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889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包括围岩隧道,围岩隧道内设置有用于对围岩隧道进行应力补充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布置在围岩隧道底部的底板,底板上间隔一定距离的布置有与围岩隧道匹配的钢拱架和压紧板,压紧板和钢拱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件,钢拱架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压紧板相连,压紧板与围岩隧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拱形的气囊;围岩隧道内壁与气囊贴合更加紧密,解决了压紧板与围岩隧道内壁现贴合不紧密的技术问题,从而有效保证了压紧机构的支撑力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紧机构可抑制围岩释放的内部应力,能主动对围岩进行快速应力补充,从而可以对围岩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可有效的防止围岩的变形,控制底层沉降。控制底层沉降。控制底层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弱围岩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围岩支护
,尤其是一种软弱围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围岩工程地质分类将围岩分成五级,分别是Ⅰ、Ⅱ、Ⅲ、Ⅳ、

,数字越小的围岩性质越好。隧道施工中Ⅳ级以下围岩为软弱围岩,此类围岩结构条件差,可能发生规模较大的各种变形和破坏。弱围岩一般是指岩质软弱、承载力低、节理裂隙发育、结构破碎的围岩。软弱围岩的特点是岩体破碎松散、粘结力差,围岩强度低、遇水易软化,岩体结构面软弱、易滑塌等。
[0003]由于软弱围岩易变形,因此需要对围岩进行支护。钢拱架是围岩初期支护比较常用的支护设备,但是由于暗挖施工的时空效应,加之钢拱架背后与围岩不密贴,使钢拱架周围的围岩产生较大的收敛形变,从而使钢拱架被动受力,进而导致过大的形变对隧洞附近的建筑物、道路、山体等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钢拱架与围岩贴合不紧密和钢拱架不能主动对围岩进行快速应力补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软弱围岩支护结构。
>[0005]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包括围岩隧道(100),其特征在于,围岩隧道内设置有用于对围岩隧道进行应力补充的压紧机构(200);所述压紧机构(200)包括布置在围岩隧道底部的底板(270),底板上间隔一定距离的布置有与围岩隧道匹配的钢拱架(210)和压紧板(250),压紧板和钢拱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件(230),钢拱架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压紧板相连,压紧板与围岩隧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拱形的气囊(2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垫片(220)和第二垫片(240);第一弹性件通过第一垫片与钢拱架相连,第一弹性件通过第二垫片与压紧板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30)为螺旋弹簧、气体弹簧或橡胶弹簧中的任意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30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00)包括紧贴钢拱架内壁设置有支撑拱架(350),支撑拱架下端水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程吴章雷粟宇罗晓红巫德斌陈卫东马金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