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拾取装置,并特别涉及可方便地实现在光盘的一面至少有两个记录层的光盘的记录/重放的光拾取装置。使用诸如激光盘或紧致盘的光盘信息重放/记录系统近年来已有发展。包括制造较小紧致盘以及实现记录高清晰度电视(HDTV)兼容视盘的可能性的种种原因,而渴求更高的数据密度。为实现在光数据介质中达到高数据密度的一个可考虑的方法是使得读激光聚焦成更细的光束直径,但是聚焦激光的物镜的数值孔径(NA)的最大实际极限接近为0.6。通过缩短激光波长也可获得类似的结果,但现在实际的半导体激光的波长是有限度的。达到高密度的第二个方法是在光盘中应用V-纹,诸如颁发给中岛等人的美国专利No.4,569,038(1986年2月4日)中所透露。应用以往的技术在光盘上的可记录数据的容量是可以确定的。对于装在3.5英寸盒套中的光盘,盘直径约为86mm,提供数据存储区的半径为25mm到41mm。假如使用670nm波长的激光配以0.55NA的物镜。使用0.8μm的轨距(1.6μm的V-纹距)和0.47μm的位长,则未格式化单面容量为1.1Gb(吉字节)。使用标准CD格式,可获得单面已格式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拾取装置,它包括:第一与第二激光束源,用于产生具有相同偏振平面的第一与第二激光束,以便在光盘上记录/重放被记录的信息,该第一与第二激光束源彼此相对;一个光束分离器,用于依照上述光束的偏振全反射或全透射上述第一或第二激光束,该光 束分离器位于上述第一与第二激光束的光程上;一个偏振转换器,位于被上述光束分离器全反射的上述第二激光束的光程上使得上述第二激光束可被在其偏振平面上反射和转换,并从而上述第二激光束可沿上述第一激光束的光程行进;以及一个聚光器,用于当上述 激光束经过上述光分离器向上述光盘行进时将上述第一与第二激光束聚焦到上述光盘上,以此, ...
【技术特征摘要】
KR 1994-10-26 27373/941.一种光拾取装置,它包括第一与第二激光束源,用于产生具有相同偏振平面的第一与第二激光束,以便在光盘上记录/重放被记录的信息,该第一与第二激光束源彼此相对;一个光束分离器,用于依照上述光束的偏振全反射或全透射上述第一或第二激光束,该光束分离器位于上述第一与第二激光束的光程上;一个偏振转换器,位于被上述光束分离器全反射的上述第二激光束的光程上使得上述第二激光束可被在其偏振平面上反射和转换,并从而上述第二激光束可沿上述第一激光束的光程行进;以及一个聚光器,用于当上述激光束经过上述光分离器向上述光盘行进时将上述第一与第二激光束聚焦到上述光盘上,以此,从两个激光源所产生的相同偏振的上述两个光束转换为两个不同偏振的光束,并从而该两个光束记录/重放在其一面有两个数据存储层的盘上记录的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上述光分束离器最好包括一立方体式棱镜,其中在棱镜的对角面上形成电介质镀层,用于依照入射光束的偏振状态选择地进行全反射或全透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中上述的光束分离器最好包括设置为基于连接第一与第二激光束源的直线成45°倾斜的电介质镀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中第一与第二激光束的偏振是这样确定的,通过上述偏振转换器之前的上述激光束被上述光束分离器全反射以及通过上述偏振转换器之后的上述激光束被上述光束分离器全透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中具有两个数据存储层的上述光盘包括从该光盘底面按顺序叠置的四层,其顺序为第一透射层,由第一层与其上的第一记录层所组成;一个薄膜层,它选择地仅全反射两个波长的一个波长的激光束并全透射另一波长的激光束;第二透射层,它由与该薄膜层上部接触的第二层及其上的第二记录层所形成;以及一个反射层,用于全反射具有另一波长的激光束。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还包括第一与第二准直器透镜,分别装在上述第一与第二激光源与上述光束分离器之间,以此上述第一与第二激光束通过上述准直器透镜被转换为平行光束而入射到上述光束分离器。7.一种光拾取装置,它包括第一与第二激光束源,用于产生具有相同偏振平面的第一与第二激光束,以便在光盘上记录/重放被记录的信息,该第一与第二激光束源彼此相对;一个光束分离器,用于依照上述光束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