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初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23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初支结构,铺设在开挖完毕的隧道轮廓面上,所述隧道初支结构包括:水泥毯,其铺设在所述隧道轮廓面上;所述水泥毯中加入钢纤维;钢筋网片,其铺设在所述水泥毯上;以及钢拱架,其沿着所述隧道轮廓面架设,且顶在所述钢筋网片上,为所述钢筋网片提供支撑。可以适用软弱破碎围岩地层中隧道掘进的快速初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其效率不受场地大小和喷锚区域面积影响,避免了机械喷锚中长时间、大面积暴露围岩的问题,有利于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有利于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有利于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初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初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初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内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公铁路项目得到批准和实施,隧道工程由于可以克服两地高程和缩短平面距离被广泛的运用在公铁路工程中。我国地域广袤,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修建的各类隧道会遇到不同特征的围岩类别,其中,在城市地铁和山岭隧道进洞段经常遇见粉砂地层、破碎带等软弱破碎围岩。软弱破碎围岩一般具有风化程度高、岩土体强度低、含水量大等特点,在隧道开挖中容易引发围岩失稳和沉降大变形。
[0003]喷锚支护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初支手段之一。喷锚支护是在开挖后的隧道面上喷射混凝土和施工挂网锚杆,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如果喷锚的区域面积太小,那么设备进出场所占用的时间相对较长,整个循环的工作效率较低;如果一次喷射区域面积太大,那么喷射区域在喷射混凝土前将暴露的时间长、暴露面积大,不利于围岩的自身稳定,特别是在软弱破碎围岩中掘进时应避免长时间、大面积的暴露。因此,如何安全、高效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进行快速支护是一个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隧道初支结构,铺设在开挖完毕的隧道轮廓面上,所述隧道初支结构包括:
[0005]水泥毯,其铺设在所述隧道轮廓面上;
[0006]钢筋网片,其铺设在所述水泥毯上;以及
[0007]钢拱架,其沿着所述隧道轮廓面架设,且顶在所述钢筋网片上,为所述钢筋网片提供支撑。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所述水泥毯上预留安装孔,以便安装。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所述水泥毯的厚度不小于10mm。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还包括加固锚杆,其穿过所述钢筋网片以及所述水泥毯,将所述钢筋网片以及所述水泥毯固定在所述隧道轮廓面上。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所述钢拱架为若干个,相邻钢拱架之间相隔一定距离。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所述水泥毯由多块水泥毯单元搭接而成。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每个所述水泥毯单元
沿隧道轴向方向的长度为D,单位为m,
[0014]D=n
×
d+2Δ
[0015]其中,
[0016]n——循环个数,取1~2;
[0017]Δ——相邻两个所述水泥毯单元之间的搭接长度,取0.1m;
[0018]d——相邻两个所述钢拱架的间距,0.5~0.8m。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所述水泥毯中加入钢纤维。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通过向所述安装孔内打入锚钉,以将所述水泥毯固定在所述隧道轮廓面上,所述锚钉呈L型。
[0021]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软弱破碎围岩地层中隧道掘进的快速初支,该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其效率不受场地大小和喷锚区域面积影响,避免了机械喷锚中长时间、大面积暴露围岩的问题,有利于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该技术中形成的水泥毯初喷层具有较好完整性,可以避免洞顶块石坠落带来的伤害;
[0022]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中隧道初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水泥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7]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2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003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隧道初支结构,铺设在开挖
完毕的隧道轮廓面上,所述隧道初支结构包括:
[0031]水泥毯2,其铺设在所述隧道轮廓面上;钢筋网片3,其铺设在所述水泥毯2上;以及钢拱架4,其沿着所述隧道轮廓面架设,且顶在所述钢筋网片3上,为所述钢筋网片3提供支撑。
[0032]上述实施方案主要适用于软弱破碎围岩的隧道轮廓面,在软弱破碎围岩开挖后,用人工或机械的办法将水泥毯2铺盖到隧道轮廓面上,为了方便安装固定水泥毯,在水泥毯上面预留铆钉孔21,通过锚钉1穿过所述铆钉孔21将水泥毯2固定在隧道轮廓面。拟初支区域都固定水泥毯2后,利用喷淋的方法向水泥毯2喷射清水至水泥毯2潮湿,等待水泥毯强度提升后,进行钢筋网片安装和立钢拱架。对于围岩稳定性差或者存在明显超欠挖现象,可以适当增加锚钉孔的密度。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软弱破碎围岩地层中隧道掘进的快速初支,该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其效率不受场地大小和喷锚区域面积影响,避免了机械喷锚中长时间、大面积暴露围岩的问题,有利于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该技术中形成的水泥毯初喷层具有较好完整性,可以避免洞顶块石坠落带来的伤害;同时,该技术中所喷淋的是清水,不但避免了机械喷射所产生的粉尘,而且喷淋的清水也可以对掌子面附近的空气进行净化,有利于作用人员的身体健康。
[0033]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所述水泥毯上预留安装孔(即所述铆钉孔21),以供固定件安装。
[0034]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所述水泥毯的厚度不小于10mm,如果水泥毯的厚度较小,将会导致其支撑力过小,无法支撑隧道轮廓面。过厚,也会导致重量过大,而不稳的局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初支结构,铺设在开挖完毕的隧道轮廓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初支结构包括:水泥毯,其铺设在所述隧道轮廓面上;钢筋网片,其铺设在所述水泥毯上;以及钢拱架,其沿着所述隧道轮廓面架设,且顶在所述钢筋网片上,为所述钢筋网片提供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毯上预留安装孔,以便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毯的厚度不小于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锚杆,其穿过所述钢筋网片以及所述水泥毯,将所述钢筋网片以及所述水泥毯固定在所述隧道轮廓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初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为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青熊齐欢杨钊陈培帅杨林吴忠仕张子平陈世豪江鸿褚存梁晓腾王伟唐湘隆李傲赢肖靖冯德定唐祖阳黄威杨睿李雪松任梦罗会武李德杰杨本亮李勇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