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259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6
本公开披露了一种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通道,以及至少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第一开口能够在第一方向与管道连通,第二开口能够在第二方向与管道连通,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且相交,管道变向连接件装置由两个以上模件拼装组成,各模件是由SMC片材经模压工艺制成。本公开提出的SMC复合材料的管接头,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与关联应用的SMC复合材料管道更为匹配,能够使涵管或相关玻璃钢管道工程整体性能得到提高,整个管路系统具备一致的物理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热伸缩性能。本公开还提供了简化模具的新颖的组件拼装方案,能够以合理成本提供多种管道接头产品。能够以合理成本提供多种管道接头产品。能够以合理成本提供多种管道接头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变向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变向连接装置,例如管道的转弯头,具体地,涉及玻璃钢材料,更具体为SMC复合材料制成的管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涵洞通道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生产周期长、运输成本高、施工周期长、使用寿命较短、安全隐患较多等技术问题。本申请相同的申请人研发了将SMC复合材料应用于涵管、涵道的技术。详见下文专利文件1。
[0003]专利文献1
[0004]本申请相同的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2020468924.5,公开日2021年2月9日,公开号CN212505912U,专利技术名称《涵管构件、涵管组件、涵管、涵道构件、涵道组件及涵道》。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涵管构件,涵管构件由SMC复合材料经模压工艺一体制成,包括:构件本体,构件本体具有纵向,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呈弧状,构件本体于纵向交替布置有多道隆起和凹槽;前连接凸缘,布置于构件本体的纵向前端且向外突出;后连接凸缘,布置于构件本体的纵向后端且向外突出;左侧连接凸缘,布置于构件本体的左侧且向外突出;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通道,以及至少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能够在第一方向与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开口能够在第二方向与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且相交,其中,所述管道变向连接件装置由两个以上模件拼装组成,各所述模件是由SMC片材经模压工艺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变向连接装置用于连接SMC模压玻璃钢涵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变向连接装置用于大尺寸管道连接,所述管道直径大于等于0.45米,且小于等于12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直径大于等于0.8米,且小于等于10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变向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能够在第三方向与管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变向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能够在第四方向与管道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变向连接装置由两个模件在环向上连接装配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模件具有对称构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模件具有相同构型。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变向连接装置是管口弯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弯头是弯折弧度为120

150度的弯头。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弯头由第一上模件和第一下模件组装而成。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件和第一下模件具有相同构型。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变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弯头由第二上模件、第二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庆君张建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恒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