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262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盘播放器/换片器,盘通过一开口被插入,以其边缘的相对接触点支承在可横向移动的左侧与右侧盘导轨之间。盘的左侧与一在左侧盘导轨上转动的带接触。盘的右侧与一右侧盘导轨上的固定壁接触。带沿一刚性壁滑动,该壁防止被盘边缘所作用的压力变成拱形。这样,右侧盘导轨成为一个平的可移动的壁,它沿固定壁将盘滚入播放机中。左侧和右侧的盘导轨在盘插入时横向移动,以接纳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传送装置,用一个与盘边缘配合的带,将一个从盘插入口插入的盘传送到播放位置。日本技术延迟公开第60-106250号,日本延迟公开第2-7263号,已提出了这样的盘传送装置,转动一个与盘边缘配合的带,将盘传送至播放位置。在这些装置中,有一对分开一般距离的带,该距离允许每个带与盘边缘的相对部分相配合绕插入口附近旋转的带轮转动。通过盘插入口插入的盘,一旦与带接触,就被在带之间被支承并通过转动的带沿盘表面的平面的方向移动。在以上装置的前一种中,带通过一个弹簧彼此相向压迫,从而通过盘插入口插入的盘被可靠地支承着。在后一种装置中,通过一个弹簧,一对带被始终分开着。当一个盘通过盘插入口插入时,一个插杆迫使带一起来支承住盘。在两种装置中,一对带中的每个绕位于接近盘插入口的带轮的轴旋转。为了支承并传送盘至播放位置,必须将盘深深插入进盘插入口,直至能在带的内向部分之间被支承住。当然,当盘被排出来时,不可能将盘排出盘插入口之外很远,因为它必须保持在带的内向部分之间支承,该内向部分在支承带的带轮的前缘的后部。这使得盘插入和取出困难。特别是在取出盘的情况下,用户不得不同时捏住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从而损害盘的记录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盘传送装置,将从盘插入口插入的盘传送至一个装置之中的播放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盘传送装置,其中盘被排出至其主轴孔易被用户抓住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盘传送装置,使用一个边缘驱动装置来传送盘,并且其中盘被排出至其主轴孔易被用户抓住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盘传送装置,其中盘可以通过一个插入口插入,并通过一个自动传送机构配合,而不必将盘深深插入口内。简言之,用于小型盘的小型盘播放器/换盘器符合用于计算机辅助设备的标准半高盘驱动器形式参数。盘通过一个口插入,并在其边缘的相对接触点处,在可横向运动的左右侧盘导轨之间支承着。盘的左侧接触在左侧盘导轨上转动的带。盘的右侧接触在右侧盘导轨的一个固定壁。带沿刚性壁滑动,防止由于盘边缘施加的压力而弯曲。因此,右侧盘导轨提供一个平坦可滑动壁,将盘沿固定壁滚入盘播放器。左右侧盘导轨横向移动,在盘插入时接纳盘。一旦盘被完全在盘导轨之间支承时,盘导轨之间的间隔由一个控制器检测,以确定盘已经被插入的时间。当盘被排出时,带一直被驱动直到盘主轴孔移出插入口之外。这是可能的,因为左侧和右侧盘导轨一起移动而使盘排出插入口之外。当盘以反方向插入时,盘导轨靠得足够近在这被深深插入之前与盘接触。在盘被插入时,导轨分开以接纳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个盘传送装置,包括一个底盘,在底盘上的两个边缘支承件,每个具有一个面,通过一起压靠边缘支承件直至与盘边缘上相对点接触为止而使盘在所述面之间被支承,且盘在其中心具有一个主轴孔,边缘支承件具有移动装置,用于在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其中盘被支承在所述面端部之间的端部位置之间移动盘,移动装置能够在盘被支承在所述面之间时直至盘在端部位置时为止,有效地沿边缘支承件向第一方向移动盘,用于使边缘支承件一起移动的装置,盘进一步沿第一方向移动,移出端部位置之外,并朝向与底盘固定的排出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传送装置,包括一个底盘,具有朝向底盘的第一位置的第一端和朝向底盘排出位置的第二端的第一和第二支承件,第一支承件具有一个第一表面,第二支承件具有一个第二表面,一个具有一定直径的盘,第一和第二支承件被定位于通过将第一和第二表面与盘的边缘接合,而使得盘在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被支承,至少第一和第二支承件中的一个相对于底盘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在第一位置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开一个大体上小于盘直径的第一距离,在第二位置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开一个大体上等于盘直径的第二距离,该至少第一和第二支承件中的一个被相对于底盘压靠,以便第一和第二面被彼此相对地压靠,并保持分开一个等于在其间被支承的盘的直径的距离,并且驱动装置沿第一和第二支承件向第二端移动盘,直至盘被移动充分使第一和第二支承件彼此相向移动,根据盘被移至一点,这一点时在位于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的盘边缘上没有两直径相对的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传送装置,包括一个底盘,安装在底盘上的第一和第二纵向驱动部件,第一和第二驱动部件具有第一和第二纵向表面,每个具有平行于另一个的长度方向的行程,至少第一和第二驱动部件中的一个是可移动地安装在底盘上的,以便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隔开距离可以被改变,第一和第二驱动部件是这样布置的,当第一和第二表面间隔的距离等于盘的直径时,盘能被支承于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至少第一表面是相对于第一驱动部件是可移动的,以便在支承于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时的盘沿纵向移动,一个电机,可驱动地连接于至少第一表面和一个已编程的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器,只有在第一和第二表面隔开一个小于盘直径的特定距离之后才使电机停止,从而盘的中心沿长度方向移动至位于表面端部之外的排出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以上的,以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从以下结合附图的叙述中将会清楚,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盘播放装置的底盘的部件分解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连接于一个加载底盘的机构的部件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驱动侧盘导轨的部件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固定的盘导轨的部件分解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驱动侧盘导轨的示意侧面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驱动侧盘导轨的示意侧面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加载板的开/关机构的部件分解图。图8是图4中固定侧盘导轨的示意侧面图。图9是一个光学机构和减震锁定机构的部件分解图。图10是图9中光学机构垂直传送机构的光学机构的部件分解图。图11是一个储盘器和储盘器垂直传送机构的部件分解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盘锁定机构的部件分解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已插入一个盘之后的盘传送机构的俯视图。图14是一个俯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在加载起始位置PO的盘传送机构。图15是一个俯视图,表示盘传送机构的脉冲串起始位置P1,盘播放位置P2,以及盘存放位置P3。图16是等待状态的盘传送机构的俯视图。图17是储盘器垂直运动期间盘传送机构的俯视图。图18是在盘排出位置的盘传送机构的俯视图。图19是在盘接收状态期间加载板开/关机构的俯视图。图20是在盘传送状态期间加载板开/关机构的俯视图。图21是具有在UP-1位置滑板的加载板开/关机构的俯视图。图22是具有在UP-2位置滑板75的加载板开/关机构的俯视图。图23是具有在开位置POS.3的滑板的加载板开/关机构的俯视图。图24是具有在DOWN-α位置的滑板减震锁定机构。图25是滑板处于DOWN-1位置的减震锁定机构的俯视图。图26是滑板处于UP-1位置的减震锁定机构的俯视图。图27是具有在UP-2位置的滑板75的减震锁定机构的俯视图。图28是具有在DOWN-2位置的滑板的光学机构垂直传送机构的俯视图。图29是具有在DOWN-2位置的滑板的光学机构垂直传送机构的侧视图。图30是具有在DOWN-1位置的滑板的光学机构垂直传送机构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传送装置,它包括:一个底盘;两个在上述底盘上的边缘支承件,每个支承件都有一个表面;一支承在上述表面之间的盘,在支承时,将上述边缘支承件同时推动,直至它们的表面接合上述盘的边缘的相对点;以及上述盘在其中心处具有主轴孔; 上述边缘支承件具有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上述盘的移动装置,在该处,上述盘被支承在上述表面的端部之间;上述移动装置能有效地沿上述边缘支承件在第一方向移动上述盘,而上述盘则同时被支承在上述表面之间,直至上述盘处于上述端部位置; 用于使上述边缘支承件同时移动的装置,移动时要使上述盘在上述第一方向被进一步移动,超过上述端部位置,朝着相对于上述底盘固定的排出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5-4-13 112322/951.一种盘传送装置,它包括一个底盘;两个在上述底盘上的边缘支承件,每个支承件都有一个表面;一支承在上述表面之间的盘,在支承时,将上述边缘支承件同时推动,直至它们的表面接合上述盘的边缘的相对点;以及上述盘在其中心处具有主轴孔;上述边缘支承件具有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上述盘的移动装置,在该处,上述盘被支承在上述表面的端部之间;上述移动装置能有效地沿上述边缘支承件在第一方向移动上述盘,而上述盘则同时被支承在上述表面之间,直至上述盘处于上述端部位置;用于使上述边缘支承件同时移动的装置,移动时要使上述盘在上述第一方向被进一步移动,超过上述端部位置,朝着相对于上述底盘固定的排出位置。2.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它进一步包括在上述盘被移动并超过上述端部后用于支承上述盘的装置。3.一种如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用于使上述边缘支承件移动的装置包括用于将上述边缘支承件夹持在某一位置的装置,该位置要使上述表面分开一定距离,其大小为在两个上述表面间未支承盘时小于上述盘的直径。4.一种如权利要求2的装置,它进一步包括附在上述底盘上的前板,它带有插入口;上述进一步移动的距离足以使上述盘的中心移至上述排出位置;当上述盘位于上述端部位置时,上述前板位于一被上述主轴孔占据的位置,而当上述盘位于上述排出位置时,上述前板位于一被上述主轴孔占据的位置。5.一种如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使上述边缘支承件移动的装置包括用于推动至少一个上述边缘支承件,以使上述边缘支承件被推在一起的装置。6.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用于使上述边缘支承件移动的装置包括用于将上述边缘支承件夹持在某一位置的装置,该位置要使上述表面分开一定距离,其大小为在两个上述表面间未支承盘时小于上述盘的直径。7.一种如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用于使上述边缘支承件移动的装置包括用于将上述边缘支承件夹持在某一位置的装置,该位置要使上述表面分开一定距离,其大小为在两个上述表面间未支承盘时小于上述盘的直径。8.一种如权利要求6的装置,它进一步包括附在上述底盘上的前板,它带有插入口;上述进一步移动的距离足以使上述盘的中心移至上述排出位置;当上述盘位于上述端部位置时,上述前板位于一被上述主轴孔占据的位置,而当上述盘位于上述排出位置时,上述前板位于一被上述主轴孔占据的位置。9.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它进一步包括附在上述底盘上的前板,它带有插入口;上述进一步移动的距离足以使上述盘的中心移至上述排出位置;当上述盘位于上述端部位置时,上述前板位于一被上述主轴孔占据的位置,而当上述盘位于上述排出位置时,上述前板位于一被上述主轴孔占据的位置。10.一种如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用于使上述边缘支承件移动的装置包括用于推动至少一个上述边缘支承件,以使上述边缘支承件被推在一起的装置。11.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用于使上述边缘支承件移动的装置包括用于推动至少一个上述边缘支承件,以使上述边缘支承件被推在一起的装置。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用于推动边缘支承件的装置足以适应于使上述盘被插在上述边缘支承件之间,并在边缘支承件间未支承盘时沿一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使上述盘被从上述排出位置推向上述端部位置,上述边缘支承件则同时移开以接纳上述盘。13.一种盘传送装置,它包括底盘;第一支承件与第二支承件,它们具有朝向上述底盘的第一位置的第一端部和朝向上述底盘的排出位置的第二端部;上述第一支承件1;上述第二支承具有第二表面;具有一定直径的盘;上述第一和第二支承件的位置要设成通过使上述第一和第二表面与上述盘的边缘接合使上述盘被支承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上述第一和第二支承件至少有一个能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道仁郎
申请(专利权)人:中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