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轻便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868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轻便钻机,包括齿轮式气动马达、减速器、动力轴、旋转密封装置以及配套使用的钻杆,所述齿轮式气动马达的两侧分别开有正转进气口和反转进气口,所述正转进气口和反转进气口的一侧均设有换向操作阀,所述换向操作阀包括操作手柄、阀体、阀芯、阀芯座以及阀芯弹簧,所述旋转密封装置的内部与动力轴内腔之间连通、其气源通路用以向配套使用的钻杆内部提供卸土气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2人或单人操作;重量<16KG;钻井深度不小于20米;可有效降低能耗,适用于黄土塬恶劣地形(即工程机械无法到达的作业区域)勘探作业;通过小型动力源(3.5方空压机)即可实现勘探作业,降低整体设备总重,通过人工即可实现设备的搬运。运。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轻便钻机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探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手持轻便钻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地质勘探地震资料采集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大前提下,地震勘探业务重点将由二维勘探逐渐升级至高精度三维勘探,以达到资料高精度采集。
[0003]目前资料采集过程中钻井生产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黄土塬三维地震勘探项目运作的最大瓶颈;在黄土塬地区传统的钻井方式多是采用人工洛阳铲,此种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下,人均日钻井极限能力120米左右,且操作人员逐年匮缺,劳务费也波动较大,以至于生产成本逐年增高。
[0004]同时,由于黄土塬施工区域沟壑纵横作业环境恶劣, 5方以上的动力源(空压机)无法通过小型皮卡进场,因此,设备的搬运(包括钻机、钻杆、动力源等)成为制约在复杂作业区工作的难题,对设备进行减重、且使用小型动力源设备成为当下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在黄土塬恶劣作业区进行勘探作业、且有效降低能耗、实现整体设备轻量化的手持轻便钻机。
[0006]为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轻便钻机,包括齿轮式气动马达、减速器、动力轴、旋转密封装置以及配套使用的钻杆,所述齿轮式气动马达的输出端与减速器啮合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轴的一端与减速器相接、另一端与钻杆螺纹连接,所述旋转密封装置设在动力轴与减速器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式气动马达的两侧分别开有正转进气口和反转进气口,所述正转进气口和反转进气口的一侧均设有换向操作阀,所述换向操作阀包括操作手柄、阀体、阀芯、阀芯座以及阀芯弹簧,所述阀体的两端均过盈配合装有阀芯底座,所述阀芯置于阀体内腔中、且能够滑动,所述阀芯的一端穿设阀体一端的阀芯底座与操作手柄相接,所述阀芯的另一端与置设在阀体另一端阀芯底座上的阀芯弹簧相抵,所述阀体的中部空腔一侧开有用于连通正转进气口或反转进气口的出气口,所述阀体两侧的空腔端沿处分别设有气路接口和循环气口,所述阀体中部空腔的截面长度小于阀体两侧空腔的截面长度,位于所述阀体两侧空腔的阀芯上均设有用于封堵中部空腔两端的堵塞,两个相对设置的气路接口分别通过第一气路管相接、其第一汇气端外接空压机供气,两个相对设置的循环气口分别通过第二气路管相接、其第二汇气端通过第三气路管与旋转密封装置的内腔连通,位于同侧所述第一气路管和第二气路管之间通过第四气路管连通,在所述第四气路管上设有循环气开闭阀,所述旋转密封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勇陈鹏党小富尹长春殷家兴王少东邓国志王彦秀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长庆物探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