以局部精确地实现毛发去除。
[0010]同时满足此类各种性能问题相当困难。当将不同类型的切割轮廓诸如剪切金属薄片状穿孔和梳状齿行整合进相同的切割元件诸如相对于彼此往复运动的c形切割刀片中时,满足此类需要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此类多功能切割器元件可能不专门适用于一种特定的切割功能。
[0011]更具体地讲,此类C形切割器元件难以实现足够的粗糙度和贴面性,因为在卷边保持凸缘与圆顶形中心区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形成的梳状切割齿趋于遗漏平行于皮肤延伸的短硬茬或毛发。由于卷边保持凸缘和齿尖的弯曲轮廓,此类短硬茬和倒着的毛发可能不会钩到牙齿上,并且因此可能不会正确地进入到齿之间的空隙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和/或进一步发展现有的解决方案的改进的切割器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毛发和较长硬茬的贴面和彻底切割,包括对切边轮廓的良好控制,同时避免皮肤刺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可靠且干净地切割配合的切割齿和切割穿孔,以避免牵拉和拉扯毛发。
[0013]根据一个方面,切割动作的贴面性和彻底性可与避免皮肤刺激的愉悦皮肤感觉组
合,借助于C形切割元件,其卷边保持凸缘具有阶梯状轮廓,使梳状齿更薄以便增强毛发和硬茬穿入齿之间的空隙中,但仍然允许将卷边凸缘稳定地安装和保持在支撑结构处。
[0014]更具体地讲,在形成梳状切割齿的所述过渡区域处的所述卷边保持凸缘可设置有阶梯状凹陷部,该阶梯状凹陷部形成所述梳状切割齿的变薄齿尖。由于此类阶梯状凹形凹陷部,考虑到切割齿相对于皮肤侧从外皮肤侧到远侧上的外相对侧的总体厚度,切割齿变得足够薄以甚至得到平行于皮肤钩在齿上并与齿的切割刃接合的短硬茬和毛发,而另一方面,卷边保持凸缘在一部分更远离齿尖的情况下,提供距C形切割器元件的中心区段足够的距离以能够容纳切割器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动剃刀和/或修剪器(1)的切割器系统,所述切割器系统包括具有至少一行梳状切割齿(6,7)的一对配合的切割元件(4,5),其中所述切割元件(4,5)相对于彼此由支撑结构(14)活动式支撑,其中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所述切割元件(4,5)中的至少一个切割元件具有C形,所述C形包括附接到所述支撑结构(14)的一对卷边保持凸缘(4a,4b)和圆顶形或平坦的中心区段(4c),所述至少一行梳状切割齿(6,7)形成在所述卷边保持凸缘(4a,4b)与所述中心区段(4c)之间的过渡区段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区段处,所述卷边保持凸缘(4a,4b)设置有阶梯状凹形凹陷部(4d),从而形成所述梳状切割齿(6,7)的变薄齿尖。2.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切割器系统,其中所述变薄齿尖在横截面中形成U形和/或包括所述保持凸缘(4a,4b)和所述中心区段(4c)的相邻部分,所述相邻部分背对背地折叠到彼此上以在横截面中形成U形齿尖。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器系统,其中所述过渡区段的横截面弯曲至少165
°
或至少175
°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器系统,其中所述阶梯状凹形凹陷部(4d)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14)的附接到所述卷边保持凸缘(4a,4b)的框架部分(12)与所述梳状切割齿(6,7)的所述齿尖之间和/或紧邻所述梳状切割齿(6,7)的所述齿尖。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器系统,其中所述阶梯状凹形凹陷部(4d)背离由所述切割元件(4)的所述中心区段(4c)限定的皮肤接触表面和/或皮肤面向表面(50)。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器系统,其中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所述齿(6,7)至少在所述齿尖处的厚度小于形成所述C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兰R
申请(专利权)人:博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